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古代汉语论文【优选五篇】,汉语言文学论文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古代汉语论文【第一篇】:古代汉语论文【优选五篇】
古代汉语论文【第二篇】:古代汉语兼词之定位研究述略
古代汉语论文【第三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论文【第四篇】: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古代汉语论文【第五篇】: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古代汉语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论文题目:  古代汉语"可以"的历时演变略考

  摘要:"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 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意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助动词"可以"源于"可 (助动) +以 (介) "的句法结构.在"可以"的形成过程中, 其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等因素都是"可以"虚化的重要机制."可以"早在上古时期既已凝固成词, 因此探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具有一定难度.如果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 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 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 可以; 虚化;

  "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 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上古汉语的"可以"本来并不是独立的助动词, 而是"可 (助动) +以 (介) "结构.在历时的发展演变中, "以"的介词性逐渐减弱, 直至消失, 完全成为助动词"可"的后附成分.在"可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 其所在的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以及与此相关的句法关系的调整等, 都是"可以"逐渐虚化的动因和机制.但是从历时文献来看, "可以"早在先秦时期既已完成了虚化, 成为独立的助动词.探讨助动词"可以"形成和进一步虚化的脉络, 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遵循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 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对虚词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历时的分析, 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 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 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一、"可以"的形成及其在上古的演变

  (一) 上古汉语的"可"和"以"

  1. 上古汉语的"可"是亦声字, 作动词, 表示同意, 许可.

  《说文·可部》:"可, 肯也.从口, 丂, 丂亦声."段注:"肯者, 骨间肉肯肯箸也.凡中其肯綮曰肯.可肯双声."《尚书·尧典》:"帝曰:'吁!嚚讼, 可乎?""嚣讼, 可乎"意思是 (他) 不思正经之事, 不讲正义之言, 又好与人争辩, (你们) 同意 (任用他) 吗?"《左传·哀公十一年》:"季孙告二子, 二子不可.""二子不可"即这两人不同意, "可"是动词.其同意、许可之义隐含着可以、能够做某事、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思, 这是"可"演变为助动词, 表示能够、可以的语义基础.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国之人, 不可与也."该句意思是, 对于大国之人不能和他们分庭抗礼.因此, 先秦时期, "可"似乎没有经历"S-V-O"的历时发展过程, 其助动词用法既已出现.从汉语史来看, "可"的助动词用法出现甚早.《尚书·皋陶谟》:"朕言惠可厎行?"意思是说, 我的话能贯彻实行吗?《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郑笺:"谖, 忘也."孔疏:"有斐然文章之君子, 盛德之至如此, 故民称之, 终不可以忘兮.""可"也表示许可, 其后多带自主动词.《诗·小雅·雨无正》:"亡不可使, 得罪于天子."《左传·桓公十六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 公使诸齐, 使盗待诸莘, 将杀之.寿子告之, 使行, 不可, 曰:'弃父之命, 恶用子矣?'""可"还可以表示估价.《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 皆可歌也, 谓之《九歌》."《论语·子张》:"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

  2. 在上古汉语里, "以"作动词, 意思是使用, 运用.

  《尚书·立政》:"继自今立政, 其勿以憸人."唐孔颖达疏:"王当继续从今已往立其善政, 其勿用憸利之人."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人皆以之, 莫知其名.人皆用之, 莫见其刑 (形) ."《礼记·儒行》:"礼之以, 和为贵."此例《论语·学而》"以"作"用".

  "以"字很早就由动词虚化为介词, 但还保存着若干动作意义, 意思是拿或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公子) 醒, 以戈逐子犯.""以"作介词, 表示处置或主使, 意思是带着、率领, 仍然残留些许动作意义, 这个意义也产生得很早.《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史记·晋世家》:"里克、邳郑欲内重耳, 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其后介词"以"继续虚化, 至迟在汉代就有了介绍身份或资格的功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将军苏建, 杜陵人, 以校尉从卫将军青, 有功, 为平陵侯."《汉书·李广传》:"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在中古汉语里, "以"也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 犹言凭借、根据, 并且一致沿用到近代汉语.《后汉书·荀彧传》:"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 而潜迎吕布."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发民筑城, 日夜不得休息, 民大惊扰, 争迁居城中.男女昏会, 不复以年."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二) 双音词"可以"的形成

