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关于雾霾的论文范文(3),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雾霾的论文范文三:

牡丹江地区一次雾霾过程的成因分析

  摘 要:利用观测数据和相关气象资料对 2015 年 11 月 1-3 日牡丹江地区出现的一次中度雾霾天气过程进行简单分析,探讨此次雾霾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相关气象因素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风力的大小及逆温层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气象影响因素

  1、引言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 研究表明, 霾中的物质成分除了细尘以外,还包括硫酸与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碳氢化合物、黑碳等粒子,因此其发生的频数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溶胶污染密切相关[1-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的大量增加,空气质量、大气污染和城市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霾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很大,不仅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增加交通事故的次数, 而且还能诱发鼻炎、 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研究和掌握雾霾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进一步做好相关气象服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天气实况

  2015 年 11 月 1-3 日牡丹江地区出现了一次雾霾天气过程。 本文选用牡丹江地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个例分析。 图 1 为 1 日 20 时-3 日 23 时的 PM2.5 浓度变化, 其平均值在 295 ug/m3左右, 浓度偏高。

  PM2.5 的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峰值变化规律,夜间明显偏高于白天。 从 2 日凌晨开始能见度明显降低,一直持续到 3 日夜间,平均能见度小于 5 km,在 3 日早晨能见度达到最小值,只有 0.7 km。


图 1 2015 年 11 月 1 日 20 时-3 日 23 时 PM2.5 的浓度变化曲线 

  3、环流背景

  高空 500 hPa 中高纬地区由前期的经向环流逐渐转为纬向平直气流, 无明显的冷暖平流活动。 同时,地面受大陆弱高压控制,无明显降水过程,大气层结相对稳定, 较易于低层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富集,为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4、气象要素分析

  4.1、风向风速

  能见度的高低与风速大小呈正相关, 当地面风速较大时,能见度也有所提高;风速很小时,能见度有所降低。 这是因为弱的地面风不利于污染物的平流输送,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很小,导致污染物在同一地区长时间堆积,能见度降低。 当 3 日午后地面风速变大时,有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能见度开始变好,雾霾的影响开始减弱。 可见,地面风速的大小对污染物的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2、相对湿度

  气象学上定义当相对湿度小于 80%时出现的视程阻碍现象为霾,80-90%之间时为雾霾共存。 3 日凌晨相对湿度大于 80%, 此时是雾霾的混合物造成的低能见度,其他时段是霾。当相对湿度小时,能见度略有提升;当相对湿度变大时,能见度有所降低。

  4.3、大气层结稳定性

  逆温的存在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阻挡作用,对雾霾的形成有利。 由于本站无探空资料,因此利用上游哈尔滨站的高空探测资料进行分析。

  在 2 日 08 时,逆温层还没有形成,整层以偏北风为主,风力不大。 当到 2 日 20 时在近地面层开始有逆温层的存在,高度较低,厚度较薄,下干上湿。 此时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近地面的风力很弱, 几乎为静风, 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导致污染物的堆积,能见度大幅度降低。 到了 3日 08 时逆温层厚度增加, 更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能见度应该降低, 但是由于近地面风的风速有所增大,污染物水平输送方面相对较好,因此能见度有所改善。 至 3 日 20 时逆温层高度抬升至 850 hPa,厚度变薄。 近地层的风速明显增大,水平输送作用开始增强,不利于污染物的堆积,能见度开始变好。

  5、小结

  通过对这次过程的简单分析, 发现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风力条件的变化对霾天气的增减趋势的影响很显着, 说明风力条件是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的主要动力源。

  其次,近地面层形成的逆温层,阻挡了大气垂直方向的运动, 进而令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或近地面,不利于雾霾的消散。 另外,逆温层的高低、深厚与否对雾霾天气过程的形成与消散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 雾霾天气的形成除了与以上相关气象要素有关外,还与本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环境有关。 牡丹江地处盆地,四面环山,当水平方向风速较小时,山脉的阻挡使污染物堆积,不易于扩散稀释。 其次,北方正直冬季取暖期,排放大量的 CO2等污染物,不能及时消散,也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 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 京: 气 象出版社,2003:21-27.
  [2] 吴兑.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J].气象,2005,31(4):3-7.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