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中居委会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居委会在进行社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问题
尽管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居民委员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不能很好完成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建设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工作定位超权限,社区居委会有责无权。
社区居民委员会并非国家行政组织,因而不能使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和调控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在目前阶段,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种行政力量对于社区的日常工作存在过度干预现象。这些部门通常以发指标、下指令、提要求、派任务等方式给社区居委会下达行政命令,从而造成了社区居委会担负责任大、行使权力小、负责事务多、活动经费少、普遍待遇低、团体力量弱等一系列管理和运行困境。
(1)居委会超职能、超权限、超工作量。
这是当前居委会管理存在的最严峻问题。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收入状况普查、社区消防安全、社区卫生和疾病防控等,这些原本应是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的行政任务,其落实和开展须具有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并应当由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专职人员来完成。在无任何的专业背景下,并且没有遵循权随责转、费用随任务转的原则,交由社区居委会完成,是无法实现调查初衷,达到令人信服的目标的。
(2)社区居委会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有责无权现象。
在实地研究中,作者发现在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楼上常常挂满了各种名目繁多的牌子,如:疾病预控责任人、计划生育责任人、治安责任人等,并且这些项目责任人都是居委会主任。作者经走访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等通常将大量工作任务下达社区居委会,并要求居委会负责人立责任状,这也就造成了居委会“无权要担责、无款要做事”的管理混乱现状。
2.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畅。
随着商品房小区在城市的迅速普及,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这两大管理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在居民自治中也体现得愈发明显。而居委会作为属地管理者,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在时空和功能上存在重复性,这也使得他们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3.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而与社区居民关系最核心的体现更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居民比居委会更了解自身的需要,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问题解决没有效率,再丰富的资源也得不到合理地利用。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相互之间存在严重的疏离感,使居民对社区意识较弱、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共同利益关心较少。
(二)问题原因
1. 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
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干部对社区居委会职能、作用和性质认识模糊,普遍认为其是政府派出机构;并没有把居委会当做居民自治组织来对待,一些本不该由社区居委会完成的行政事务,却使社区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安排和工作,大大占用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时间;也因此让居民混淆了居委会的角色和工作性质,导致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度和信赖度越来越低。
2.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社区居委会本是群众性自治组织,而非国家行政机关,在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只存在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到日常工作的广泛范围。
3.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由于政府权力下放,导致许多原本由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的职责进入社区。而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社区应接不暇,不得不忙于应对这些下派的任务,接待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参观和检查,从而造成了政府与社区间的不良互动方式:提要求、下任务、放资料、建档案、立牌子就完事。
二、社区发展前景展望---走向融合的社区发展模式
在社区工作岗位制、平民化、行政化与职业化、专业化、自治性的两条路径的探索中,要以社区建设为中心,在社区工作发展思路上将两种模式融合为一体,力求走出一条有利于解决社区问题、开展社区福利、参与社区管理、提供社区服务的社区工作发展之路。以此为目标,在社区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模式以及服务领域各方面展开了自己富于创新意味的本土化实践过程。以朝阳区为例:朝阳区下辖 9 个街道,55 个社区,人口约 70 万。目前朝阳区社工人员共有7200 余人,其中各类社会工作人才 2273 人,各类社会义工5000 余人。
(一)以制度建设引发动力,以政府主推为动力。
在探索中开始对制度的不断创新,为社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从 2008 年初,朝阳区先后出台了《朝阳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朝阳区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办法》、《朝阳区社区公益岗位人员管理办法》等建设性文件,提出了涉及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运行方式以及各部门配套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设想,确立“以人为本、科学谋划、重在能力、旨在服务”的社工人才建设原则和“全面发展、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已达到“一社区一站,一社区一社工”的目标,每个社工服务站设一名负责人,一名社会工作师,三名助理社会工作师。
(二)社区居委会队伍建设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将社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放在重点,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
1.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体系标准在逐步形成有梯次结构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基础上,着力从岗位开发与设置、社区工作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着手。
在岗位开发及相关待遇方面,在各项待遇方面,实行因需设岗、因岗定筹,各类社工人员的待遇标准基本一致而又略有不同。
以朝阳区劳动保障公益性岗位为例:设定工资补贴标准在 1320 元;奖励补贴在 60 元至 100 元之间;保险补贴主要包括“三险”,即:养老、失业、医疗。总体来说,朝阳区的经济在近年来增长迅速,社工人员的各项待遇得到了有效落实,经过几次补贴标准调整,目前,朝阳区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
2.充分发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事义务社工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社区。把辖区内的各类教师聘为社区终身教育辅导员,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使社区居民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动员卫生系统进社区,即组织辖区各卫生机构进社区,以专家义诊或病理咨询等形式进行医疗服务,重点面向低保、残疾、重点优抚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例如朝阳区吉林大学的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东北师大的红烛义工等志愿组织社团,定期到社区开展各种助老助残、英语培训等志愿活动,得到居民认可。
3.加强岗位业务培训坚持在岗位实践的基础上,以强化素质培训为重点,以参加全国社工职称考试为牵引,逐步推行定期培训与专业指导相结合,职称考试与用人定位相结合、资格认证与持证上岗相结合的培训用人新路子。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
通过社区网络培训,提高社工人员对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能;通过社会救助培训,提高社工人员在慈善救助、困难救助、应急救助服务中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养老服务培训,提高社工人员在养老服务政策解读、老年人饮食保健以及老年人心理等知识的掌握。
(三)以搭建平台焕发活力,注重提供社会服务。
1.理清权责,减少多余摊派减轻社区居委会下派任务过重,理顺政府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明确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构建服务网络,可尝试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政府布置的工作,从而推动社区队伍快速发展。
2.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问题。一方面应该把政府资助社区居委会的措施制度化,即基层政府每年每月固定给与社区居委会多少资助,并且不与任何条件挂钩。另一方面社区委员会的经费来源应该多样化,同时应该培育居委会的“造血”功能,兴办一些经营项目,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将其收入用于发展社区福利、公益事业。
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来实现社会稳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发展就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是服务而不是进行管理。社会建设取向的社区工作将社区工作同社区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把社区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具有合理性,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使社区工作的领域有了较大拓展,使社区工作的发展具有了新的取向。
参考文献:
[1]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朝阳区政府。朝阳区社区公益岗人员管理办法[Z].长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