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

写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可不能随随便便哦。下文与大家精心分享多篇《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写作材料,邀大家借鉴,一起看看一下,同时,你可在本网搜索更多与《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相关的范例。

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

  基层党员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联系、组织和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其生机活力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受到来自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个别基层党员还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并出现政治信仰边缘化态势,这是目前我国政治信仰体系建设不能忽视的问题。为了构建我国政治信仰体系,坚定基层党员政治信仰,必须直面并强有力地解决这些“症结”。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价值意蕴

  国家的制度选择和政治体制的设置,其观念基础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的合理性和凝聚力关乎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秩序稳定,所以“是否能够做好意识形态即政治信仰的工作,是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至关重要的大事”。要想把政治信仰工作做好做实,其关键抓手在于党和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要坚定政治信仰。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政治信仰”是政党的领导主体构成、政治纲领制定、政治体制建设的基础,体现了政党的终极价值追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始终坚守崇高的政治信仰,这也是我们党政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社会的稳定需要靠强大的政治信仰支撑,政党的稳固更离不开共同的精神力量维系。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政治信仰是用以维系社会稳定及政权稳固的根本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通过政治信仰的意识形态功能得以实现。一般来说,执政党的政治信仰一般会成为社会的主导信仰,从而使其信仰得以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其属性上讲是一种政治信仰,能够作为精神纽带借以凝聚分散的基层党员的力量,促成具有严密组织性、规范性、纪律性的新型信仰团体。政治信仰处在基层党员思想系统的中枢地带,引导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成方向。要想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真正把政治信仰的作用发挥到现实的执政实践上来,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实现党的执政目标。

  (二)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原则遵循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信仰建设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现实要求和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截至2022年6月,共有xxx多万基层党组织以及xxxx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队伍是党的基础,要想切实做到把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必须依靠广大基层党员积极参与进来;要想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逐步增强党的战斗力,关键在于党的基层组织行之有效的工作;对于党的光辉形象的构建,基层党组织也起着建设和维持的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队伍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深刻地阐述了“四个伟大”的内在联系,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决定性的战略位置。聚焦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建设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研究党在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局限,从而在政治信仰领域中探索党的建设新的精神进路,拓宽党的建设视野,升华党的建设境界。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问题,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性问题。基层党员扎根于基层,就好比大树的树根牢牢地扎根到群众中,成为整个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渗透到基层工作中。所有的基层党员都是这庞大党组织中的一颗螺丝钉,其作用不可低估。

  (三)坚定政治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牢固基石

  政治信仰是一个群体团结和凝聚的纽带,它可以给群体成员树立起统一的理想目标,以驱策其成员为之努力奋斗。假设一个群体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治信仰,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削减,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群体。只有拥有共同政治信仰的民族和国家,才能产生强大的聚合力去维护整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心理和精神,使人自由发展的同时又不脱离轨道,从而使群体目标的实现得到最大化支持。一个国家的政治信仰是团结人民的必要条件,政治信仰凝聚起人民为争取自身民族利益而奋勇争先。反之,如若失去这样的信念,就失去了凝聚力。实现“中国梦”和坚定政治信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中国梦”是对政治信仰的高度总结和凝练,是我们追求的远大目标,坚定的政治信仰则是“中国梦”实现的力量之源。“中国梦”的实现和政治信仰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是在坚守着政治信仰的过程。首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接续奋斗的目标,而“中国梦”则是立足于当下的近期目标。“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向共产主义理想前行路程中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任务。其次,在“中国梦”实现的实践过程中,同时也体现了政治信仰的实践理路。“中国梦”和政治信仰共同拥有让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需要坚定的政治信仰来催生人民的聚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拾取众人之智慧,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二、基层党员坚定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基层党员总体上政治觉悟很高、工作目的和宗旨清晰,但还是存在个别党员政治信仰不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化,反而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个别党员不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去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团结群众,而是淡化了政治意识,忘记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忘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坚守党的政治立场,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些现象着实堪忧与令人费解,倘若不及时加以干预,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党员干部误己,最终还会害党、害国、害民。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召开之前处分的乡科级及以下基层党员已达xxx万人。根据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共处分乡科级干部x万人。就目前情况来看,如果基层党员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那么就会导致其思想的不坚定和工作的懈怠,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宗旨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基层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点之一,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

