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5年1月5日在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金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市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经济增速快。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其中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9亿元、54.2亿元和24.5亿元,增长3.5%、17.2%和9%。预计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6%,其中,市级财政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29.6%,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09亿元,增长29.9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对外开放步伐快。全市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总投资6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3%,资金到位率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实现出口总值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6%。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10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0元,比上年增长10%,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实现城镇新就业24489人,劳务输出381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一)认真实施“产业对接”工程,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增速快、质量高、效益好。努力克服电力、运输、资金紧张等制约因素,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帮助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抓技改、增效益,预计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0.4%;实现盈利7.5亿元,增长1.2倍。重点组织实施了西部聚氯乙烯公司12万吨PVC、恒力集团60万吨钢冶轧、大荣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氰胺、大武口电厂1#、2#机组节能改造、鲁晶化工1.2万吨硅胶等247个新建、技改、扩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7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5811”工业发展规划顺利推进,全市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4户,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14户。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煤机三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顺利实施,民化集团、西北煤机二厂破产重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整合了煤炭、硅石等矿产资源,组建了石嘴山市矿业集团公司。加大工业园区整合力度,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定位,理顺了园区管理机制,为工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全面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减免农业税238万元,为农民发放政策性补贴687万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8.5万亩,增长17.5%,粮食总产达到3.6亿公斤,增长19%。加快畜牧业发展,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3.6万头、14.3万头和170万只。认真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全市培训农民10.7万人。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新建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4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改造利用盐碱荒地步伐,启动实施了3000亩“上农下渔”示范工程项目。高标准开展了以平原绿化、黄河护岸林、村庄绿化和治沙造林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3万亩,村庄绿化示范点105个,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领域寻求合作与支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机制,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典型。积极组织参加了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少数民族精品展销会,成功举办了石嘴山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基本完成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的搭建工作。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2456户,增长58%;从业人员达10.6万人,增长38.4%;实现销售额45亿元,增长32%;上缴税金2亿元,增长56%。
(二)认真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编制完成了石嘴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这是我市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经过多方努力,总投资9.07亿元,关系1.26万户、3.7万人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在组织实施。石嘴山市污水资源化、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惠农区集污及污水处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大武口至沙湖、大武口至工业园区、山水大道星海湖段改建等一批城市道路建设;天然气输配、大武口中水利用配套管网、垃圾无害化处理、石中高速公路出口与惠农区连接线、陶乐黄河大桥、109线惠农区段改线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以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天然湿地为目标,加快星海湖湿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43平方公里,形成常年性湖面13平方公里,实现蓄水1600万立方米。完成了“五湖四海”、“军民共建纪念碑”等城市主体雕塑的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成拆迁16.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30.5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842户、17.23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市亮化、硬化和城市内外大环境绿化工程,新建城市公共绿地11.5公顷,绿化街路4.2公里,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拍挂,出让土地成交额达1.3亿元,当年实现土地净收益4896万元。整合市政资源,组建了市星瀚市政产业集团公司。
(三)认真实施“民心工程”,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落实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就业解困工作。为3500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为800户发放《城市居民特困证》,共减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费1500万元;发放再就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扶持3200人实现再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使2.14万人掌握了各类专业就业技能。市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大力实施“温暖工程”,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为市辖区贫困家庭子女减免杂费40.81万元,资助特困生3148人。认真抓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工作,追回拖欠工资1857万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162家企业318个污染项目进行了限期治理,依法取缔了64家“十五小”企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石”战略,组织实施了14项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市聋哑学校迁建工程,组织实施了市三中一期、市六中综合电教实验楼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市十五小。积极稳妥地做好14所企业学校接收工作。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中心及传染病区、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康复综合楼及疾病控制中心大楼等工程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1‰以内。实施了第二批“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成功举办了首届农运会和石嘴山市第二届运动会。地震、新闻出版、气象、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节庆文化丰富多彩,大武口区人民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光荣称号。
