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注重读写结合,,进行有效教学】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习作都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阅读课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感悟,习作课就是指导习作,而阅读与习作之间却脱节了。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虽然越来越多的高年段语文教师发现了读写结合对阅读、习作能力的促进,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不都是显性的,不是都能一目了然的。如果让“写”的活动进入课堂,将读、学、写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促进知识的迁移,那么,将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注重读写结合,善于发掘阅读课文中写作的素材,善于把握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一、注重读写结合的关系
阅读和作文是一个系统。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作文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和写两者相辅相成,读是理解和吸收,写是表达和运用。吸收才有助于表达,表达时又可以加深理解。阅读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虽有内化吸收、外化表达之分,但也有其共同点。两者都以生活为实践,以思想认识为前提,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学习顺序上都是从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两者是同步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儿童善于模仿,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中所积累和感悟的知识进行写作,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而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因此,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
二、注重读写结合方法
1.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基本要求
抓好阅读教学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教材是学生学写的典范,只要踏踏实实地练,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写,就如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再讲究些实效,效果一定很明显。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教读有限的名句、名篇,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获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小学阶段教材中的两百多篇精品文章,应尽量让学生熟记胸中。或者退一步,每篇文章中选一个精彩的片段,让小学生掌握好,便能受益匪浅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得到了一定的规范,表达能力也基本过关了。
2.读写结合的几种做法
(1)以单元训练主题带动读写结合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如课后小练笔,有填写空白、续写、仿写等;单元安排的读写练习,紧扣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温故知新,调动学生积极性
阅读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温故知新,多补充阅读材料,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吸取广泛的营养。使学生读中有所得、有所感,随时记下来,逐步将阅读、思考、练笔三者结合起来。
(3)关注学生差异,分层设计写作目标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成功的心理体验。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中以想象描写大自然的事物这一习作时,联系学生多感官描写事物,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从眼鼻耳口以及手等各种感官去感触大自然的事物,而一般的学生只需从眼耳鼻等三方面描写自己的发现。这样,凭借描写范畴的调节,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能享受到在学习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优化评价方式,提高参与面
教师在读写结合的评价方面要另辟蹊径:一方面,发展为本,重视纵向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按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去欣赏学生的习作作品,并给予他能力上可改善的建议。另一方面,以学生为本,重视友情评价。在每次习作之后,教师提供评价的标准, 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友情评鉴。
三、读写结合有效教学
1.抓住课堂教学的高潮
我们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或写景优美,或情节动人,或说理深刻,或介绍透彻,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的特点,找准教学突破口。如教学《桃花心木》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文章中通过写种树人种树不按规律,培育出高大优美的桃花心木,从而感悟到人也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努力生长。为把握好课文的这一重点,教师通过放图片、出示重点句段,反复诵读、理解重点词“不确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搜集到的大量生活中的事例,感悟这一人生哲理,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受到的启发。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写,写出了精彩纷呈的话语,随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都有所感悟,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了高潮。
2.以情激情提高有效性
激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每篇课文、每个段落、甚至每个句子都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仔细体会,自己首先要进入课文的角色,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再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发展变化,以课文包含的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随着文章高潮的出现,师生情感也随之进入高潮,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3.依照学生认知规律提高有效性
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也是一个由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及时达到水到渠成、掀起高潮的境界。
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一条传统的有效经验,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去探索,弄清读写之间的关系,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结合落实在课堂中,反复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