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采用的重要原则, 要求会计人员在遇到某一会计事项的时候, 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采用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 要求会计报告尽可能提供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会计核算; 应用;
谨慎性原则又叫稳健性原则, 是指企业在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中, 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要谨慎, 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相对保守的会计处理方法, 尽量避免虚增资产和收益, 合理预计将要发生的负债和费用。随着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竞争局面, 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人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来说, 他们更加关注关于企业风险的财务披露。而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中比较保守的处理原则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具体到企业的会计事项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面临着很多的风险。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某些风险, 保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的真实,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应该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的年度终了, 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检查, 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对发生了减值的各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同时扩大了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 由原来的四项变为现在的八项, 通过将各种资产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计入费用, 确保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加真实可靠, 为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同时防止企业通过计提减值准备人为地操纵利润, 粉饰会计报表。会计制度还规定了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在以后期间转回, 避免了企业为了操纵利润计提秘密准备,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
2. 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 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 企业的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逐渐加快, 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存在被淘汰的风险。而传统的以平均年限法计提会计折旧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国的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 让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较大数额的折旧, 而在后期计提较小的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由于设备较新, 所以需要的维护费和保养费等相对较小, 而后期由于设备的老化, 需要的维护费和保养费相对较多, 这样通过加速折旧法就可以平衡固定资产的支出, 让企业收入和支出相配比;而通过加速折旧在企业经营状况稳定、技术水平较新的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提折旧费用少缴纳税款, 不但有利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而且对企业后期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也有好处, 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 对或有事项的披露。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的事件, 会计上称为或有事项。虽然或有事项最终不一定发生, 但是作为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来说, 要求企业必须合理披露或有事项。一般来说, 企业的或有事项包括两大类:一是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潜在义务;二是不确定义务的履行会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或者经济利益流出还无法准确计量。不管是哪种情况, 企业都要据实披露或有事项, 让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披露的或有事项来合理判断对企业的影响, 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4. 对劳务收入的确认。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企业劳务交易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 交易的复杂性导致了劳务交易收入的确定也很困难, 收入确认周期变长, 经常出现到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还无法确认劳务收入的情况, 因此在劳务交易的确认和计量上, 为了体现谨慎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预计的劳务收入能够可靠确定, 则应该按照工程完工进度的百分比确定劳务收入并结转对应的劳务成本;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收入无法可靠确定, 则应该分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全部得到补偿, 则按照发生的劳务成本确定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 此时不计劳务产生的利润;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不能得到全部补偿, 那么要将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确认收入, 把发生的全部劳务成本作为费用处理, 其差额作为当期的损失;如果发生的所有劳务成本预计都不能得到补偿, 则不确认劳务收入, 将发生的劳务成本全部计入当期的费用, 体现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谨慎性原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不多计资产和收益、不少计负债和费用, 但是在会计核算的具体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模糊。
谨慎性原则在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规定, 而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利用谨慎性原则来估计企业风险和损失, 没有具体的应用范围和指导意见。这就会造成企业可能为了粉饰利润和其他的目的, 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滥用谨慎性原则。例如, 在企业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采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做法;而有些上市公司则为了减少利润分配、少分股利, 而控制公司利润, 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会计报表显示亏损, 待后期又通过少提资产减值准备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就会对社会公众造成企业逐渐趋于利好的假象, 从而达到操纵股票价格的目的。
2. 对会计期间的影响时间有限。
一般来说应用谨慎性原则只限于某一会计项目的某一个会计期间, 而没办法涉及会计项目的所有会计期间, 这样就导致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容易在早期少计资产和收入, 多计成本和费用, 而后期成本和费用偏少导致利润增高, 最终导致企业前期比较稳健而后期不稳健的结局, 这也是运用谨慎性原则的不足之处。
3. 谨慎性原则反映的内容有限。
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的信息进行及时和充分的反映, 不隐瞒任何可能对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造成影响的事项。但是由于谨慎性原则只是确认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而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收益却不反映, 这样同样会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全面。因此谨慎性原则只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有限反映, 而不是全部反映, 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不足之处。
4.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其他会计原则有矛盾。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尽可能披露企业面临的损失而不披露可能的收益, 而可靠性原则要求企业对经济事项的处理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显然谨慎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之间存在矛盾;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会计事项的具体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而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要一致, 不能随意变更, 具有可比性, 因此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原则也存在矛盾;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披露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而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确认的收入和费用要以实际发生为原则, 只要企业权利已经形成或者义务已经发生就要披露, 而谨慎性原则是要确认目前还没有发生, 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因此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存在矛盾。
5. 谨慎性原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冲突。
谨慎性原则使得企业可以提前确认还没有发生的费用, 因此会导致当期会计利润的减少, 如企业销售产品保修产生的费用, 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可以提前计提, 而税法则规定在保修费用发生时才可以抵扣;对于企业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的减值准备, 税法规定只有在资产等实际发生了减值时才可以抵扣, 因此如果企业当期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补交所得税, 这也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因此谨慎性原则和税法之间也存在冲突。
三、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几点建议
1.由于谨慎性原则在具体操作上的规范性不强, 有些规定在会计实务上就缺少可操作性。有些会计规范, 如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很好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而且操作性较强, 而有些规定, 如减值准备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特别是作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依据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十分困难, 给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埋下了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可变现净值制定的具体标准, 用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 避免企业确定可变现净值的随意性。
2.充分发挥外部独立审计的作用, 为企业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把好关, 防止企业为了某些目的, 不当运用谨慎性原则, 应该加强第三方审计监督体系的作用, 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事项不确定性进行的职业判断, 体现的是会计处理的一种态度。对会计事项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 因此也会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生变化,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时, 对于和运用谨慎性原则相关的, 能够影响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的会计事项, 都要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全面的陈述, 要详细说明企业对某个会计事项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依据、使用背景以及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4.提高会计人员的判断力。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离不开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的职业判断, 对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会计处理可选择性的范围不断扩大的现象, 尤其是如何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把好度, 这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判断力, 能够准确把握经济事项的实质, 在企业面临不确定事项需要进行评估和判断时, 能够客观公正, 避免主观随意性。
总之, 虽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 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对企业面临的会计事项合理地选择谨慎性原则。相关部门也应该不断地完善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可操作性, 明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在会计准则发生矛盾时分清主次, 明确谨慎性原则的适用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让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刘玉华.对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的分析讨论[J].科技资讯, 2015 (04) .
[2]梁毅.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 2015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