(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47件。以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行政许可法》,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市人民政府被中国质量万里行《塞上质量行》组委会授予“诚信承诺单位”称号。深入开展“公务员素质提高年”活动,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调处机制,有效化解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市人民政府被国家司法部、广电总局、全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联合授予“维护司法公正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大力推进“平安石嘴山”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成效,“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县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顺利移交大武口区管理。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大力弘扬石嘴山精神,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振兴石嘴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形成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与时俱进中寻求突破,在艰难困苦中谋求发展,用心想事、用心做事、用心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驻石部队、武警官兵和兰州军区援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石嘴山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支柱产业缺乏规模优势,总量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资金、运输、高级人才等瓶颈制约因素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稳定;新增就业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的效果还不明显;环境污染在部分区域还相当严重,治理任务仍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行政执法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勤政廉政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各位代表!着眼于石嘴山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按照市委确定的创建西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和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的认识,切实把“三大工程”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局,加快推进石嘴山现代化进程。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大力实施“产业对接”工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实施“产业对接”工程,这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要抓住影响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鼓励发展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工产品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限制高载能产业无序扩张,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
一、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切实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新的项目和技术,加快推进现有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和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以稀有金属、金属镁、炭基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煤炭开采、加工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电石气化和电石氮化为途径的煤—电—能源重化工产业;以煤(硅石)—电—铁合金及冶金炉料为轴线的高载能产业;以产、加、销一条龙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集群产业链,提高集中度。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促进高载能产业适当退位,加快推进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环保项目建设,逐步淘汰一批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的小企业,改善和提升工业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抓好工业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宏观调控方向,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内资本和产业加速西移、北上等诸多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项目建设和谋划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今年要抓好东方有色金属集团3万吨干法氟化铝、恒力集团60万吨钢冶轧、石嘴山电厂2×33万千瓦技改、可乐丽公司年产18万吨高档活性炭、三喜公司6500吨农药等一批在建工业项目,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全面做好西部聚氯乙烯公司二期35万吨PVC、2×15万千瓦电厂扩建、大武口电厂2×30万千瓦技改扩建等一批新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认真做好项目谋划工作,超前谋划一批有市场潜力、有发展前景的前沿性项目,增加项目储备。继续推行重点工业项目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努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电力、运力、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促使项目顺利实施。切实抓好优势骨干企业的发展,通过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大项目带动等措施,努力把东方有色金属集团、石嘴山发电集团、恒力集团、西部聚氯乙烯公司、奔牛集团、博宇焦铁集团、市政产业集团、矿业集团、大荣公司、兴平冶化、沙湖纸业、惠冶镁业、金力建材等一批企业,培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增强我市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加快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发展,统筹做好规划和协调服务工作,促进大、中、小工业企业协调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城来规划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筑各具特色的园区发展格局,打造发展平台。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完成西北煤矿电机厂产权制度改革和民化集团、西北煤机二厂计划破产重组工作。对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第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主题,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5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3.5亿公斤以上。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继续抓好羊菜两大产业的发展,力争全市羊只饲养量达到190万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加快发展枸杞、奶牛、优质牧草、地膜马铃薯、淡水鱼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抓好种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发挥示范园区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宁夏夏绿脱水菜集团、三全食品公司、金福来羊产业有限公司、宁夏天银番茄制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健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和扶持农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认真组织实施好绿色通道工程,确保农产品畅通运销,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继续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和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8万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改造中低产田3.6万亩。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二期人饮解困、节水灌溉工程续建等项目建设。抓好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000座。认真做好防汛防洪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认真做好乡镇超编人员分流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全面实行农村水费“两改一价制”。
第
三、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层次的思路,大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培育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大武口中心商贸区改造,规划建设新区物流中心,引导流通骨干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商务往来,构建现代流通网络,进一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整合市域内旅游资源,引导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开发,不断完善北武当庙、星海湖景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
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和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争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骨干、以各类专门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综合素质。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改进服务方式,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第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认真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继续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库和网站建设,积极主动地向外推介项目。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既要招外资,也要招内资;既要大规模组团招商,也要小分队出击,特别是要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严格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调动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继续为现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折不扣地兑现各项承诺,鼓励其增资扩股,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努力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切实加强与山东、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市外投资者,实现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坚持实施“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巩固扩大硅铁、钽铌铍制品、金属镁、农副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指导服务,搞好银贸、税贸协作,促进出口较快增长。