  1. 先秦时期"可"和"以"就可以连用了.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可以为错."孔颖达疏:"它山远国之石, 取而得之, 可以为错物之用."《论语·阳货》:"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左传·庄公十年》:" (此)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应该指出, 这类"NP+可以+VP"句式的NP并非施事主语;句中的"可"是助动词, 犹今言可以;"以"是介词, 但后面有时不带宾语, 其作用并非引进宾语, 而是提示"可以"前的主语是其后VP所表示动词的工具、方式等.这类例子"以"的逻辑宾语在"可"字之前;介词"以"后面能加"之"来复指这个逻辑宾语.《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意思是其他山上的石头, 可以用它来琢磨美玉.因为"以"的逻辑宾语就在前面的短语里, 因此可以承前省略;代词"之"虽然没有用到, 但能补出.说明这类句子中的"可"和"以"虽然并用, 但依然是两个词.

  2. 值得注意的是, 先秦时期"可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句子可有两种分析形式:句子的表层结构形式是"VP1+可以+VP2", 其中VP1和"可以+VP2"是两个分句, 这两个分句具有条件关系.仔细玩味该句, 可以看出, 其中的"VP1"和"可以+VP2"两个分句都有自己的逻辑主语, 而且二者的逻辑主语往往相同.例如上文《论语·宪问》:"见利思义……亦可以为成人矣."句子大意是:如果一个人见到利益时能想到道义, 遇到危难时愿献出生命, 相隔很久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 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因此这种"VP1+可以+VP2"的结构, 其深层语义结构是:"NP+VP1, NP+可以+VP2", 但在这个复句中, 两个分句的NP都被省略了, 因为这两个假设关系的分句, 其施事主语相同.若前面分句的条件成立, 则后面分句所指的行为或结果也"能够"成立.其次, "可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VP2"之前.根据人类认知心理, 这类句中的"可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不难看出, 句中"以"的介词性很弱, 在"以"字后面补出"之"字, 就显得很勉强.此时后面的分句就可分析为" (NP) 可以+VP2", 介词"以"已经依附于"可", 应该说"可以"已经演变为表示可能意义的助动词了.

  在先秦汉语的否定句中, "可""以"连文, 也可以这样分析.例如《左传·隐公五年》:"不备不虞, 不可以师."其大意是: (兵家) 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和防范, 就不能够用兵作战.前面分句的条件如果不存在, 后面分句所表示的行为或结果也应该是否定的.换言之, 只有前面分句表示的条件具备了, 后面分句的行为或结果才能实现.这类句子"可以"所处的句法位置及其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 为"可以"的功能调整和重新分析创造了条件.下面一例更典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曲沃, 君之宗也;蒲与二屈, 君之疆也, 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 则民不威;疆埸无主, 则启戎心."这让我们感到, VP1的结构越复杂, "可以"凝固的程度似乎越高.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民不可无主而存, 主不能无尊而立."《左传》所谓" (宗邑和疆埸) 不可以无主"与嵇康所谓"民不可无主而存, 主不能无尊而立", 前例中的"可以"与后例中"可""能"的语法意义殆无二致.据此可知, "可以"早在春秋时期已基本是一个表示可能或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了.

  由于上面句子里两个分句的NP都被省略了, 我们可能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不甚了了.那么下面这类NP出现的句子, 或许更能说明问题.《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 壹以待人, 轨度其信, 可明徵也, 而后可以治人."

  如果说《诗经》中的"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由于句中的NP属于非施事主语, "以"对"可"的依附程度还很低, 那么, 在"NP (施事) +VP1+可以+VP2"这类句式里, "可以"处于施事主语后, 其在结构和语义上对"可"的附着性就相应增强了.在"以"后添补"之"就更加勉强.这导致"以"的介词性进一步减弱.将这类句子的"可以"视为助动词, 其理据性也更强.

