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差不多先生的读后感_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优秀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贴心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差不多先生读后感,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作文 篇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千世界是活动的书本,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就在昨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陕西与山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真令人捧腹大笑!

但我冷静下来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这样吗?考试时把“目不暇接”写成“目不睱接”,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下来,我还认为差不多,不应该减分;还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当时以为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一想,如果是医生在开处方,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

传记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惊呼,那怎么成?发射卫星,如果科学家计算时把小数点算错一位又认为差不多而不纠正,结果卫星掉了下来,那会造成多大损失啊!

读到这里,我顿时愣住了,原来差不多先生只是万千中国人的一个缩影而已,而胡适也只不过是用放大镜去写照中国人民的一言一行罢了。而我,刚开始竟可笑地认为差不多先生仅仅是胡适丰富的想象所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搞笑人物。我不为差不多先生的悲惨命运而感到可悲,反而为文中那愚昧的人们感到可悲。

在我看来,差不多先生最终的悲惨命运绝非偶然。即使他没有丧命于牛医的手术刀下,将来也会死在他的“差不多”中。他的一生凡事追求差不多,殊不知事情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两件差不多的事情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看来,我们做事情是要处处求精,越精越好,事情才能成功,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样。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篇二

自从我读了《差不多先生传》这篇短文后,我就对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印象。也从中知道了我的一个毛病,这位差不≤≥多先生作是永远都是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样,直到他快一命呜呼时,他的口中也同样说着:“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人何……必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话,方才绝气。

在生活中我也是这样简单办事的人,比如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我泡橙汁给客人喝。我从冰箱里拿出橙汁粉,因为那是我心不在焉,从袋里倒出一点粉,然后在加很多的水。我为客人送去,他们刚喝进一口,客人就大叫起来:“太酸了,太酸了。”

从现在开始我改掉了这个毛病,做事不像以前那样马马虎虎、心不在焉、随随便便了。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篇三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差不多先生》,看后我觉得差不多先生十分可笑,山西与江西差不多,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就连自己生病,家人请了兽医,他也认为兽医与人医也差不多,他死之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我看了之后简直笑掉大牙,真的差不多吗?其实表面差不多,实际上差很多呢。

笑过他之后我想了想,我自己也有许多“差不多”的经历。有一次,我把悠扬写成了优扬,因为我觉得读音差不多,我还把孕育写成了蕴育,十分可笑,我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当时以为差不多,可是仔细想想,要是一个病人做手术,医生把切除食指写成切除十指,那可要出重大的医疗事故了。

文章最后写,无数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这怎么成呢!发射卫星时,科学家如果写错一个小数点认为差不多而不纠正的话,卫星发射失败要造成多大的损失啊,如果建桥时因为差不多,导致下面的船桥下过不去,那多惨啊!

看来,我们要做一个“精确”先生,永远不要做“差不多”先生,这样做任何事情才能成功,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