第五,切实推进财税改革,增强调控能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项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规范福利企业退税,认真清理到期的“减二免三”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做好太西煤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工作,维护税收秩序,增加财政收入。大力扶持财税贡献率高、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环保节能好的企业,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不断增强财政实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努力做好财政节支工作。加强国债项目及政府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继续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步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辐射功能和凝聚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和自然环境。
严格规划管理。坚持科学性、前瞻性,高水平、高起点做好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按照石嘴山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大武口新区和惠农新区等一批城市详细规划。加快规划建设平罗县陶乐、姚伏、崇岗和惠农区红果子等中心城镇,构建以大武口中心城市为核心,平罗县、惠农区紧密呼应的城市格局,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抓紧启动大武口新区、惠农新区道路、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星海湖湿地恢复与保护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步伐,完善重点区域配套设施,按照责任分工,确保今年10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抓好星海湖的综合管理和开发运营。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城改造,继续实施好迁居工程。以大项目、大投资带动城市的大建设和大发展,精心组织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绿色中国”石嘴山项目;切实抓好天然气输配、垃圾无害化处理、惠农区集污及污水处理续建、惠农区三排入河口改道和黄河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石中高速公路出口与惠农区连接线、109国道惠农区段改线工程,开工建设星海湖环路、大武口长庆东街、青山南路延伸、金山路和惠农区广西路、西大街改造、山梁路等一批城市道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机制,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无形资产的经营,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建管结合,强化依法管理、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的违法行为。继续搞好市容综合整治,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窗口单位、城市广场、居民小区和集贸市场进行集中治理,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违章搭建进行专项治理,使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工作。按照“政府管环保,社会办环保”的原则,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认真实施环境保护项目带动战略,建立政府环保基金,发展环保产业。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污染企业治理成果的同时,重点抓好城市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水污染治理工作。认真落实 “三同时”制度,实行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认真研究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料的开发利用,努力变废为宝,提高综合利用率。继续抓好平原绿化、黄河护岸林、城市大环境绿化、绿色通道、村庄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城市绿化10公顷,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
(三)继续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城镇新就业1.3万人,培训各类人员1.3万人,劳务输出1.5万人次,安置“4050”人员600人。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免费培训、特殊援助等就业扶持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拓展就业渠道,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非公益性岗位和购买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巩固“两个确保”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标准,应保尽保,努力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提高征缴率。认真做好“五险合一”试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建立并启动城市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继续实施“科教兴石”战略。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农业优良品种、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等基础性、工艺性、技术性研究和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新产品开发,提高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完成隆湖经济开发区“普九”攻坚任务,确保年底通过自治区验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优质高中及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市一中改扩建工程,完成十五小建设,争取市三中早日搬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做好接收企业学校的规范管理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抓好人才的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为石嘴山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快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繁荣文学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新闻出版和文化市场管理,推进文物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年内完成市一医院医疗中心及传染病区、市二医院门诊楼及康复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搞好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加强统计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继续做好气象、地震监测、档案、外事、人防等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石嘴山精神”,把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鼓劲、节俭的原则,举办适度规模的建市45周年庆典活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创建“平安石嘴山”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公安司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力度,防止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充分发挥市长专线作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府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管,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广泛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第二,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并适应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和办法,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努力打造诚信石嘴山。
第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其决定、决议,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第四,坚持执政为民。各级政府和全体工作人员要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爱民、亲民、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反对弄虚作假。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高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都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务求实效。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公务员队伍,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勤政、务实、为民的政府。
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提前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任务,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超前规划,科学论证,集思广益,规范程序,全面编制“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研究制定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
各位代表!今年是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一年。加快石嘴山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西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