  3. 上古汉语的"可以"也能出现在"NP (施事) +可以+VP"句式里, "可以"所在的句子一般是单句.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 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若逞吾愿, 诸侯皆叛, 晋可以逞.'"这类句子的"可以"前无VP, "以"完全虚化为"可"的后附成分, 此时"可以"已经完全凝固为一个词了, 因此先秦时期的"可以"已是一个典型的助动词了.

  总之, "可""以"及其前后句法成分的语义关系、二者所处的句法位置、其间功能的调整、人类认知心理对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等, 都是"可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节助动词的重要动因和机制.

  (三) 上古汉语"可"和"可以"的语法意义

  1."可以"凝固为助动词后, 其用法与"可"基本类似, 二者都是既表可能, 亦表许可.

  但是"可以"表估计、能力的情况比较少见.《孟子·离娄》:"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 不可以执弓, 吾死矣夫!'"《吕氏春秋·禁塞》:"世有兴主仁士, 深意念此, 亦可以痛心矣, 亦可以悲哀矣."

  2."可"与"可以"表许可时, 都表示情理上的许可, 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主语的意义类型方面.助动词"可"的主语为受事主语, "可以"的主语则很少为受事主语."可以"凝固之前, 其主语表示工具、材料、方式、凭借等意义;它凝固之后, 主语的意义类型为施事或者当事, 上文所举文例皆是其证.

  二、两汉至唐宋"可"和"可以"语法意义的演变

  1.两汉时期, "可"与"可以"较先秦时期在意义与用法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化."可"仍表可能、许可、估计三种意义, 现各举一例.西汉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出于中计, 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为韩王送沛公, 不可不告, 亡去不义."南朝宋宝云译《佛本行经》卷四:"时诸天人以杂天缯挍饰宝树, 甚可爱乐." (T04, no193, p86) "可以"表许可、可能二义, 《史记·宋微子世家》:"穆公曰:'毋立冯, 吾不可以负宣公.'"东汉王充《论衡·气寿》:"图王不成, 其弊可以霸."

  2.魏晋六朝时期, "可以"承袭了两汉时期的用法, 兹不赘述.助动词"可"的一般用法是用于对话, 表示说话者的建议、请求或委婉的指令.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如此死期, 可急还, 与家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于舫中大唤亮曰:'卿可赎我!'"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四十六:"尔时, 帝释恐车马过, 践杀鸟子, 告御者言:'可回车还, 勿杀鸟子.'"

  3.唐宋时期, 助动词"可"承袭了六朝时期的意义.表许可的"可"在对话中也表示委婉的祈求、规劝或建议.《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越将兵来伐, 王可思之."但是, 助动词"可以"有个别表示许可或可能的用例.唐魏徵等《隋书·礼仪》:"降服大功, 可以嫁女."《敦煌变文·降魔变文》:"众口可以铄金, 灾祥自然消散."在一些用例中, 表许可义多用"可", 而非"可以".南唐静、筠二禅师编《祖堂集·洞山和尚》:"但以神会, 不可以事求."此例"不可以事求"当分析为"不可以事求 (之) ".

  从历时角度看, 东汉至唐代, "可"的出现频率远高于"可以"."可以"在《论衡》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均未出现, 《世说新语》中仅见5例.表许可的"可以"更为罕见.宋代"可以"的使用频率有增多的趋势, 能表示条件的可能或具备某方面的能力.《太平广记·李守泰》:"斯镜可以辟邪, 鉴万物."《朱子语类》:"政恐不由山脚, 终不可以上山顶耳.""可以"也能表示许可, 这种用法一致延续到近现代汉语.《朱子语类》:"若有事与己相关, 不可以不说, 当如何?"《三朝北盟会编·炎兴》:"元帅欲要国书看, 不知可以将去否?"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九宫十三调, 南曲之门户也.小出可以不拘, 其成套大曲则分门别户, 各有依归."

