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的时代背景
魏晋风度与文化
我们所说的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真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魏晋是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的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风流潇洒自信、不拘礼节。正是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文人书法标杆,出现了令人敬仰的“书圣”,竹林七贤,他们长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洒脱倜傥。
魏晋时期之所以出现文化的大繁荣。从因素上看,有这几点。
其一,文人自身的潜心修养。不论从魏晋的文学理论还是文学批评中,都可以看到文学的新思潮。文化是经济和ZZ的反应同时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传承性。魏晋的文学中不难看出又三国的风味,而三国风味中又有先秦的遗风。自古乱世出英雄,自古乱世出大家。文人不愿同流合污,愿修身养性,沉浸于自己的“独乐乐”。
其二,要知道魏晋时期的是九品中正制,我们熟知的科举制是在唐朝时才有的。九品中正制不断发展,被几乎都是门阀世族的二品者霸道地垄断。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甚至成为唯一标准。这些制度最终形同虚设,高尚人士被拒之门外,肉食者大摇大摆大行其道。大多文人雅士官场失意,只能情寄山水,以慰伤心。加之,内无明君贤臣。魏晋历代皆如此,谋权篡位内部矛盾重重。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得与失”吧。其实魏晋朝廷中也是有那几股清流,可是清高的士人怎能不会对这种时势视如敝屣呢?
其三,佛儒道三教开始合流。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魏晋玄学后期,老庄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南北朝时,还有僧人以道解佛,以佛解道,于道于佛。
其四,各民族经济互相交融。以北魏鲜卑族为例,将胡风完全融入汉族,给汉族这一流动的血脉中增加了新鲜的细胞。总体上,魏晋时期各民族交流密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文化之所以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特色是与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那么一点特色,可只有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
在魏晋会有如此惊人的发展,归结我们需要特殊的ZZ条件,一定的经济力量,还需要文化的碰撞交流,当然还有文人群体自身的因素了。
ZZ条件不论是好是坏,一般不会阻碍有思想的人独善其身或者大行其道。好比被视为异端的李贽。而经济,相比于ZZ就显得重要了。柴米油盐是小事也是大事,没有填饱肚子,量你有满腹经纶也没有力气吐出来。文化的摩擦也是不可少的。摩擦意味着有火花,意味着会有新思考产生。可以说是灵感爆发的来源吧。文人群体的自身因素,怎么说,每个人不同却又相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教化,只是接受了不同的观念,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这一层的因素,夹杂着偶然的成分。
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可是我们又在重蹈覆辙。沈从文先生说过:“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局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文|洪静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