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感动中国》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观后感1

  前天,我们全班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里面的许多人都让我记忆犹新。

  感动中国人物格桑德吉老师,是她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令人意外的是,她居然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就她一个人去当了乡村教师。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格桑德吉老师还主动带领同学们走过悬崖,送他们回家,她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要知道,这山上只有一条一米宽的道路,走在上面都不敢往下看。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江,掉下去连尸体都找不到。这种负责任值得人学习。

  格桑德吉老师不仅是乡村学校的老师,还是我们大家的老师。她教会了我们不要怕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一路向前。

  除了格桑德吉老师,一位98岁高龄还坚持上医院上班,一心为病人着想的老医生胡佩兰奶奶,她的这种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这十位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伟大精神都会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感动中国》观后感2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了“XX年度感动中国”节目,有几个人的事迹把我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个带领大家移民的老支书,为了南水北调工程顺利进行,让北方人民喝上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80多岁的老父母。那对去山区支教的老夫妻,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卧室紧挨着学校的厕所,臭气从窗户飘进来,他们睡觉要戴上两个口罩。他们年龄大,身体不好,但是他们还坚持了10年。还有去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疗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非洲人民。还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炎黄,无私资助了很多人……

  他们都爱帮助别人,很有爱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3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爸爸说很震撼,有很深的感触。我虽然不太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但我却明白,我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平时经常向爸爸妈妈要这要那,学习不是很好,我好惭愧。

  特别是刘伟哥哥身残志坚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一个手脚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做到了。“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金彩地活着”。他是生命的强者。我想,也许我们不可能会有他那样的成就,但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就问心无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像乌云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大地,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感动中国》观后感4

  名师点评: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小作者所写的观后感,同样会感动读者。文章首先介绍了获得20xx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接着,重点记叙了李桂林、陆建芬夫妇,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叙述,突出了他们“赤诚的心”。

  而对他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的引用,更加突出了他们的伟大和无私。“你们用你们那赤诚的心,唤醒了多少迷茫,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这一排比的运用,显得文章的感情基调更加浓重。文章语言深刻,中心思想突出,是一篇很优秀的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5

  星期五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颁奖典礼上我认识了 于敏、宋明才、孙丽娜、和炎黄

  张纪清。

  不过令我最感动的是宋明才和孙丽娜夫妇,因为他们不顾一切的辞掉了工作来到了乡村当小学老师虽然要面对挫折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孙丽娜老师说过我们睡觉的地方就在厕所旁边,每一次睡觉都要带两张口罩而且蚊子也非常多。我想在这种臭臭的厕所旁边睡觉谁都受不了况且朱明才老师身上还带有疾病但是他们并没有怨言,而是坚持了下去。

  20xx年宋明才老师因为突然发疾病被送近了医院,他虽然不能说话但是还是想回去上课。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宋明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真是太伟大了。

《感动中国》观后感6

  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其中于敏很让我感动,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感动中国》观后感7

  今天早上7点19分左右,我看了一个节目叫《感动中国》,里面讲了两个小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

  第一个故事是浙江的一位语文老师陈斌强五年如一日照顾自己的母亲。每天早上陈老师用一根绳子把妈妈绑在自己的身上,以防止她从车上掉下来,然后他带着妈妈急急忙忙去学校上课。陈老师说自己每天都是跑着走路,因为时间太紧张了,要上课,还要照料母亲。他对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个故事是广西12岁最美学生何玥得病去世后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她用自己的大爱挽救了3个年轻的生命。在何玥的举动下,她的爸爸也签订了无偿捐献协议。我觉得他们很勇敢很善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8

  2月8日20时,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宜春市奉新县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支月英是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当时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200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小学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是:“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感动中国》观后感9

  我看完《感动中国》后,很多我都被感动了,其中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玥。

  她是一个很棒的女孩,上次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何玥把她所有的零用钱都捐出去了。而且她还得了超级多的奖状。她快毕业的时候,被查出得了脑瘤,已经治不好了,她听见了这个消息,在临终前她决定捐献器官。她走了以后,救了三个人。

  何玥真伟大,真善良,他妈妈爸爸也很善良,因为何玥提出要捐献器官,他父母也很想救人,所以同意了何玥的遗愿。

  我也要学习他们一样,伟大善良。

《感动中国》观后感10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有两个故事我看了为祖国母亲感到开心。

  第一个就是于敏爷爷,他是一名核物理学家,他为核弹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法国研究成功核弹爆炸用时8年6个月,美国用时6年8个月,而我们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通过这一件事,我就知道了于敏爷爷是在尽全力帮祖国研究核弹。说明了于敏爷爷报国心皎洁!

  第二个是一对夫妇,妻子孙丽娜(乡村小学教师),丈夫朱敏才(外交官)。夫妇俩退休后支教乡村小学,支教十年间,他(她)们共支教了五所小学,过得也非常艰苦,有时候冬天几个月也不能洗澡,但在狭窄的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就是夫妻俩最美好的时光。

  看完感动中国,我最想说一句话:美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