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高群书导演在本土电影类型化上的探索,导演/编导论文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高群书电影的艺术风格探究
  【引言  第一章】高群书导演在本土电影类型化上的探索
  【2.1】高群书对警匪类型电影的偏爱
  【2.2】高群书对主流电影的改写
  【2.3】高群书对题材真实性的执着
  【第三章】类型视野下高群书电影的叙事特点
  【第四章】高群书电影的艺术风格
  【结论/参考文献】高群书对本土电影的贡献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 言

  研究高群书导演的电影,目的在于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明晰国内影视作品商业化的叙事技巧。在国内电影市场繁荣纷乱的背景下,具备一定艺术品质的影片在获得良好口碑的同时往往在商业上无法取得成功,而随着电影市场的兴盛往往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商业片在市场上大获全胜,可在电影的艺术品质上却饱受诟病。游走于艺术和商业之间的高群书导演,在一些主流电影的拍摄上呈现出独特的影像诉求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在当今纷繁、浮躁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我们多多少少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通过对高群书导演电影的研究,使得笔者的眼界更加开阔。电影并非仅仅是学院派的专属,新闻背景下拍摄电视剧出身的导演高群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将自己对这个世界和人性的解读,深埋于其导演的作品之中。区别于学院派那种抽象化的影像表达,导演高群书的电影作品,更直接的去反映社会现实。与此同时,这个度又拿捏的恰到好处,甚至在比较枯燥的主旋律的影片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使得主旋律的电影开始变的好看。获得了教化意义的同时,也保证了作为商品的电影的经济收益。

  电影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好看是第一位的,但是好看的同时创作者不能一味的追求娱乐。将电影拍的好看有很多种方式,导演高群书在这点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创作准则。那就是不断的突破创新,无论是战争历史题材的《东京审判》还是弘扬个人英雄的《千钧 一发》,还是历史、悬疑、谍战题材的《风声》,警匪、动作、西部风格的《西风烈》,糅合了动作、爱情、犯罪的《一场风花雪夜的事》,还有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社会进行如实还原的《神探亨特张》,每一部都有突破与创新。对警匪影视题材类的偏爱,呈现在导演的作品中就是在大多数影片中都能看到不同警察形象的塑造,这其中也暗含了对中国当今社会矛盾现状的隐喻。不断地进行电影题材商业化的探索,以及对好莱坞经典商业叙事模式的学习,时刻提醒我们,电影要兼顾市场和影像诉求。

  国内分析高群书导演电影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其具体的某一部影片进行解析,还没有全面分析的专著。无外乎从电影的好莱坞视点,高群书电影的现实意义,还有高群书电影的空间美学等这几点去入手进行解析。李文强在其文《从〈风声〉解析"中国民族化的商业好莱坞"特点》中提出:"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电影的叙事结构跟美国经典好莱坞的商业叙事结构极尽相似,包含了各种好莱坞特有的商业类型片在吸引观众上所设置的要素,可以说《风声》是一部中国民族化特征显著的商业类型片".

  这部电影在符合商业电影特征的规律下将其民族化的特点进行放大,以中国人较为熟悉的价值观念去冲击观众心灵。胡克在文章《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中指出,我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基本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的。经济的转型使得我国本土类型电影呈现出一个转型的态势,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电影作为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产品紧密的和市场经济捆绑在一起。要想将中国类型电影搞好,必须理解类型电影的本质。作为社会大众娱乐方式之一的类型电影,要不断跟随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一是要尊重观众的自主选择电影的权利,二是要将观众群体进行细分,根据不同观众生产适合不同观众喜欢的电影产品,对不同电影观众进行定向满足。反观高群书导演的电影行为,从电影《风声》开始直至电影《神探亨特张》,其一直在对中国的观众群体在进行一个刻意的摸底,对不同观众进行一个群体的分类,目的就是要探索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口味,抓住规律以便生产出能在经济效益和观众口碑上双丰收的中国本土类型电影。

  在高群书导演艺术和商业实践相关的文章中,陈小林发表于《当代电影》的文章《游刃于商业与艺术之间》更多的是在三个方面将高群书导演的电影进行了一个简析。

  高群书电影叙事上的通俗之诚,主题上的人性之重和对真实题材的坚持。可以说是对导演电影艺术共性的一个总结,在电影理论分析和电影文本的读解上还有更深入读解和分析的可能性。种种相似观点基本上就是截取电影的一个横断面去分析,其电影历程、纵向的研究专著较少。笔者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导演的电影倾向性的理论分析和对具体作品的文本解读来进行。论文将参考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成果,综合高群书导演在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尝试中做出的探索以及贡献,结合美国好莱坞经典电影叙事,挖掘美国商业类型片在中国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展开论述。

