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小说推荐书籍
《朗读者》(德语:Der Vorleser)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该书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冠军的德语书籍。作品1995年在德国出版,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维(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的英语版本于美国发行。
《朗读者》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
《朗读者》先后获得汉斯·法拉达奖 、“世界报”文学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米夏的15岁少年和一位叫汉娜的36岁单身女人的惊世绝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一个电车上的女售票员,很偶然地在街头帮助了呕吐得一塌糊涂的少年米夏。米夏在妈妈的吩咐下,去女人家里答谢,结果交往几次后,有了性和爱。在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米夏向汉娜朗读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篇章。
在米夏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
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并最终影响了后来岁月的时光。不久后一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8年后再次见到汉娜的时候,米夏作为一名实习生在旁听,汉娜成了一名站在法庭上的纳粹罪犯,她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看守。汉娜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直到审判席上,汉娜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黑字做笔迹比较,并因此背负罪名被判终身监禁时,米夏终于明白了原因,明白了汉娜为什么不看他的旅行计划,为什么会在拿到菜单时神色紧张,为什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朗读,汉娜是一个根本不会认字读书的文盲,但她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藏她是文盲这个秘密。
米夏是可以说出真相替她减轻罪与罚的,但却最终选择了和汉娜一样,用生命去捍卫这个卑微的秘密。两人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汉娜的入狱而终结,在随后的人生中,米夏慢慢体会到了汉娜的想法。他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去各种录着自己朗读声音的录音带,汉娜也开始了识字,并给米夏寄去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但米夏却始终没有回信。十八年过去了,在狱中表现良好的汉娜获得了假释,终于能够和米夏见面了,可是面对这一机会,汉娜却丧失了勇气,她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深度解析:
《朗读者》是本复杂的小说。这是一部关于历史与个人、情欲与道德、爱与罪的小说,这些东西统统被压在小说叙述者、主人公米夏的身上,当这些东西无法抛弃、无法剥离、无法逃避的时候,它带来的感动无疑也是相当沉重的。现在有一个词常被引用,叫“历史的人质”。而《朗读者》告诉我们,这个词汇远比我们想像中要复杂得多。尤其是这个“历史”跟我们的灵魂和肉体都发生关系的时候,这个“历史”跟我们的父母和爱人都发生关系的时候。虽然我说这本书的两个层面和我这个“异国读者”有些“隔”,但是类似的历史、类似的境遇,在我们这个“异国”绝非没有,然而我们这里似乎缺乏这样“直面历史”的作品,甚至在近来的影视和图书里,仅仅剩下一些“怀恋”了。如果这本书仍能关乎我们自己的话,大概就是这点感慨和惋惜。
在《朗读者》的谜中,无疑汉娜的认罪之谜最令人费解。一个女人在战争期间放弃自己安定的生活,入伍做了集中营女看守;继而又在审判期间放弃自己辩护的权益、宁愿认罪被判无期徒刑,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要掩盖自己是文盲,不认识字而已!施林克用这个多少有些奇崛的故事文本,告诉我们虽然罪行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对于犯罪者是无法简单判定的。对于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朗读者》做出了这样一种值得警醒的反思。而在这部小说的后两部分,我们接触到最多的词汇,是“麻木”二字,在汉娜一案中:审判者是麻木的;旁听者是麻木的;甚至证人——集中营的幸存者也是麻木的。反而倒只有汉娜这个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表现出丰富的性格:时而倔犟、时而骄傲,甚至有些天真——尤其是她反问法官(只有职业表情的人)“换了您会怎么做呢?”这无疑是对自认是无罪的人、自认是正义者的拷问。在我看来,这句拷问,就是《朗读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