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大学生毕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毕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1.社会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事故的情况,了解我国目前对煤与瓦斯防治情况及其相关的综合治理技术,收集必要的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2.社会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2011年3月1号——2011年3月20号
3.社会调查内容
3.1 我国的瓦斯突出现状
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料,在20世纪且将在21世纪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是煤炭消费的大国,也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我国煤炭资源来量估计超过1万亿吨以上,已经探明的可采储量达到1145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50%以上都是瓦斯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煤与瓦斯突出是对矿井生产的严重威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3.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煤与瓦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地连续地自煤壁抛向巷道空间所引起的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的突出包括:煤与甲烷突出、岩石与甲烷突出、煤与CO突出、岩石与CO突出等。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如下: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开采的深度增加而增加;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地区,如褶曲、断层处及岩浆侵入地区;煤体破坏程度越严重,煤的强度越小。突出危险性越大;煤层中的厚度大、倾角大或其厚度和倾角发生变化以及煤层中的软分层由薄变厚的地区容易发生突出;掘进工作面应力集中的地区易发生突出;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如放炮或采煤机割煤时煤体受到震动,诱导瓦斯发生突出;围岩的透气性越差、致密的岩层越厚,煤层的瓦斯含量越高,其突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突出多发生在揭煤和煤层掘进工作面;在突出前大都出现预兆。
影响瓦斯突出的因素有很多,有地质因素也有非地质因素[7]。地质因素主要有地压、断层构造等,非地质因素有孔隙结构等煤自身的结构。
3.3 孔隙结构的研究现状
煤是一种无序的非均质孔隙介质。煤中的孔隙从纳米级到毫米级均有分布。煤层的孔隙性是煤层储集层最根本的特征。许多学者认为煤储层是由孔隙、裂隙组成的双重结构系统。煤的孔隙特征不仅决定着煤的吸附、扩散和渗流特性,而且对煤的力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煤层的孔隙特征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煤孔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煤化程度、显微组分、矿物含量及地应力作用等。煤孔隙体积随煤阶发生变化,低煤阶时孔隙大,大孔占主要地位;高煤阶是孔隙体积减小,微孔占主导地位。
煤中微孔存在于煤基质部分,大孔系统由包围煤基质被称为割理系统的天然裂隙网络组成。煤具有极其发育的微孔隙,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微孔体积的大小,与中孔的体积大小关系不明显。孔隙平均直径越大,总比表面积越小,孔隙平均直径越小,总比表面积越大。煤的天然孔隙率和裂隙率是煤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决定了煤的吸附容积和煤的储存性能。
煤作为瓦斯储存的场所,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在压力作用下煤能吸附瓦斯气体,由于煤在其煤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孔隙、裂隙,产生很大的表面积,在煤中碳分子和瓦斯分子的相互吸引下,使煤能吸附大量的瓦斯气体;二是煤层中的孔隙、裂隙具有允许气体流动的能力(多孔介质气体的渗流)。这两点性质均与煤的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煤的孔隙结构对瓦斯突出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4.社会调查心得
通过这几周的调查我了解到了煤的形成,煤的变质程度分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我国的瓦斯突出现状,还有国内外对孔隙结构的研究现状。同时了解到了煤的孔隙特征不仅决定着煤的吸附、扩散和渗流特性,而且对煤的力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东西以前只是在书本上见过,好多东西只看书不实践是永远都学不会的。我们在课堂上只是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并没有经过实践。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但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这次调查实习使我们在加深了解知识的同时,进行较为具体的课程实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更进一步,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得指导我们的实践。
在此我要感谢老师对我的调查实习做出的辛苦,感谢你们的认真指导和帮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