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故事_《七颗钻石》的教案优秀7篇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下面是贴心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七颗钻石》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七颗钻石》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二、丰富的想象。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干涸 水罐 捡 瞬间 舔 唾沫 绊倒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水罐 第一次由木做的变成银的
第二次由银的变成金的
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1: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的时候睡着了,醒来时从无水变成了有水,接下来绊倒了,水罐从空中摔下,水一点也没有洒,水罐端正地放在地上,小姑娘倒水给小狗喝,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泉。
师:小姑娘想喝水吗?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想喝个够”
生2:“咽了一口唾沫”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母亲、路人喝,小姑娘充满了爱心!
师: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生:越升越高……
师:一起读一遍
师:大熊星座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不是
师:这是童话,什么是童话呢?
师:介绍童话,童话是……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篇童话也是借助夸张和想象的。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熊座是什么样子的呢?(投影大熊座)
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的话,她会梦到什么呢?
生1:仙女送水
恶梦 没有水
生2:梦到小溪,把水带回家,母亲的病也好了,然后自己舀水喝!
生3:恶梦,一路上有渴死的动物、人,回头一看是漫天的黄沙!
生4:梦到上帝,上帝造井救活了人们,救活了母亲!
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的目的是找水。
师:她充满了爱心,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些充满爱心的故事。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
生3:家长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师: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在关爱着我们,我们充满了感动。我们学过的有一些诗句也是表达爱心的。
生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亲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爱心,让我们拥抱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爱心,享受爱心,营造爱心
师:让我们在韦唯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一堂课。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hé bàn tiǎn tuò·mo
干 涸 绊 倒 舔 净 唾 沫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五)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六)布置作业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三
黄村六小 于立新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 《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板书: 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范文大全读准字音。
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
(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接着一股清澈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如果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
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①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②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
(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
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
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
③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孝心)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④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x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x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
(见教参47页)
遇到的情况
小姑娘的行为
水罐的变化
为什么会变化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展开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 孝心
美好 七颗钻石 心灵
爱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检查背诵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进行方法指导
3.用"清澈"造句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背诵
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背诵,由组长负责把背诵成绩填入朗读检测本上。
选几名(好,中,差)同学在全班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一学生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
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 ǎo , dào )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 , 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 zuān )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
方法: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
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举例:(1)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归纳为:(1)可以表达为"清澈的……"
(2)也可以表达为"……清澈"
五,作业 :
1.写生字
2.独立造句
干渴
另一板书设计 :
小姑娘找水
小狗 妈妈 过路人
爱心
《七颗钻石》教案设计 篇四
教材理解: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它们升上天空,变成大熊星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1、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准备:
字卡、句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研学思路
1、小朋友,今天早上的语文课上,有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把我们吸引了,故事的名字叫──(出示题目)
这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
(板书:水罐画)
2、还记得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机板书:有水──银罐──金罐──钻石──星座 )
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板书:?)
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我们还记得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中,因为没有水,大地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拿起书,让我们一起再回忆那枯黄的世界。齐读第一小节。
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一切)
是呀,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水呢,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
眼看着旱灾将毁灭一切时,一个奇迹发生了。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竟意外地得到了满满一罐子清亮清亮的水。这罐水是怎么来的呢?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划划关键词句。
二、引领体悟──爱是变化的力量
1、学习第2段
⑴学生自读。
⑵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⑶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你能想象小姑娘是怎样找水的吗?
⑷学生交流
“夜里”
①你很细心,注意到了这个词。
②小朋友,看小姑娘的穿着,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或秋冬的夜,那这夜会是怎样的夜?
(寒风瑟瑟风沙弥漫、漆黑不见五指、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害怕的……)
③姑娘怕吗?
(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挽救妈妈的生命)
她真的不怕?
④确实,她才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你们差不多,即使害怕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正如你们所说,此时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母亲,母亲需要水,我要去找水。这是一份爱的信念。正是这爱,使她充满了力量。
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从那里体会出?
“哪里”
①她都去了哪些地方找水?
