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危害,经济危机论文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第一章】经济危机的形成与防范探究绪论
【第二章】经济危机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阶段性特征
【第四章】经济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危害
【第五章】2008年经济危机的启示及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防范与消减经济危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经济危机对经济与社会的危害
4.1 全球金融市场混乱、企业破产、经济全面衰退
2008 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并很快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仅给美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场风暴,也导致了世界金融、经济的大萧条。这次危机,可以说是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是虚拟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体共生的综合性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当今经济中的虚拟成分与实体成分逐渐分离开了,使得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周期拉长,所以,如果政府干预及时,市场流动性就容易掌控,从而能及时缓解风险。
这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资本主义国家工商企业、农业及现代第三产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大多很难维持经营,很多也出现了破产等严重问题。据统计,2008 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已经从 5%下跌到了 4.25%;全球经济在 2008 年下半年继续下滑,2008 年全球经济增长从 2007 年的 4.9%下挫至3%,截止到近期,全球经济的内需和外需都大幅减少,直接导致全球需求的萎缩。其中,发达经济体全年经济出现 3.2%的负增长,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更是从 2008 年的 6.1%巨幅下跌至 2.1%,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遇了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首次的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因此,有学者把此次危机成为"百年一遇".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金融行业的银行家们都在集中精力试图阻止次贷危机引发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并相继注入了大量现金。不仅如此,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还下调了贴现率。虽然,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货币市场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固有的稳定性。
但是,很多债券产品,尤其是资产支持证券仍然无法摆脱低迷状态。因此,政府机关及银行家们除了担心信贷市场再次出现混乱外,使人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信贷市场动荡对于全球经济产生的的影响。尽管如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足以抵御美国经济放缓所造成的影响,其理由是:美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疲软了一年之久,但在这一年里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很强劲。
《经济学家》称:一些国家之所以持有盲目乐观的态度,是因为低估了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递的能量。《经济学家》还给出了传递的路线:路线之一是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虽说损失的蔓延很容易被消化,但传播的紧张情绪和风险则不那么容易被消除。"历史表明,在过去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中,新兴经济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不同与以往的是,这一次危急中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涉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较深的欧洲国家更为焦虑。
而此次危急中的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得益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所以,可以很好地经受住投资者大举撤离的考验。路线之二是从美国到欧洲。在欧洲发达国家中,投资次级债的损失以及投资者的紧张情绪迫使银行必须勒紧裤腰带,削弱国内支出的增长。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和经济冲击,危机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消除不了,尤其是房价的重估,可能引起很大的心理恐慌。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 GDP 约 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4.2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在 2008 年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中,中国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也不能幸免。经济危机的蔓延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以及资本市场风险。美国减轻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元大幅贬值必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己经从超过 1.9 万亿美元减少到1.89 万亿美元,可见,美元贬值 10%一 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流动,并寻找避风港,这必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其次,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较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国外需求的拉动,进出口总额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2/3 左右,而仅美国就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 50%之多。所以,美国对我国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出口量,美国国内需求的下降极大地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花旗银行测算显示:若美国经济放缓 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1.3%.美国需求下降还将导致全球对外需求降低,使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同时,美元贬值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也会进一步抑制中国的出口,导致经济衰退,增加了国内就业压力。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间接影响更不容忽视。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预期、资金流动等方面。中国境内证券市场尚未全面对外开放,人民币也实行外汇管制,所以,在目前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我国境内的股市与外界拥有一道相对隔绝的"屏障"."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中只有 6 家银行购买了少量美国次级债券,损失甚微,但部分企业在香港、内地同时发行股票,会通过 H 股对 A 股的比价效应影响到内地股市。全球性金融事件使周边市场继续深度下跌,中国的投资者心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4.3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如前所述,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加之金融监管的作用,在美国次贷危机中,中国商业银行由于持有美国次级债等各类金融衍生品规模下,受到的影响有限。中国目前没有开发资本市场,所以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加之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尚未发展起来,因此,以银行为主要参与者的衍生品交易市场极其有限,中国所有的少量国内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及复杂程度也远不及美国,由此也决定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影响是有限的。仅有的一些影响也主要表现在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投资中,例如中国银行持有国外倒闭银行的资产、国外证券化的资产、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等。
尽管如此,中国银行或直接或间接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发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多达 7562 万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向雷曼贷款 5000 万美元和 8000 万美元。"截止 2008 年 9月 20 日,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中信、兴业、华夏等 9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涉及金额约 5 亿美元,相比其利润收入,损失依然在可控范围之内。加上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不发达,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因此美国金融市场不会对我国金融机构产生根本影响。"但是在外汇方面,我国拥有 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有 7000 多亿是美国国债,另外一些则是以公司债券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或者其他投资。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紧俏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大幅贬值,我国的利益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失,正如成思危(2008)曾分析的:美国的货币发行量是在增加,美国在实行弱势美元的政策,也就是说,美国对美元的贬值采取的是一种放任的态度。
另据"彭博资讯"估计,中国内地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全球直接损失的 1%.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的赢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与次贷相关产品的损失,相对来说还可以说是可以控制的,所以,相关损失完全能够消化,不会对内地金融机构形成实质性地影响。但是,国外金融机构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通过抛出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所持有 A 股和 H 股股份,将赎回资本撤回国内。
我国股市曾在 2007 年 10 月份创造了 6124.04 点的历史新高,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波及到中国,美国大幅度减息、美元持续贬值,造成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中国,不仅冲击到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且造成中国股市一路下跌, 2008 年 10 月 28 日跌至 1664.93 点,目前也只有 2132.63点左右,跌幅高达到百分之七十,所以,中国股市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大幅度波动中持续走低。有学者尖锐地指出:由于中国"持有大量美国的债券、证券,由于美元贬值,中国将会蒙受重大损失"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