中国海军史:中国人民海军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史
目录
1概述
2建立时期的
3发展阶段
4第一艘军舰
5走向世界
6备受关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脱胎于虚弱的国民党海军。经过60年的成长,中国海军拥有22.5万人,由3个舰队组成: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每个舰队都由水面作战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和岸防部队组成。危机时刻,中国海军还将得到商船和渔船的支援。中国拥有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81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核潜艇下水。第二代的093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和094级战略核潜艇已经开始进入现役。同时老旧的潜艇也正在被更加新型的国产潜艇和俄制的“基洛”级潜艇所替代。 从1990年起,中国海军总共接受了6个级别的多艘驱逐舰。大多数中国制造的水面作战舰艇装备了自制的“鹰击
-83”反舰巡航导弹。早期服役的舰艇装备了HHQ-7短程防空导弹系统,而后期服役的舰艇则装备了性能更强大的中程和远程防空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模块。为了加强水面作战舰艇力量,解放军海军还引入了现代化的022型导弹快艇。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解放军海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建立时期的
中国海军史--“重庆”号巡洋舰
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和朱德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以后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发展阶段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
从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首先,武器装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以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人民海军已拥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等主战舰艇,质量不断提高。 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形成系列,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
其次,后勤保障已初步形成现代化保障体系。已建成一批“军港城”、“机场网”、“仓库群”。完成了潜艇基地、
水面舰艇基地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驻香港舰艇大队后方基地等重点建设工程。海军后勤部队拥有的大型油水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运输船、拖船、医院船等多种勤务舰船的吨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
第三,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装备建设中。改革开放后,海军利用国内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新技术,对现役装备加以改进,提高研制装备的起点,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项。实现了直升机上舰、电子战上舰、新型舰炮上舰、战术软件上舰、深水炸弹反潜武器系统化、舰舰导弹超视距、鱼雷加装智能头、护卫舰全封闭等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海军装备的战斗力水平成倍增长。
海军先后出动舰船20多万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建设无线电导航系统和其他各种助航标志等任务,为国家海上交通、海洋开发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年来,人民海军还参加抢险救灾12000多次,援救人员6万多人次,救助国内外遇险船只7600多艘。 第一艘军舰
中国人民海军第一艘军舰--“鞍山”号
“鞍山”号驱逐舰是中国1954、1955年分二批4艘,从前苏联购进的“自豪级”雷击舰,50年代末期改造成为
驱逐舰。这是新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批驱逐舰。六十年代末进行改装,安装反舰导弹,1991年退役。 装备: 导弹: 上游-1型(SY-1)双联装反舰导弹2座 火炮: 130毫米单管火炮4门 61式37毫米双管火炮4门 火箭: 64式432毫米深水炸弹发射炮2座 水雷: 触发水雷48枚、非触发水雷32枚
雷达: 十字鸟对空警戒雷达1座 海王星对海警戒雷达1座 方结(352)导弹制导雷达1座 尖塔炮瞄雷达1座 滑雪杆敌我识别雷达1座
满载排水量: 2451吨
长: 112.9米
宽: 10.5米
吃水深: 4.27米
动力:48000马力
最高航速: 34.6节
最大航程: 2278海里
战斗定员: 280人 走向世界
1980年,一支由18艘护航、测量、保障舰船组成的大型舰艇编队,第一次驶出领海,穿过岛链,进入太平洋。这是中国海军为保障中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发射运载火箭派出的特混舰队。
对于中国海军发挥“海上外交官”的作用,不断与他国海军展开联合演练、港口访问等活动,美国前国防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副部长帮办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