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六)

2004年成人高考语文(专科文)全真模拟试题(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固。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著书立说学说说服说客
B.各行各业行家行情品行
C.不省人事反省省视省亲
D.宫商角微羽角逐角色角落

2.下列成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沽名钓誉弥天大罪鞭挝炫目
B.天花乱坠谬种留传冗长誉写
C.明则保身寻根究底轻悦摇曳
D.变本加利一脉相呈栖身祛除

3.填入下列句子中依次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①嗜血成性的敌人仗着他们人多,工事坚固,一步不退,拼命
②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 ,想鉴定它究竟适宜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
③下午便得到噩耗,说是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在 之列
④掐线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 地粘成图画。

A.抵抗端详遇难随意驱遣
B.抵抗审度遇害自由自在
C.顽抗审度遇难自由自在
D.顽抗端详遇害随意驱遣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腔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5.下列句子中元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两年成绩不好,不能不说是兴奋剂的影响,而是训练观念、手段及队伍建设管理的原因。
B.从中国女足的奋斗历程和骄人的战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股"女足精神"在奔流激荡,在广泛而深刻地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C.今年4月至6日,税务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发票清理检查行动。
D.李登辉公然发表分裂言论,某些台湾当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也附和,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

6.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这个适合的,对那个就不一定适合,好像一件衣服有一定的尺寸,只适
用于特定的人一样。这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A.不要轻视比喻的力量。
B.小诗的结尾像赛跑的最后冲刺,要做精心的安排。
C.一句诗要写得通顺、平易、流畅,不是容易的。
D.要注意分寸。

二、阅读短文,完成7~10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①温室效应可能意味着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结束。由于它的作用,几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态,也正由于它的存在,人类使自身的生存条件陷入了险境

②地球大气层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是"透明"的,但在经由地面散射后形成的长波辐射面前又是"不透明"的,热量被两个聚光面俘获,并在它们之间完成热转换,这种现象使全球平均气温能够保持在15℃左右。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和微粒浓度如果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就会加剧,从而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真正的高压锅。

④近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石油燃烧后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这种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形成要负90%的责任。

⑤甲炕和二氧化氮是另外两种不利于散热的气体,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也在增长。

⑥从20世纪70年代起,地球气温确实在升高,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这主要是由于海洋受热膨胀和两极冰层解冻造成的。

⑦如照此下去,21世纪的气温将继续升高,将助长症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的蔓延。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将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变成荒漠,其他地区的暴雨和洪灾也将日益频繁。当海平面上升近一米时,将会影响到沿海三分之二人口的生活。

③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无法准确预言何时将发生上述种种变化,但是他们认为,人类对气候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7.对原文第②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气温保持在15℃左右是由于热量的转换。
B.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其热转换在大气层内完成。
C.地球俘获了太阳的辐射,并把它们全部转换成热量。
D.大气层经过太阳的辐射显得透明,从而俘获了太阳的热量。

8.说法与短文原意相符的一项是()
A.多年来南极北极的冰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了一米。
B.症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是由地球温度升高引起的。
C.石油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原因。
D.大气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烧的量越多,地球的气温就越高。

9.以下各句中对"温室效应"的表述与作者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A.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证实。
B.温室效应加快了地球生命的结束。
C.温室效应既有益于人类,同时也危害人类。
D.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上就不会出现生命。

10.对本文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③B.①②/③④⑤/⑥/⑦③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③D.①②③/④⑤/⑥⑦/③

第Ⅱ卷(共120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5题(共27分)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协奏曲,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昕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作为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眼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吸引人,使你昕上一百次也每次都有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的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昕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能使人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得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11."而当你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昕他的音乐。"句中"怕听"的含义是(3分)
A.乐曲中激动人心的音符,使人无法静下来。
B.怕听不懂
C.音乐中充满了恐怖声音
D.贝多芬很可怕

12.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6分)

(不超过20个字)。

13.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6分)
那些 的音乐
(不超过20个字)。

14.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
(不超过32个字)(6分)
答:

15.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再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
(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6-19题(共21分)

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②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③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④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⑤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⑥早夜以思,去其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⑦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③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⑨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⑩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⑨曰:"能善是,是亦足矣。⑩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16.在文章中,作者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5分)

17.本选段拟划分为三个层次,如何划分?(5分)

18.对开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的做法,作者的态度是什么?(5分)

19.古诗鉴赏:(共6分,每小题3分)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对这首词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指少年志高,目光远大。
B."强说愁":没有愁而硬说愁,即无病呻吟。
C."识尽愁滋味":经过生活的磨难和亲身的体验,真正领会、深刻理解了"愁"的内涵。
D."欲说还休":想要说,但哀愁太深,愁绪太乱,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欲言又止。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说愁"贯穿始终,但上、下阕里的"愁"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上阕指的是登临吟诗赋词的闲愁:下阕指的是心系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B.本词语言通俗易懂而语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如"天凉好个秋",字面是指凄冷萧瑟的自然界的"秋",实则写的是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哀愁,是人世间的"秋"。
c.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对比、反复、双关等。
D.本词主要内容是叙事,事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五、修改短文(12分)

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①从19S5年开始,我国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中学生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数学、物理、化学。②作为国际"奥赛"五项之一,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的。③这次竞赛的举办权是在与美国中获得σ④这次竞赛代表队历次比赛参赛代表队最多的一次。
20、文中标号的四句话都有毛病,任远三句加以改正(6分)
1、
2、
3、
21、写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代替“历次”。(2分)
22、列举“奥赛”五项的其中四项(4分)

六、作文(60分)
以《引路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
1、C2、A3、D4、C5、B6、D
二、
7、B8、D9、B10、A
三、
11、A
12、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
13、那些具有产生思想、信念的最高激情。
14、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双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向作为目的。
15、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即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贝多芬-感情突破式。
四、
16、只有做到“责已从严,待人从宽”和气才能形成“人乐为善”的良好风气。
17、第一段:1、2第二段:3、4、5、6、7、8第三段:9、10、11、12、13
18、认为它正确,并进行论证。
19、1、A 2、D
五、
20、
(1)、从1985年开始,我国从全国各地选拨优秀中学生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活动。
(2)、作为国际“奥赛”五项之一,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的。
(3)、这次竞赛的举办权是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
(4)、这次竞赛是历次比赛代表队最多的一次。
21、“历届”可代替“历次”。
六、(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