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优秀教案_酸的和甜的优秀5篇
《酸的和甜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里面还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贴心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酸的和甜的,如果能帮助到您,贴心将不胜荣幸。
酸的和甜的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酸、狐狸、葡萄”等10个生字,会写“狐狸、猴、颗”等8个生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激趣揭题
秋天到了,葡萄架上挂满了紫红色的葡萄,很多寻食的小动物都路过了这里,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咱们要学习的第17课(老师指课件,让学生接题目)
“酸”是今天咱们学习的生字,认真看老师写。
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题读得这么好,课文可要读得更棒!老师告诉你们两个读好课文的小窍门:一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中的“小桃子”。二是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读老师巡视,听到学生读错的字、词语,随即板书到黑板上)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指名一竖行,开火车读)
请大家认真听,看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边读边正音)
三、感情朗读,领悟道理
1、读得真好!课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指名说)(学生说一个,点击课件出一个)
我们一起来写写它们的名字吧!
狐狸:“狐”先写左边,撇、弯钩、撇,认识这个偏旁吗?(反犬旁)右边是个瓜。“狸”也是反犬旁,跟老师写,右边是“里”,注意笔顺。“狸”本身是二声,跟我读。在这个词里读轻声,一起读。
“兔”千万别忘了这一“点”,它可是兔子的小尾巴哟!
猴子的“猴”也是反犬旁,咱们一起写,右边是时候的“候”去掉中间的短竖。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大家看,首先跑来的是狐狸,望着那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一自然段,再告诉我。
(学生说,出示课件)
谁能读好这句话?
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狐狸怎么样?(想吃葡萄,很馋)
“馋”是看到了吃的、食物,所以是食字旁,(指着两点)看口谁都流出来了。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自己读一读吧!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于是,它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指着架上的葡萄说(点课件,齐读)
读书不只是读字,还要读标点,看后面是感叹号。
谁来读一读?
3、小松鼠们,你们听到狐狸的话了吗?小兔子们,你们知道这个消息了吗?
快看看2、3自然段,把他们的想法读出来。
小松鼠怎么想?(指名说,出课件)
从哪个词看出松鼠相信了?(一定)
谁来读一读?
小兔子怎么想?(指名说,出课件)
从哪儿看出他非常相信他们的话?(一定、!)
指名读
4、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望着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四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漏掉了“迫不及待”)
书上的和这一句哪一句好?为什么呢?
看来老师真得把它加上。(点课件,加上)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看到小猴子要吃葡萄,可急坏了小兔子和小松鼠,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读读5、6自然段。
孩子们,听到他们的谈话了吗?老师也听到了,看,是这些:
(出课件,师生接读)
小兔子可着急了,连忙说——(女同学读小兔子的话)
小猴子笑着问:“你吃过吗?”
女生接(小兔子摇摇头,说:“我没吃过,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小猴子又问小松鼠(男生):“你尝过吗?”
(男生)(小松鼠也摇摇头,说:“我没敢尝,狐狸说这葡萄酸的很呢!)
大家读得真好!有的同学还加上了动作,美极了!请同学们看着图,和同桌分角色,加上表情、动作读一读。比比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指名分角色读。(两三组)
看来,小兔子、小松鼠对狐狸的话真是深信不疑啊!小猴子相信了吗?
(出示第7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的?
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5、同样喜欢吃葡萄,同样听到别人说葡萄酸,可是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哪里不一样?
(指名说)
看来,不能光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尝一尝、试一试。
听你们说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说几句,老师的话在这首儿歌中,红色的生字可要读准哟!
葡萄大,葡萄圆,
串串葡萄狐狸馋,
摘不到,硬说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尝尝味道甜,
凡事都要亲体验。
6、 小松鼠和小兔子吃到了甜甜的葡萄,他还一件事情不明白呢?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是啊?为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时间过得真快,该是回去的时候了,小动物们依依不舍,让我们把田字格里的小动物名字留在我们的书上吧!
出示:狐 狸 猴 兔
描一个,写两个。
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酸的和甜的》教案 篇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3.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4.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5.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2.写字练习,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六、实践活动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酸的和甜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酸、葡”等九个生字,会写“”的字。(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能力)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明白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趣导入:
1、出示橘子:这是什么?什么味道?带着酸酸的感觉一起读“酸的”。
出示冰激凌:这是什么?什么味道?小朋友笑得好开心,带着这种表情读“甜的”。
2、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里去品尝这两种味道。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家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自读。
2、再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识字情况。(运用多种方法)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己读课文,想想“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那么,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我们先来听听狐狸是怎么说的?
