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博乐市休闲农业发展困境研析
第一章:制约博乐市休闲农业的因素研究导论
第二章:休闲农业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博乐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第四章:国内外休闲农业成功案例借鉴
第五章:博乐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加强博乐市休闲农业的策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休闲农业定义与功能
2.1.1 休闲农业定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农业旅游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旅游活动内容从最初的以观光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以休闲体验为主。关于农业旅游及其多种称谓的概念、内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作过探讨和界定,郭焕成等认为,休闲农业(或称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它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情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休闲农业是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具有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三生”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它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旅游、教育、医疗和环保功能。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休闲农业分为农业观光游,如观光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观光菜园、观光茶园、观光竹园、观光生态农业园等。还有休闲度假游、休闲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民俗文化游、体验教育游、自然生态游等。
2.1.2 休闲农业的功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就业,致富增收休闲农业的发展催生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餐饮娱乐、农产品销售等服务业增加了就业机会,村里的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弱妇孺都可以参与进来,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改善了村里人的生活质量。
2.游憩功能:
休闲农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交流空间,使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晒太阳、采摘草莓、枸杞等,品尝绿色农家菜,让人们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达到很好的游憩功能。
3.生态功能:
农业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展休闲农业,对乡村进行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环境改造,对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增加绿色植被,对改善乡村落后的面貌,创造良好的乡区环境有很大作用。
4.发挥农村环境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既可以展现原始的耕作过程,也可以进行最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展示等,农业生产过程,农作物采摘过程,乡土文化、风俗民俗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内容,通过休闲农业这个窗口展现出来,对游客进行教育。
2.2.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成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这样的划分方法和整个的发展阶段有很大关联。
2.2.1 自发式
1986 年,河北野山坡靠自身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三年时间,接待游人近 90万人,旅游的收益不仅仅只是自身,还带动了周边的乡、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 6 个乡,有三千余农民从事旅游业,共建六百多户农家客栈等,经济效益达到一千万元,这种自发式的从事休闲农业旅游的方式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2 自主式
1990 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靠自身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各种体验式的旅游应运而生,变成了新兴的旅游项目之一,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人们根据自身环境和掌握资源的不同,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旅游,比如天津北塘镇的“做一天渔民”,连云港推出的“渔家乐”项目,山东长岛渔家乐项目,采摘游也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兴起,还有四川成都等地利用当地多民族的优势,开发民俗风情游,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等活动,受到了游客们的关注和广泛参与。
2.2.3 开发式
这种原始的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农业观光游和体验式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同时把旅游与绿色有机、健康、现代科技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诸多科技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园区设计时就充分考虑旅游功能的要求。比如苏州西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都是以这种设计理念出发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休闲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为了规范和扶持发展农业旅游,国家旅游局在江苏、浙江等省进行摸底和调研,并提出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确定出第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名单,规范的提出对于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两千万人因此脱贫,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3 休闲农业的理论基础
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其产生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条件、经济条件基础上,休闲农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休闲农业的布局必须符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农业区位论首先由德国学者杜能于 1826 年提出。杜能学说的意义在于阐明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首次确立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以及优势区位具有相对性,为区位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对于认识休闲农业的区位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吴必虎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的概念,除部分地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地推向城市郊区,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以城市居民为主,并拉动相当数量外来旅游者参与的游憩活动和支持这种活动的游憩设施和游憩土地利用,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这些土地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国外文献反映出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早于中国 20 多年。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利用环城游憩带理论对各地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生发展必须建立在消费结构升级基础上,并且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建立起相应的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作为理论分析的范畴最早是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开始的。恩格尔系数衡量食品支出与消费支出的关系,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层次的一个综合性指针。恩格尔定律揭示出消费结构变化的一定趋势,即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致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这成为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动因。此后,马歇尔、凯恩斯、库兹涅茨、钱纳里、卡莱茨基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逐步的研究,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简洁地归纳为: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改变→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进一步增长。
第三、城乡融合的理论。城乡融合设计理论由日本学者岸根卓郎于 1985 年提出。他认为 21 世纪的国土规划目标应体现一种新型的、集约了城市和乡村优点的设计思想。
其基本思想是创造自然与人类的信息交换场。实现其新国土规划的具体方式是以农、林、水产业的自然系为中心,在绿树如荫的田园上、山谷间和美丽的海滨,井然有致地配置学府、文化设施、先进的产业、住宅,使自然与学术、文化、生活浑然一体,形成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社会。
2.4 发展休闲农业应具备的特征
具备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乡村野趣的农村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农业观光旅游集田园、风光和高科技农业于一体,满足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拥有农场形式,并能引种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及养殖各种动物。使游客可以参观、品尝或购买新鲜的农副产品的地区。
具备良好自然环境和独特农耕文化,利用周末休闲或度假,能满足他们贴近自然,体验农业需求的地区,也很适合发展休闲农业。通过建设一些体验农园,度假农场及旅游度假村,享受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惬意。
具备地道的农村自然环境。中国很多城市居民都在乡村生活过,包括很多事业有成,具备很强消费能力的老知青更有强烈的“旧地重游”愿望,他们或生长在农村,或在农村从事过劳动。迁居到城市后,面对着日益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他们常常回想起农村的朴素田园,并且渴望回到故地生活,重温昔日情景。在我国,这类旅游者的数量非常大,他们对乡村旅游地要求较为随便,地道的农村自然环境便足以对他们产生强大吸引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