②小姑娘心里在埋怨吗?你听见小姑娘的心在说什么?(她在说──)
③确实,你们说出了小姑娘的心声。这声音支撑着她不断地往前走呀,找呀……直到──
(读)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夜更深了,风更大了,星星更冷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如何?
“小姑娘喜出望外……”
①“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小姑娘在“喜出望外”时想的是什么呢?
②多么孝顺的小姑娘呀,她爱妈妈胜过爱自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
③我觉得这“抱”字太平常了,换成“端、拎、提、捧”你们同意吗?
④现在你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
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小结:这水罐着所以发生变化。(把?改成爱)是爱,是小姑娘对妈妈真挚的爱,才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小姑娘有了一罐水了,但这罐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水罐后来又不断地发生神奇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不是也和爱有关呢?
请同学们先快速地默读3~6自然段,然后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变化,仔细读读,想想在这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呢?
2、讲读第3自然段
(对小生命的爱)
老师看大家都在认真读书,有的还皱着眉头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水罐是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⑴(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⑵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给小狗喝?为什么只倒一点?)
(水是多么的宝贵,并不是小姑娘吝啬。)
老师有点想法,小姑娘有一罐水,舍得给小狗喝一点,那自己为什么不也喝一点,喝一点,还有大半罐留给妈妈,这样不三全其美吗?
(给妈妈舍得,给小狗舍得,给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无私,这就是。)
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所以生命之神点木成银。
⑶谁体会到了小姑娘这份爱心,来读给我们听听
3、学习第4段:伟大的母爱
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金水罐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爱?
⑵你看,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
(母亲需要这生命的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也把生命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⑶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爱着你们?是怎么爱你?
(评价:真感人 多么伟大的妈妈啊)
⑷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这次变化是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创造的奇迹。──你们发现了吗,水罐的奇迹不在于小姑娘一个人,而在于爱的行为。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发生。 板书(爱 母爱)
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齐读这段。
4、对过路人的爱
(再也忍不住了……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
⑴为什么再也忍不住了?你从哪体会到?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⑵忍不住了可还在忍,而且是如此艰难的忍了,为的是帮助一个陌生的过路人。
⑶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却忘了______。
出示:小姑娘有一颗的心灵。
小朋友啊,爱的心灵就是这样的崇高!所以,
七颗很大的钻石从水罐里──跳了出来,
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涌了出来。
⑷让我们再一次张开想象的翅膀:(出示)
那股水流越涌越多,向门外流去,向____流去,向____流去……
草儿____,花儿____,树木____,
牛儿羊儿____,
老人、孩子、小伙……
你还能想象下去吗?
⑷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
那如果世界没有爱呢?对,是爱。是爱创造了奇迹。
三、延伸阅读──爱是真实的奇迹
最后一段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路读来,一路想来,你们发现故事中不断变化着的是水罐,而始终不变的是什么?(爱)
虽然爱的内容不同,但爱的意义是相同的,是爱创造了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爱能创造奇迹,这可不仅是故事中美好的心愿,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
学生交流
神奇的变化还未停止。边播放音乐,老师朗读最后一段。
1、为什么不把钻石留给小姑娘她们,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
(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充满希望;播种爱,就会收获爱……要像小姑娘一样,都有一颗美好的心。)
这七颗星化作了大熊星座中最亮的七颗,组成了北斗七星。我们知道,北斗七星是人们心中带来光明指引方向的星──那么,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2、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题目。读题
你明白了故事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作为题目?
(七颗钻石,化成了北斗七星,给人们带来光明,为人们指引方向。它象征着让小姑娘的爱成为你心中永恒不灭的指路灯,永远拥有爱的心灵。)
板:让爱指路
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我想……)
你们看,天空中这么多星星,寄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有关爱的心、孝顺的心、助人的心、奉献的心……一颗、两颗、三颗……晶莹闪亮,玲珑剔透。
希望同学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将这个爱心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了解星座的有关知识。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干涸,干枯,焦渴,匆匆忙忙,喜出望外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感知童年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爱心的神奇,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
教法设计:朗读感悟,启发想象,情景陶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有关星星的故事吗 (学生畅谈: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童话故事吧!