(1)出示句子: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听了狐狸的话,你有什么疑问?质疑。如: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
(2)狐狸想吃葡萄吗?只是有一点想,还是非常想?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说。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评议。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看谁能读得让别人觉得葡萄是酸的?齐读。
(3)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小兔子和小松鼠听了,心里是怎么想的?请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自读。谁能把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议,男女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的部分。
2、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他做了什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如:小猴子为什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了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1)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读。(多了一个“迫不及待”)第二个句子多了一个“迫不及待”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现在把你的体会通过你的朗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同桌读。看着大家读得这么带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3、看见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吃葡萄,小动物怎么做的?小组之间读一读4、5、6自然段。指名说。
4、三只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谁?你喜欢谁就读它说的话,一会儿,你就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并把它说的话读给大家听,让大家评一评你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学生自己练读。
5、出示头饰: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生回答)它们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小伙伴。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谁喜欢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猴子?指名3个同时上台,表演,生评价。
6、小猴子听了反而大口大口地吃,太奇怪了,为什么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想这时小猴子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7、你们觉得小猴子吃得香吗?我们看看描写小猴子吃葡萄的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同桌读两个句子。说说第二个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2)男女分读两个句子并加上动作。
8、小兔子和小松鼠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板书:尝试
9、出示图片:瞧一瞧,吃了葡萄的小兔子和小松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们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那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指名说。
四、小结:
是呀,没有尝过,你又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五、拓展:
1、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请小朋友找一找你们的小伙伴演一演,一会我们请几组小朋友上台表演。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复述故事,先同桌互相看图复述故事,再上讲台讲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感情。
2、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悟?
3、出示卡片,复习巩固生字。同桌读,小组读,组词读。
二、指导写字:
1、 重点指导写反犬旁的字“狐、狸、猴”。注意提醒学生:狐的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字不要写成“候”。
2、学生观察其他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自己练习写。
三、巩固练习:
1、做课后题:抄一抄,同桌检查,订正。
2、听写学写的生字,小组检查,订正。
酸的和甜的
狐狸———酸的(狡猾)
葡萄小兔子、小松鼠酸的(老实、轻信)
小猴子——甜的(聪明、敢尝试)
酸的和甜的 篇四
一、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四、学习难点分析 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五、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
1、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它们的味道就躲在了我们的课题里,出示课题——酸的和甜的。
2、你们说,哪一杯是酸的,哪一杯又是甜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猜的 听别人说的)
3、瞎猜肯定是没用的,如果尝一尝,那就清楚了。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尝一尝。谁来?
4、两名学生分别品尝“醋”与“糖水”。
你们看看他俩的表情就知道( )杯是酸的。为什么呀?
(他刚才酸得皱起了眉头、眯起了眼睛。)
5、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味道也是酸的?( 杨桃 青苹果 话梅 山楂)
你看酸酸的山楂、杨桃、青苹果,酸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眉头也皱起来了、眼睛也眯起来了。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酸的和甜的。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有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就藏在书的第74页中,请你看看图,读一读它。完成下列任务:
(出示自学提示
a、标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
b、想一想: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c、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自学读文)
2、交流。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葡萄架下)
你们看,“葡萄”这两字为什么都是草字头?
(它们都是植物,长在地里,所以有草字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你们看,架上挂着怎么样的葡萄?
(葡萄架上挂着许多 一串串 紫红色 成熟的葡萄)
(2)、教学“串”。
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串起来的?
(糖葫芦 羊肉 钥匙 项链 珍珠)
这儿把串字重叠起来,你知道了什么?(葡萄的数量多)
(3)、看着一串串紫红色已经成熟的葡萄,你会怎么样?
(馋得直流口水,真想摘一串尝尝,真想大口大口地饱餐一顿)
(4)、许多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馋得直流口水,真想摘一串尝尝,真想大口大口地饱餐一顿。他们是谁呀?
(板书)(出现了四只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
(5)、教学生字“狐狸”。
注意观察 “狐、狸”二字。你发现了什么?(他们都有反犬旁)可见都与动物,特别是兽类有关)
(6)这里还有几位生字朋友,请你也帮忙认一认。
出示:迫不及待、硬说
谁来读一读?
怎么记“迫”?(白加走之)
谁能给它找朋友?(急迫 被迫 迫害 逼迫 强迫)
“待”就是等的意思。
谁能给它找朋友?(等待 招待 待遇 对待 优待)
“硬”怎么记?(石字旁加更)
你知道什么东西比较硬?(石头 钢铁 骨头 钻石)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去拼音的生字词)这些生字宝宝去掉拼音了,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指名读后双列火车开起来读一遍)
(8)、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躲进了句子里,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句子)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9)、想吃葡萄的除了狐狸还有谁?(松鼠 小白兔、小猴子)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10)、现在我们来学学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数数共有几幅插图?
