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78
要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很多中途径和方法。笔者将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系统性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坚强勇敢的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使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文化课课堂教学
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毕竟有限,只通过这门课程来完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的各门学科都是学生学习系统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只有学生学好了这些课程才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各文化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
我们每个星期都会组织班会,这是一种很有效也很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来进行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学校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先进性,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指责和批评,应该细心观察、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采取正确的方式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通过谈话、讲座、讨论等形式向学生讲事实、摆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这样的教育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德育教育。
讲座是学校组织德育工作最广泛的一种教育方法。学校一般会邀请德育方面的专家来对学生进行生动、系统的讲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他们会引导一些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讲座通俗易懂,极具说服力。
谈话是班主任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通过和学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采用,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课下的交谈。这种谈话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交谈中自己的态度要亲切、真诚,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
讨论这种教育方式在小学高年级运用的较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绪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实现德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跃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觉性。特别是当学生的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辩论会的方式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熏陶
情感熏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然后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2.环境的熏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强烈的环境感染下,产生自觉提高的意识和行为。3.艺术的陶冶。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良好品质。教师要促进学生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环境的净化和美化的过程中,感受良好的艺术之美,用极具亲和力的道德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三)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学生可以由教师的肯定或者批评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奖励是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一种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准则,长期坚持下去。通过教师的肯定,学生受到精神的鼓舞,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常见的奖励形式有口头表扬、奖状、奖品等等。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否定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批评或者惩罚一个学生,要做到在教育一个学生的同时使其他学生也得到教育。常用的惩罚办法有给予处分,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总之,现在的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样的自我意识会让学生错失到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78
要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很多中途径和方法。笔者将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系统性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坚强勇敢的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使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文化课课堂教学
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毕竟有限,只通过这门课程来完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的各门学科都是学生学习系统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只有学生学好了这些课程才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各文化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
我们每个星期都会组织班会,这是一种很有效也很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来进行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学校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先进性,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一味指责和批评,应该细心观察、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采取正确的方式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通过谈话、讲座、讨论等形式向学生讲事实、摆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这样的教育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德育教育。
讲座是学校组织德育工作最广泛的一种教育方法。学校一般会邀请德育方面的专家来对学生进行生动、系统的讲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他们会引导一些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讲座通俗易懂,极具说服力。
谈话是班主任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通过和学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采用,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课下的交谈。这种谈话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交谈中自己的态度要亲切、真诚,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
讨论这种教育方式在小学高年级运用的较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绪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实现德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跃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觉性。特别是当学生的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辩论会的方式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感熏陶
情感熏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想让自己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然后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2.环境的熏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强烈的环境感染下,产生自觉提高的意识和行为。3.艺术的陶冶。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良好品质。教师要促进学生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环境的净化和美化的过程中,感受良好的艺术之美,用极具亲和力的道德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三)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学生可以由教师的肯定或者批评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奖励是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一种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准则,长期坚持下去。通过教师的肯定,学生受到精神的鼓舞,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常见的奖励形式有口头表扬、奖状、奖品等等。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否定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批评或者惩罚一个学生,要做到在教育一个学生的同时使其他学生也得到教育。常用的惩罚办法有给予处分,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总之,现在的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样的自我意识会让学生错失到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谈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