  三、余论

  1.上古汉语的助动词"可以"源于"可 (助动) +介词 (以) ".从句法结构变化角度看, 在非施事主语后的"可以""以"的介词性明显, 后可补充"之", 提示标记"可以"前的主语是VP所表动作的工具、方式、凭借和原因等.当"可以"前为VP时, 此格式可进行重新分析, 这是"以"进一步虚化的机制, 此时"以"已非单纯的介词, 对"可"有一定的依附性.VP结构越复杂, "可以"的凝固程度越高.当"可以"前出现施事主语且施事后无VP时, "以"的介词性完全消失, 说明"可以"已经凝固成词.从上述分析可知, "可以VP"到底分析为"可 (以VP) "还是" (可以) VP", 有时很难判定, 此时可看作"可"与"以"凝固的过渡阶段, 说明"可以"还不是一个纯正的双音词.认识这一点, 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现代汉语的助动词"可"和"可以"继承了古代汉语的一些重要语法意义, 例如, 它们都能表示许可或可能, 但其用法却与古有别:"可"和"可以"在现代都能表示值得, 有时用于"可+动+的 (+N) "结构:

  我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了, 就说到这儿吧.

  这个展览会可看的东西真多啊!

  劳动节期间的车展倒可以看看.

  现代汉语助动词"可以"除了表示可能或许可意义外, 还能表示某物具有某种用途, 而且都能单独回答问题:

  棉花可以织布, 棉籽还可以榨油.

  问:你明天能再来一趟吗?答:可以.

  问:我可以进来吗?答:可以.

  这里仅列举了"可"和"可以"的部分功能.除此之外, 现代汉语的"可"和"可以"都能作副词或连词, 表示不同的意义.其副词意义有的与其动词、助动词意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它们的来源及其演变很值得研究, 兹不赘述.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语法现象, 要探讨它们的来源, 往往可以追溯到近代、甚至中古或上古汉语.

  3.众所周知, 汉语的虚词很多是由实词的虚化形成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 虚词往往会向意义更虚的词类演变, 这是词的意义和功能的扩展, 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新的意义和功能产生后, 旧的用法往往不会很快消失.值得注意的是, 在词汇意义和功能扩展的过程中, 新旧意义和功能之间往往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其间会存在一个"中间地带", 即过渡带.这种现象一般可以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角度来分析, 也能运用模糊理论和认知语言理论来解释.从汉语史来看, 有的动词虚化为助动词, 有的动词虚化为副词或介词等.这个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历史时期, 一般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的虚化, 却是在上古时期既已完成.由于历史文献的限制, 我们虽然无法将这个虚化完成的时间说得很具体.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 结合人类认知规律, 根据有限的资料, 探讨和认识这个变化的大体脉络、演变历程及其完成虚化的大体时代.我们认为, 这样的探讨对汉语史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刁晏斌先生在探讨海峡两岸语法差异研究问题时谈到:"语法是一个系统, 很多语法现象本身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而语法的差异也有系统性, 两岸诸多具体的语法差异往往可以从其上位或上上位的层次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认为, 系统论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语法史研究.不仅海峡两岸的语法现象可以比较, 不同方言区语法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不仅相关词类可以进行比较, 相同词类之中的次类之间也能够进行比较.此外, 词与词之间语法意义的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例如, 同是助动词, "可"和"可以"之间同中有异, "能"、"可能"和"得"之间, "也许"与"或许"之间, 也是如此.将它们结合起来, 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考察和研究, 必单一层面的描写更具有意义.同时, 将语法研究和语音、词汇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也比孤立地研究语法更有意义.因为系统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 这种属性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 这也是我们从事比较语法研究的一点点感受.

  注释

  (1) (1) 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97:321-322.
  (1) (1) 顾颉刚, 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5:400-428.
  (2) (2) (汉) 郑, 玄笺, (唐) 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321.
  (3) (3)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165.
  (1) (1) (日) 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第193号经第86页.括号中的"T04, no193, p86", 其中T代表引文在大正新修大藏经 (简称"大正藏") 中的册数, no代表引文所在经典的经号, p代表引文所在的页码.
  (1) (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333-338.
  (1) (1) 康振栋.中古汉语里否定词前"初"的意义和用法归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352.
  (2) (2) 刁晏斌.海峡两岸趋向动词的用法差异及相关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39 (2) :106.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