  第 1 章 高群书导演在本土电影类型化上的探索

  在纷繁的国内电影市场环境中,高群书电影的每次出现都给予当下电影市场一抹亮色。拍摄警匪电视剧成名后进入电影市场的高群书导演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用光影勾勒出自己心中电影的美好蓝图。我国电影市场当今处在一个全面的预热期,随着电影环境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开始北上拍片,更多的中外合拍片开始不断涌入国内电影院线。这对国内本土电影从业者来说是个学习与合作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本土的电影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出精品,还要不断的尝试摸索,把握好电影市场的商业规律,制作出更多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并且易于被大众接受的电影作品。高群书导演在国内电影的类型探索中始终保持着一个战斗者的姿势,在电影作品数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却屡有创新。于此同时在电影的商业实验上也走在的国内影人的前列,能将国内主流电影实现商业化操作并取得成功的国内电影导演实属不多。

  1.1 高群书导演的创作背景

  非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高群书,摒弃了学院派电影导演在当下国内电影市场艺术创作上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更加接近观众生活的视点去刻画电影的人物形象,不去刻意追求电影人物的极致完美,将电影主人公普通人化,塑造成有血有肉的电影形象。

  这跟导演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学生时代的高群书曾在中文系下学习新闻专业。电视台的就职经历,给高群书导演积攒下大量的人物采访经验,深谙细节事件对人物性格刻画的重要性。尤其是后期对大量涉案参案人员的直接采访,使得导演在对人性的预判上丰富了自己的视角。这也对导演把握人物心理,完成银幕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实例。摄影记者的这段从业经历,使得高群书导演在表达作品的时候,往往将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而绝非艺术家。后投身电视剧的拍摄,尤其是警匪题材类电视剧的大量制作,使得高群书导演在影像叙事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叙事模式。打破程式化的叙事规则,用第三视角静观影片整体故事的流程,在符合戏剧三一律叙事模式下又做到了导演的隐身和个性。

  高群书电影作品几乎都在主流电影的叙事框架之下,而主流电影几乎不可避免的存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主流电影的叙事框架下导演要做到隐身和个性实属不易。

  能将主旋律的电影拍的很真实、很个人化也是高群书导演独特影像诉求的一大特色,主旋律电影中普遍存在主题先行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在电影开拍之前就会定下一个"主题".在满足这一主题的前提下去挖掘相关的故事、人物、细节,然后经过戏剧化的加工,如此出来的影片画面纯碎是为"主题"服务的。比较容易造成电影的枯燥乏味,已经和当今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相悖而行,在日渐市场化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此类影片势将没落。高群书导演能在主流电影的叙事框架下做到"隐身和个性"离不开其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判断和对影片故事的架构。大量接触真实犯罪分子的直接经验和对真实社会新闻报道事件的极端敏感,使得电影导演高群书在结构电影故事上逐渐显现自己的个性。在塑造有血有肉的银幕人物形象的同时以社会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故事架构蓝本,大胆启用非职业演员,对演员潜在表演意识进行充分挖掘,巧妙做到了导演的隐身。

  1.2 高群书电影的类型化探索

  1.2.1 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是在一个比较商业化的社会经济状态中逐渐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电影艺术现象,比较公认的是类型电影开始于电影工业体系比较完善的美国《。电影艺术词典》

  中针对类型电影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界定:"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者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类型电影具体表现出了以下特征:程式化的叙事,大致相似的故事情节和篇章结构,无外乎退休警长来到边远小镇,充当秩序维护者赶走外来文明入侵者,最后携家人远走他乡;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定型化,高礼帽长筒皮靴小拐杖,亦或牛仔帽左轮手枪胯下骑大马;主题具有一定得相似性,抑或复仇、维持现有的秩序等;大多数都依托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同时在影片画面呈现上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在视觉图谱和拍摄技术上也一脉相承。

  类型电影具体可以细分多个种类,这是适应了观众不同观影习惯的必然结果。电影同样也承载了商品的属性,电影的准备、制作、完成、上映也可以视作经济活动的过程。类型电影对于制作者来讲是一种满足电影消费者最终期待的结果,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的种种期待定会被敏锐的电影从业者捕捉到。逐渐会产生新的更加符合观众观影胃口的电影类型。类型电影对观众来讲,是一种最直接进入熟悉观影情景中的便利方式。甚至观众可以预知电影角色人物的命运和电影的整体故事走向,可以说类型电影是电影制作者和观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同时类型电影会将有着相似艺术品味和接近价值观念的电影观众进行聚集,在不同程度上类型电影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这又赋予了类型电影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类型电影具备一定的商业属性:"通常意义上来讲,类型电影可以说是电影金融安全的保护伞,类型电影为电影工业组织和生产提供一种被证实了的逻辑和框架,进而降低影片在金融上的风险;其次在类型电影中观众的期待被很好的满足。"
  
