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的讣告政治学
领导人的讣告政治学
来自新华社的消息,2011年12月19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国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讣告《告全体党员、人民军官兵和人民书》。眼泪汪汪的播音员说:“虽然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是敬爱的将军慈爱的影像永远记在我们军队和人民的心中,将军神圣的革命之路和不朽的革命业绩将留在辉煌青史上。”与此同时,朝中社首次称金正日的小儿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为“伟大的接班人”。
讣告,也叫讣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死后报丧的凶讯。但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却有着更重要的政治考量,比如在中国,逝世领导人的讣告文稿都由中国权力的核心——中央政治局讨论后确定——执政党对逝世领导人作出的评价,不仅是普通的人物评定,也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政治考虑。一纸讣告,往往还承启着“权力交接”的重要纽带作用。
“△△△△△”代替“毛泽东主席”
1976年9月9日凌晨5点。毛泽东,这位长期领导中国的巨人在大约5个小时之前刚刚离开人世。中南海,毛泽东住地会议厅,华国锋注视着江青,在座的还有几位政治局委员。
江青正尝试将议题引向对邓小平的批判,遭到多数与会者的抵制。随即,华国锋拿起茶几上的两份文稿,环视一下会场说:“现在继续开会,讨论中央预先准备的讣告和悼词文稿,今天主要讨论讣告文稿,会上要定下来,下午要对国内外广播,时间很紧。”
中国权力的核心——中央政治局,彻夜未眠讨论逝世领导人的讣告文稿,可见此事之重要。而实际上,讣告和悼词文稿的准备工作早就已经开始了。
毛泽东的病情在1976年6月加重,7月,中央决定对丧事预作准备,指定专人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的周启才是讣告和悼词的起草者之一,他回忆说,1976年7月下旬,汪东兴打电话急促地对他说:“老周,你,并通知李鑫,马上到怀仁堂正厅等候,中央有紧急重要任务交你们办。”
不到一刻钟,两人气喘吁吁地来到怀仁堂。只见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姚文元,正一前一后,脚步匆匆地向正厅走来。纪登奎神色凝重,面带哀伤地对周启才和李鑫说:“中央领导同志派我们来向你们传达一项紧急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危重,不幸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中央决定,丧事要预作准备,指定由你们二人负责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此事保密性很强,时间要求紧迫,你们要尽快完成,保证中央使用。”
不一会儿,汪东兴秘书打来电话说:“东兴同志指示你们就在怀仁堂正厅办公,这里环境安静,也有利保密,生活问题已布置警卫局服务科操办。”并说,因两个文稿是在毛泽东在世的情况下起草的,文中凡提到“毛泽东主席”的地方,全都用“△△△△△”代替。
9月9日凌晨毛泽东逝世。中央政治局两点多召开紧急会议,江青在会上捣乱,遭到大多数政治局成员抵制。随后,在华国锋主持下,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逝世讣告《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决定9月9日下午4时对国内外广播。
“我们谨向您宣誓”
和毛泽东一样,周恩来逝世讣告和悼词也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1975年11月中旬,中央领导就商定,先在很小的范围内,指定少数同志对总理的后事预做准备:起草讣告和悼词,这是必须提前准备好的;拟定治丧委员会名单和遗体告别、吊唁活动、追悼大会等初步方案。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与世长辞。当时,“四人帮”一伙对周总理有刻骨仇恨,他们对总理的悼念活动,进行了种种干涉,包括有谁来致悼词。
为去世领导人致悼词讲究一定级别的规格,因此,选择有谁来致悼词是个政治问题。众所周知,在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上,是由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