二,初读文本 整体感悟
课件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学生带着未知读文本并回答:小姑娘为病中的妈妈找水……..干旱……
三,探究新知 文本升华
(一)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1,学生思考:看到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可以说的吗 (学生自由说)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有关干旱的句子和词语
教师总结:干涸(河井)干枯(植物)焦渴(动物)
3,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神奇的句子(学生读)
4,哎呀!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水罐的变化)
(二)第二自然段
1,感悟水罐变化的原因 (母爱)
2,小姑娘累的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试想她会在梦中说些什么 (学生推测,自由畅谈)(母爱的原因)
3,小姑娘得到水后的心情怎么样 (喜出望外… 指导朗读)
4,找出体现母爱的句子 (指导朗读)
(三)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找出母亲说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母爱的伟大)
教师总结:母爱真伟大呀!真神奇呀!
2,这是小姑娘再也忍不住…突然来了一位过路人,怎么办呀 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 (跳出七颗钻石 涌出水流…)
3,试想:当涌出一股巨大清澈又新鲜水流时,地球会有什么变化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总结:在小姑娘的爱心下,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齐读
四,课外拓展
配乐诵读:
爱心
爱心使世界远离战争
使陌生人感到亲切
使朋友感到安慰
使亲人感到愉悦
爱心,就是给他人
一个关怀的眼神
一个灿烂的微笑
一个美好的祝福
爱心,是人类的春天,生命的乐园
你爱着世界,世界也爱着你
同学们让爱心在你的心头驻足,让真情在你的身边弥漫,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 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 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心型书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二、读题质疑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
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
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1、我们把这些词语和长句子读得这么好,那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要做到正确、流利应该不难了吧?(对)嗯,老师绝对相信你们的能力。所以这次读书我把难度提高了一点:请你快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与七颗钻石有什么关系呢?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2、3、5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1) 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六、填空小结
很久很久以前,( )发生了( ),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 ),但还是把水( ),小姑娘的心就像( ) 。
七、指导写字:银(动画展示,学生临描)
八、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1、如果你是导演,要拍好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最重要的道具该是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五、课后作业
a) 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
b) 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
引文来源23、七颗钻石教案集
《七颗钻石》教案 篇七
教学要求:
1,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谈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感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能告诉老师这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吗 (板书:水罐)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机板书:空 有水 满满 银 金)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罐呢
过渡: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板书: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
3,这个小姑娘真不简单,你能想象小姑娘是怎样去找水的吗 同桌的两个同学可以互相说一说。
4,讲读第一,二两句话(媒体出示)
(1)这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找出"哪儿","累得"等词)
(2)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指导练读
过渡:……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你们猜猜看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 学生自由回答
5,讲读第四句话。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 (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
(1)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这时小姑娘会怎么做呢
(2)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是多么孝顺,多么爱妈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小姑娘匆匆忙忙往家赶,却被小狗绊倒了,水罐也摔了出去。本以为水罐里的水都洒了,没想到的是,水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可木头做的水罐怎么又变成银的呢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给小狗喝 为什么只倒一点 )
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后来,银水罐为什么变成了金水罐呢 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1,交流体会。
2,你看,小姑娘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啊,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爱着你们 是怎样爱你的
3,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四)讲读第五,六自然段
过渡:小姑娘接过妈妈手里的水罐,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在她想凑上水罐喝水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2,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填空: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是 ,是 ,却忘了 .
(五)体会爱心,回顾全文
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2,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去掉 画爱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并且涌出了——.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大熊星
3,出示北斗七星,播放音乐)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
4,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同学们,更感动了老师,让我们心怀这颗爱心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吧!(播放动画 教师朗读)
(六)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过渡:(播放音乐)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爱就一个字,我会用行动来表示!同学们,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我想…… 随机闪动钻石星)
看,星光灿烂,闪闪烁烁,这美丽的星空闪耀着同学们心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寄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她们是关爱心,孝顺心,助人心,奉献心……一颗,两颗,三颗……晶莹闪亮,玲珑剔透。希望同学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将这个爱心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四,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 金
有水 银
满满
水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