  1.2.2 国内电影的类型化趋势

  "类型电影"与"电影类型"是两个在概念上比较接近但是在实际文本或影片解读中又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简单来讲类型电影的作品被赋予了具体的看的见的形态,而电影类型则有着自己无形的套路,它的主题、领域和趣味组合则是在每部作品中具体呈现的,它具有的是一套不成文的抽象的系统。其它学科富有成效的系统研究往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门新的艺术门类的研究方式,因此通过借助 20 世纪日内瓦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认识"类型电影"和"电影类型"也就不足为奇。"索绪尔研究发现当语言系统形成之后,它是固定不变的,语言系统先于具体的个人表达(言语)。"②在国内电影群体的艺术创作中,电影类型化的趋势已经早有显现。类型化的电影要求影片在其功能上要一定做减法,要将其功能做到最简单化,明确具体受众人群,逐渐实行电影受众分析,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进行国产电影的类型化生产。国产电影的类型化一定不能承载过多的负担,绝不能要求一部喜剧同时承载一定得政治任务,一部主题先行的主旋律影片还必须承载票房的保证,俨然这是和电影市场本身的规律严重不符的,并且也会对国内的电影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目前,国内电影类型化趋势逐渐增强,观众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形态日趋完善的国产类型影片。观众基础最好的无可厚非的是喜剧电影类型,冯小刚对国民进行了喜剧电影类型启蒙之后,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走进电影院,而作为一位高产的喜剧片导演,冯小刚深耕喜剧电影类型的市场,在喜剧类型的影片创作上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通过电影演员的运用、电影场景的设置、角色台词的设计、电影编剧等团队的协作,提高了个人电影的辨识度。与此同时,在喜剧类型之外冯小刚导演也开始了多元的探索。喜剧类型电影《手机》《天下无贼》之后开始的偏主流的影片《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就是最好的例证。都说让人哭比让人笑简单,这一点可以从冯小刚的电影票房数据上得以印证。

  精耕于喜剧片的另外一位导演宁浩同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小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开始而后一系列市场定位精准的喜剧片都经受了观众和市场的考验最终收获不俗票房。

  研究电影类型往往以美国电影为参照,本土导演在电影类型化的尝试中让我们看到诸多可喜的电影现象。例如,国内电影市场中开始出现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将两种不同的电影模式进行结合并且产生经济效益,这种我国特有的电影文化现象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国内电影从业者们开始研究观众的观影口味,敏锐捕捉到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的兴趣点,将其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元素设置在电影中,无疑这将扩大主旋律电影的观影人群。电影《建国大业》中大量明星资源的运用,无疑为这部献礼影片增加了一定的话题性,同时也提高了电影本身的观赏性,通过大量明星的运用使电影被不同层次的观众看到,电影在实现教化功用的同时,也实现了作为商品的电影的经济价值。国内的主旋律影片也开始渐渐摘下命题作文的帽子,开始向商业电影模式张开臂膀。另外经济上的回报也增强了国内电影制作者的信心,至此大量主旋律影片开始出现商业化的操作流程。以史为鉴,商业电影中比较能实现经济保障的当属类型片,国内影人积极学习、实践类型片的制作模式,在国内特殊电影环境下逐渐摸索适合本土发展的类型影片,这也就不难理解我国本土电影类型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复杂现象。

  我们应该对国内电影从业者积极探索的心态予以肯定,随着中外合拍项目的逐渐增多,国外及港澳台影人与内地电影制作者之间的交流开始变的频繁。这不仅带来更多的优质电影,还将会是一剂针对国内电影工作者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强心针。

  1.2.3 高群书电影类型化特点

  我国本土电影类型化创作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在现有的电影体制下,既符合本土创作要求又能满足观众需求的电影作品势必会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反应。导演高群书在本土电影类型化的创作中,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影片创作的方向,在其电影类型化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可被归纳的共性元素。在电影题材上对警匪题材的偏爱,电影作品中对真实性的表达和追求,积极学习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并根据国内电影环境现状进行本土化的创新与探索。

