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与不足,历史学论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涌向就业市场。作为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虽不乏获得理想职位者,但总体而言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历史学的偏见,认为历史学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优势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就业竞争中缺乏信心。这些情况的存在,既不利于学生获得满意的职位,也给历史学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笔者不揣固陋,试图纠正人们对历史学的偏见,并对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与不足略加分析,以期能对他们有所启发。
一、一种偏见:史学无功于经济
当前社会已是商品经济社会,能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判断"好专业"和"坏专业"的标准。而能不能获得可观的财富,则是普通百姓判断个人能力的准绳。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之所以遭受冷遇,实际上和这两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两者均为似是而非之论,并且包含着时人对历史学的偏见。
历史学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国家重大工程如大坝、水库、高速铁路的建设等必须充分研究该地区历史上的水文、气候、地质情况,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历史文化旅游、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是非借助于史学不为功。但这并不是史学有功于经济的主要方面。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过去,这一学科特征决定了它服务于社会的方式与其他学科迥然有别。杜经国指出,"从总体上看,它为现实服务的方式基本上是间接的,有时还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有的同志引用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特点,是很贴切的"[1].可以说,历史学"潜移默化"地对经济做出的贡献才是更为根本的。
举例来说,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的形成,在国家法令制度的强制规范之外,更多的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历史学无疑给这种宣传教育提供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资源宝库。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无论是力行孝悌、与邻为善,恰当处理社会关系,还是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为集体利益公而忘私,乃至杀人越货、贪污腐化,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均能激起现实中人们的深刻反思。再比如说,诚信是商品经济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但国人的诚信品质究竟如何?从三聚氰胺牛奶到苏丹红鸡蛋、瘦肉精火腿肠,再到知名企业频频爆出的质量丑闻,都一再告诉我们:国人诚信品质正在逐渐丧失。这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历史上商业虽然不够发达,但成功的例子仍有不少,商人如范蠡、白圭、张謇、荣氏家族,商帮如晋商、徽商,老字号如全聚德、荣宝斋、同仁堂、冠生园,如此等等,他们成功的秘诀毫无例外地可以归结到诚信品质上。反观当前,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弃诚信若敝屣,即使暂时获得发展,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长久生存下去。管理人员如果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必然会把诚信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不为短期利益所动,全力打造有影响的国际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影响都是潜在的、无形的,但也是巨大的。由于很难被发觉,也就难怪很多人对历史学存在偏见,想当然地把历史学和"故纸堆"联系在一起了。
至于历史学不能给个人带来可观的财富,本专业同学也不应妄自菲薄。盛志年撰有《历史系何以人才辈出》一文,列举了很多历史系毕业的富豪,并认为他们的成功和所受的专业教育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成功的例证,如着名企业家杨休,最初入南京大学攻读大气专业,后转入历史系,毕业后进入商界,取得非凡的成功,直到今天,仍然潜心史学,担任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务。润蒙集团创始人李海鹏的创业史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2004年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胡润富豪榜榜上有名,个人资产已达数亿元。成功进入政界的例子同样不少,如王岐山,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现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毛泽东虽不是历史学专业毕业,但其历史知识之丰富、对历史现象理解之深刻,远非普通人能及。可以肯定地说,毛泽东能够领导共产党人取得政权,和这种深厚的史学修养不无关系。往事俱在,可以为师。有志于进入政界、商界的历史学专业同学完全可以把他们作为榜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以上仅是针对"史学无益于经济"的社会偏见而言。
如果有志于学术研究,历史学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名家大师数不胜数,无论古代史、近现代史还是各种专史都给我们留下了任意驰骋的空间。只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功,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进入商界或政界更大。
二、就业优势: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
笔者一直倾向于认为,如果说其他专业能带给学生某种专业技能,那么,历史学培养的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和其他专业相比,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历史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包含了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刘知几指出,历史学的内容"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2];章学诚说,"盈天地间,凡涉着作之林者皆为史学"[3];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智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之于史"[4].可见,说历史学是"人类知识的百科全书",并不过分。从课程设置上说,通史课程从宏观的视角,提纲挈领地展现人类文明历程,各门专史如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则从微观视角,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不同侧面条分缕析,深入研求。而其他各门学科,如经济学、文学、哲学、法学等,无一例外地以人类文明的某一侧面为研究对象,虽然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他学科,但毕竟处于次要地位。历史学这种综合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一个合格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理所当然地比其他专业同学具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隋书·经籍志》认为,优秀史学家可以做到"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5],所指的正是这种广博的知识结构。
当然,宽广的知识面并不必然导致强大的职业能力。如果不能择善约守,宽广的知识面就会显得大而无当,甚至被人讥为肤浅。这就要求历史学专业同学必须做到"博而能约",学有专攻。从就业的角度说,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有意识地在某一方面深入挖掘。例如,如果毕业后想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教学技能方面多下功夫;如果希望继续深造或进入科研机构,则应根据兴趣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多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专着,并在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方面做深入钻研;其他工作岗位如办公室文秘、新闻记者、报社编辑、导游等等,均要求较强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有意进入这些行业,则平时不妨多读多写,或评论历史人物事件,或就时事热点发表高见,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另外,还要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尽量争取沟通交流的机会。广博的知识面,加上某一方面的独特能力,就业时自然能游刃有余,不落下风。
在思维方式上,历史学专业同学同样有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中国史学追求"会通"的学术传统。司马迁着《史记》,希望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会通思想引入史学。其后,唐代杜佑的《通典》,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元朝马端临的 《文献通考》相继出现, "史部之通,于斯为极盛也"[6].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继之而起的又有"续三通"、"清三通",加上《清朝续文献通考》,共为"十通".时至今日,会通已经成为历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会通宗旨乃是每一位有志于史学者的理想和追求。长期受到这种传统的熏染,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发生变化。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会通"其实就是一种历时性的、长时段地看问题的方式。习惯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的人,往往具有战略家的气质。他们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更看重整场战役的最终结果。
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上,往往更为重视获得长远利益,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此外,历史学有助于培养全面、综合思考问题的方式。如前所述,历史学是包容一切的学问, "是政治、法律、哲学、神学,总之,一切属于社会而不是单纯属于自然界的领域的简单概括"[7].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学习历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学科知识了解的过程---这是史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全面看问题的基础。同时,现代史学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最高鹄的,探索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乃是史学研究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史学家必须虑无不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对某些细微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其他专业相比,历史学专业同学有较多机会接受这种训练,因而更容易形成细致缜密的思维习惯。一旦走上管理岗位,对单位的决策和稳健发展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历史学专业同学往往表现得更为沉稳、踏实、不骄不躁,守纪、宽容,具备较强的合作精神。这些成功人士必备的基本素质,正是长期接受历史学学术训练的结果。当然,踏实稳健走向极端则意味着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和披荆斩棘的开拓精神也是必要的。但冒险不是鲁莽,开拓不等于瞎撞,两者必须以踏实稳健为基础,才能获得预期的成功。
总之,在漫长的古代和近代,历史学成功地担负起传承文明的时代任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它同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各单位负责人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必须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对历史系毕业生的偏见。作为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也要努力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个人素质的不足。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历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40.
[2]刘知几.史通[M].长沙:岳麓书社,1993:自叙.
[3]章学诚.章氏遗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卷九,报孙渊如书.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1.
[5]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经籍志序.
[6]章学诚.文史通义[M].长沙:岳麓书社,1993:释通.
[7]恩格斯.致弗·梅林[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