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
一、影响效应研究
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主要来自于投资以及产品出口,一般来说,消费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消费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城乡居民消费的增加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居民消费水平之所以一直在低处徘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乡居民未来收入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对今后的收入信心不足;害怕失业或者收入降低;其次,居民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于不确定事件,比如将来很有可能发生的疾病、意外等需要大量支出的情况。社会保障属于二次分配,所以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居民收入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对我国扩大内需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居民所面临的上述不确定性风险将有所减小,增加了居民的消费信息,消费水平也将得以提高。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城乡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由此造成了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情况。政府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支出,大大提高了制度的可靠性。统筹兼顾、较低的缴费将会减少城乡居民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提高消费水平。根据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发现,两者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社保支出越大,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保障对促进消费有着推动作用。通过对人均消费的调查发现,参加社会保障的家庭消费水平要比没参加社会保障的家庭消费水平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收入。从当前来看,城乡居民工资不再是消费的主要方式,社保支出的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作用逐渐突显。要想真正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不能仅依靠提高工资收入,还应当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将居民担心的问题解决了,居民才敢进行大胆消费。从现阶段来看,社会保障对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下一步工作需要加强其覆盖率,让更多城乡居民了解到社会保障的益处,从而刺激消费。
二、社会保障的不同地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差异分析
由于我国省份较多,地区之间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发展不协调,对居民消费影响也就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比较早,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确定性得以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是较早开展社会保障的,因此,居民受益较早,对社会保障有着的十足信心。在不断增加社保支出的得同时,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我国南部沿海城市,比如浙江省,在自发消费方面水平位于全国第一,但是居民消费和社保之间的关系不是正向、而是反向,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来源和消费习惯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如果是针对类似于浙江省这种情况的其它地区来说,社保支出并非越多越好。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居民收入比较低,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非常大,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之开展社会保障时间不同,所以各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情况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所面临的风险不同,进而导致消费水平有高有低。
三、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差异分析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国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养老保险纳入到社会保障中,并且具有重要地位。养老保险有效降低了风险不确定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在提高消费水平方面的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的养老保险支出,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着现实意义。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养老保险和居民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养老保险分为多种类型,类型不同,影响也不同。对参与社会劳动的人的来说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对于退休居民来说,影响非常大。鉴于养老保险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另一个对消费水平影响较大的就是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如果参加了医疗保险,风险不确定性就会降低,从而促进居民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四、结语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使得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使得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全面建设,还是在扩大内需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社会的保障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文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学者指正,同时,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