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企业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策略及途径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就我国企业的技术应用状况来看,普遍存在技术落后,革新周期长,落后于生产要求等现象,技术改造项目的有效落实迫在眉睫。对企业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不仅是保证企业技改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深入落实技术改造工作要求,保证技改工作完成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保证。
  一、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现状分析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外,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产品技术含量以及企业技术投入的要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市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仅注重生产的数量,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一状态持续到市场经济时代,弊端开始大量凸显。
  基于这一背景,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推进,开始显得刻不容缓。但是从以往企业技术改造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一种固有的统一的模式,即依靠引进装备、设备,注重“硬件”的外延模式进行技术的规模化扩张,忽略了人才储备及管理提高的重要性,即“软件”设备的跟进建设。就这一模式来说,现今依然存在于许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除改造体系的不完善以外,企业技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明显的浮燥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不对自己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进行有效的考虑,受技术改造潮流的影响,害怕自己落后于其他企业,遂出现“跟风”的情况,盲目追求技改,认为企业的优势成效等于技术改造;此外,就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推进来说,依然有不少企业认为技术改造就是单一的引进某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将以往落后的技术设备替换下来就算完成了技术改造,没有深入认识到技术改造的实质和整个项目的链条。
  从企业技术改造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企业缺乏内在的促进其发展的合理机制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就算有了技术改造,也很难转变企业的发展路径,使得企业从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扭转当前的发展困境。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正是为了弥补现阶段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使企业拥有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而不是机械的引入设备,武装外在。
  二、企业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策略及途径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技术改造工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企业谋求自身长足发展所要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从企业技术改造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合理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仅仅依靠理念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应对项目引进的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落实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证企业技术改造最大效益的实现。全过程管理的实现,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企业技术改造的顺利实现,并不能只依靠单纯的设备引进,还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创造较好的应用环境与应用条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现,首先应对信息技术及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在信息化平台搭建与实现的过程中,应以项目管理为基本载体,以优化项目业务流程为契机,构建功能完善、界面清晰、权责明确的体系,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跟踪与监督,为技术改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发挥企业机能组织的重要辅助作用。
  (二)综合分析市场环境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外在环境,是决定企业生产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换句话说,实际上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争取市场的青睐,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是供应和需求双方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对市场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实际上就是对项目投放的规模及合理的供应量进行估算,从而确定技术改造项目引进的合理性。企业在确定项目引进之前,首先应就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技术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对项目引进的价值进行合理的估算,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调研,以确定项目引进对企业发展能够起到的作用;此外,市场分析并不是某一阶段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任何一个产品的引入都需要经历研发期、投放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项目引入的过程中,应明确产品在市场中的状态正处于哪一个阶段,这样对于企业盈亏的把握来说,可能会更有力。
  (三)充分考虑财务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俗话说,多大脚穿多大鞋,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自身财务状况,盲目追求技术改造的话,不仅不能达到技术改造的效果,还很有可能为企业带去巨大的财务风险,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市场环境这一要素之外,还应对自身的财务条件及状况进行充分考虑和衡量,在自身财务状况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避免激进与盲目,保证技术改造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可循环性。
  (四)进行合理的风险预估
  如果说财务是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下”的问题,那么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是企业技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上”的问题。每一项技术的引进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技术的本身,包括技术的成熟度、应用范围等;也有可能受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难以发挥技术本身的市场效应;还有就是市场的反馈。就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来说,有些是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的,如企业自身情况导致的风险:有的企业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盲目跟风,引进一些和自身生产情况不匹配的大型设备,不仅没有发挥设备应有的作用,同时还会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过于保守,设备引入小打小闹,难以扭转发展困境,造成资源的浪费。就这两种情况来说,都是企业自身决策带去的风险,但是并不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企业如果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话,可以有效避免。
  (五)合理控制成本问题
  成本是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后一个因素,但是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贪大求洋”的现象在我国企业技术改造中屡见不鲜:没有进行设备适用性分析,热衷于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盲目的以为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就能代表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会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是一次性投入过大,财务负担增加,收益率降低;其二是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跟不上,出现设备与技术管理水平的不适应,产品质量、生产率统统维持原状。
  (六)构建全方位项目管理体系
  除上述措施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现,还应着眼于项目本身的进展状况,构建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过程,保证技改项目的顺利进行。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引进到最后的运营阶段,中间需经过立项、设计、投招标、施工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在运营阶段之前,企业会根据招投标的情况进行投资和项目建设,融合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变更、项目物资、项目合同以及项目文档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计划、协调与控制,以保证技术改造的最后效果。全方位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其实就是针对项目进程的各个环节,制定出项目管理的范围及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合理的费用、进度计划以及人员职责计划、到图计划等,从局部到整体,制定出统一的控制体系;其次,充分利用关键路径法,突出项目重点,协助管理者的跟踪与监督;将项目的预算、概算、决算统一起来,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保证每一笔资金的到位,便于每笔资金的审批与使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把项目物资的采购与项目具体的投资计划及进度计划关联起来,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各类设备的进度及质量,为项目相应核算的进行奠定基础。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本站刊载大量经济论文范文格式,管理职称论文。供广大论文答辩需要者、经济评职称需要者参考。
  三、总结
  对企业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进行探究,不仅是保证企业技术改造成果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革新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策略。但是从现阶段企业技术改造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许多盲区和问题。尤其是对技术改造认识不足以及跟风情况的存在。基于此,就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实现来说,建议应从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市场环境的综合分析、财务条件的充分考虑、风险的合理预估、成本问题的有效控制以及全方位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入手,制定出项目管理的范围及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合理的费用、进度计划以及人员职责计划、到图计划等,融合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变更、项目物资、项目合同以及项目文档等功能,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有效的组织与计划、协调与控制,建立完善的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志英.A军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2]邵华.项目管理在JNMC公司铜材深加工技改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
  [3]蔡天泽.H超市改造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4]杨柳,杨静,刘俊廷. 电网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J].能源技术经济,2010,02:29-34.
  [5]赵婷婷.XC公司裹粉技术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6]范波.陕西中烟多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
  [7]谢颖纨.考虑全过程管理的火电厂技改项目造价评价体系研究[J].广东电力,2012,10:56-60.
  [8]何学锋.浅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的财务管理[J].河北企业,2014,05:39.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