(课文里有八幅图)
共有几个自然段?(8个)
10、你最喜欢哪一幅,就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同桌交流朗读。)
11、认为你的同桌读得不错的,请你推荐来展示一下。学生读文。
(学生随意挑选出挂图,朗读展示)
1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小猴子)
13、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活泼 可爱 心急 想吃葡萄 聪明……)
2、你从哪儿看出?
活泼: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尤其是从哪几个词中你发现了它的活泼?请你给他加加点。
(从它的动作可以看出:望望 爬上 摘 往嘴里送)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这只小猴子的活泼。
心急:哪几个词语看出它的心急?
(1)、迫不及待
(从“迫不及待”可以看出小猴子想吃葡萄时着急的样子。)
“迫不及待”的样子是怎样的,你能做一做吗?
谁来读一读,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心急的样子。
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在什么情况下,你迫不及待地干什么去了?
谁还能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好跳绳到操场上去玩。
游泳池的水真清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跳到池中玩水。
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得了100分,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妈妈。)
现在我们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2)大口大口地
出示: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大口大口地吃你能演一演吗?
a、我要问了,小猴子,你为什么要大口大口地吃呀?
(因为葡萄太甜了。)
b、你什么时候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c、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也一定吃得很香,很开心,对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呢?
d、谁再来试试?
e、真香啊!想读的同学咱们站起来一起读,可以加上喜欢的动作。
f、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大家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颗放在嘴里,生接:啊,真甜!
g、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再来一次: 啊,真甜!
聪明:为什么说小猴子聪明?
当小兔子告诉它:“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它没有相信它,而是问他有没有吃过?
怎么问?
(笑着问:你吃过吗?)
小兔子们,你吃过吗?
(摇摇头说:我没吃过)
没吃过怎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原来是小松鼠说的,那就去问小松鼠吧!怎么问?
(你尝过吗?)
小松鼠们,你尝过吗?
(也摇摇头说:“我没敢尝”)
也就是说没尝过了,那怎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狐狸说这葡萄酸得很呢!)
小猴子们,从刚才的问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小兔子和狐狸都没吃过葡萄。)
(他们都只是听别人说,根本不知道葡萄真正的味道。)
(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光听别人说,我要自己去试试。)
多聪明的猴子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它。
(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正是这样,这只小猴子就亲自去尝试。结果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小猴子们,这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同学们,刚才的故事内容有趣吗?下面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分角色来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这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附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活泼
心急 小猴
聪明
酸的和甜的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迫不及待”、“告诉”,分清“一串”、“一串串”,会写3个带有反犬旁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
1.认读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课文里的小动物你们还记得吗?我们把故事里的小动物请出来。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认为葡萄是甜的呢? 板书: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3.学习目标:为什么狐狸、松鼠、小兔说葡萄酸, 而猴子知道葡萄甜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课文,要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过渡:第一个来到葡萄架下的是——狐狸,他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呢?
二、指导朗读,发展语言
(一)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狐狸在干什么?把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再结合图画,体会狐狸的心情。
生读句子,谈体会。(指导体会:狐狸为什么老是转来转去?狐狸转来转去想些什么?)
感情朗读,读出狐狸想吃葡萄,吃不着的心情。
引读:狐狸一颗葡萄也没摘到,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2.朗读二、三自然段:
理解“告诉”:狐狸说的话小松鼠听到了,告诉了小兔子,看看告诉这个词,想想这两个字的偏旁为什么是口字旁、言字旁?
松鼠、小兔听了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咱们来合作读读2、3自然段,老师读前面的,同学们读松鼠和小兔子想的话。师生配合读。指导读出相信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猴子来到葡萄架下是怎样做的,划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句子,读准三个带有生字的词语。
识记“串”字,分清“一串”、“一串串”:看看“串”字,想想它像什么?你能分清一串和一串串吗?看图填填。
看到这葡萄小猴子会怎么想或怎么做?课文中有一个词就写出了他的这种心情——迫不及待。
感情朗读,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的心情。
生活中,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齐读这段话。
引读:当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葡萄就要往嘴里送的时候,小兔子连忙说——(生接读小兔说的话)
2.请男女生比着读读,男生读5自然段,女生读6自然段。师读7自然段,漏读“大口大口”。
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多了“大口大口”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 感情朗读。
指导朗读:啊!真甜。变换句式说一说:啊? ?
(三)学习第8自然段。
葡萄明明是甜的,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体会狐狸自我安慰的心理。
三、感悟明理,发展思维
松鼠和小兔子差点没吃到这甜甜的葡萄,差点错过了这顿美餐,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猴子,你会对松鼠、小兔说什么呢?(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能试的就试一下。)
四、引导观察,指导写字
组合成字:狐 狸 猴
1.引导观察。2、教师示范,阐明要点。3、学生练写。4、相互欣赏评议。5、集中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尝试
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