  首先,高群书导演在影片题材的选择上更侧重于警匪题材类影片。

  警匪题材是当代电影类型当中一个重要的领域,高群书导演的在本土电影类型化的探索始于警匪题材类电视剧。拍摄警匪题材电视剧使得高群书在导演方面的能力得以显现。2000 年高群书导演执导了电视剧《命案十三宗》,该剧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十三件案例,高群书导演将这十三宗案例的当事人一一进行采访,将对刑事案件的当事人的采访置于电视剧集的片尾,每一个案例一个故事,每一集结束,故事中原主人公采访就会出现。观众往往是从电视剧集的观影心理时间中被迅速拉回到现实时间,这在无形中增强了警匪电视剧集的教化意义。十三宗案例几乎都可以独立成剧,每集一个案例。这种故事讲述的方式已经开始慢慢接近电影单独剧集的独立叙事方式,这部电视剧的出现使得高群书得以走进的观众的视野。而后 2003 年另一部警匪题材类电视剧《征服》上映,该剧有着比较清晰的叙事脉络,主要讲的就是警方抓捕地方黑恶势力团伙,黑恶势力与警方抓捕与反抓捕,同时两伙黑恶势力之间又存在矛盾,双方进行疯狂报复与复仇的故事。相对于简单的剧情,对剧中人物的刻画可谓该剧的一大亮点,人物塑造去英雄化,导演对剧中反面角色进行人性刻画。该剧一经播出不仅让当时还未成名的孙红雷大火,也开始让导演高群书真正意义上有了商业价值,使得导演在警匪题材影视剧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也为高群书导演进军大银幕做好了准备。

  西部警匪动作片《西风烈》,可以说这部影片满足了导演对于电影类型化探索的种种想象。好莱坞西部片中的视觉元素一一呈现,中国西部甘肃地区荒凉广袤的外景地,主人公也是按照标准西部片的形象进行塑造,当然还有作为西部片中不可或缺的马,在这部影片中出于经济收益的考量,主人公的交通工具多了汽车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

  现代文明世界警察到荒野边地执行任务的桥段设计,都彰显着导演心中关于西部片蓝图的勾勒。警察和杀手的两元对立,本应该发生在现在都市的警匪故事却将故事发生的场景搬到了广袤的西部荒野,脱离了现代城市背景的警匪片,放置在西部荒野,警察更像是被塑造成一个的秩序维护者的角色。在影片最后段落警察和杀手决斗场景,却并没有延续西部片中经典决斗场景的对决,而是展现了在面临危险时刻和突然事件的变化。高群书导演在电影类型化的探索中,对电影角色设计并没有遵循常规警匪片、西部片、动作片的一般规则。《西风烈》中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杀手有着不杀警察的职业底线,罪犯张宁在危急时刻反而趋向帮助逮捕自己的警察,而最讽刺的就是决斗场景,杀手毫无征兆下被"藏獒"一枪毙命。然而对于罪犯张宁走上犯罪道路背景的介绍,和对"大侠"协警身份的揭示,又从侧面关照了社会现实。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导演高群书一个大胆的尝试与探索。用导演高群书自己的话来讲:"电影《西风烈》是为中国电影进行了一次观众摸底".高群书导演始终保持着一个战斗者的姿势,为中国电影类型化探索出诸多可能。

  其次,好莱坞经典叙事基础之上的探索与创新。

  高群书导演在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基础之上,针对国内特有电影环境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与探索。电影《风声》改编自麦家同名畅销小说,可以说在电影开拍之前已经有了良好的文学小说的读者基础。本片在制作上开始启用明星资源,并且有了电影导演陈国富的联合执导,带来丰富的类型电影项目操作经验。整部影片具备了一个商业类型片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专业的制作和宣发团队,国内众多实力演员的参与,商业化的叙事节奏,使用悬念的结构方法去推动叙事。

  在高群书导演电影类型化中呈现出多元探索的特点,针对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影片,导演结构故事内核,紧抓矛盾中的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类型化的趋势。人物形象塑造上开始摆脱经典好莱坞人物形象塑造的固定模式,开始伴随剧情的发展使得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更为贴切。有着小民警经过排爆案件一炸成名的不适和瞬间恢复平静的不安,也有着为信仰不顾一切的热血沸腾,还有着《西风烈》中完成任务后的兴奋和失去感情时的无奈。除了对人的看重之外,高群书导演在电影的艺术探索上更倾向于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而在电影的商业实践上,高群书导演更倾向于将各种类型化的元素进行一个整合,将警匪、动作、西部,警匪、动作、爱情,惊悚、悬疑、谍战等在一部影片中集体呈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