  (一)多元化思潮对基层党员的精神侵蚀

  政治信仰具有强烈的排他属性。假使这种排他性被怀疑性所取代,就会对其政治信仰造成强烈动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作为毫不动摇坚守的指针,但是面临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冲击,在多元思想交锋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遭遇了一定冲击及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流入我国,呈现出科学与迷信、东方与西方、神圣与世俗、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等大量思想观点激烈交锋的局面,尤其是一些带有反马克思主义内涵的思想理论,显而易见地对人进行着“精神侵蚀”。人民论坛针对社会思潮调查的特别小组自2010年至今已成立12年,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评选出每年的10个重大社会思潮。近几年的社会思潮调查,2018年评选出了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排外主义、极端主义、新自由主义、生态主义、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普世价值论。2022年是把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多边主义、民族主义、科技本位、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作为重大社会思潮。到2022年,反全球化、霸凌主义、民粹主义、极端右翼、国家主义、技术民族主义、科技至上主义等重大社会思潮入围。由此可见,多元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侵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国内外重大思潮的背后,暗含着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的意识形态侵略。西方存在的敌对势力试图通过意识形态的攻击,动摇我们的政治信仰。针对这一点,习近平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市场经济趋利性对基层党员的价值冲击

  近年来,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繁荣发展,在一些基层党员中出现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党员干部理应代表人民手握缰绳、驯服资本,但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俘虏。”马克思曾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指出,人们没有限制地追求金钱利益,是因为他们坚信“凡是我作为人所不能做到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切本质力量所不能做到的,我凭借货币都能做到”。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本质的异化现象。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利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中。这带来的一系列资产阶级价值观冲击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体系,导致一些基层党员信仰动摇、道德失范。市场经济与资本双重逻辑的作用下,部分党员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本性不断显露出来,他们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经济活动最直接的目的,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都抛之脑后,全然不顾共产主义信仰。就目前来看,少数基层党员用利益来权衡信仰,把他们的政治信仰与“官位”“金钱”捆绑在一起,沉迷于权力带来的利益,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其政治资本,彻底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性和科学性抛之脑后,误入个人功利主义歧途,更有甚者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一些市场经济主体为了不断地追求更多的利益,就会运用一切手段腐蚀、收买、拉拢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基层党员干部为其牟利,这些基层党员干部是心甘情愿被资本所“围剿”,忘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最终沦为了资本和市场的“奴隶”。

  (三)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尚存盲点

  目前我国少数基层党员出现了政治信仰边缘化、价值取向利益化、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党的建设的效率和效果。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党员出现的政治信仰边缘化倾向和当地部门及其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政治信仰教育偏向形式化、教条化等不良倾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溯源,但由于基层党员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性,一些基层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质内容的学习还存在着教条化的理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众化、大众化、个性化的不足,一些基层党员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面对的大多是原理和著作学习难以深入,常常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上级宣传教育的文本表述上,出现了“半生不熟”“囫囵吞枣”的现象,由此产生了一些基层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甚至导致其立场错误等严重问题。还有一些基层党员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言半语”有所了解,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望文生义”,开始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从而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疏离。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乏个性化、通俗化和情理化,影响了部分基层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热情,同时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践行。

  (四)新媒体信息环境对基层党员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深刻地影响着基层党员的价值观念及政治取向。新媒体具有显著的无中心化、无差别化等特征,其中存在一些曲解、甚至诋毁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观点,这大大削减了部分基层党员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认知,从而对坚定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带来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新型的“微媒体”更多地覆盖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微媒体”时代,所有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任何言论及其所要表达的价值观都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内容。其中,断章取义、散播谣言的现象并不鲜见。我国基层党员长期浸泡在这样的信息大环境中,面对着庞杂海量的信息,“快餐式阅读”成为其阅读的最主要方式,导致部分基层党员对于信息的接收倾向于体验式。当一些基层党员面对自身工作的繁杂和艰巨性时,面对海量信息进行思考成为“奢侈品”时,面对西方媒体利用“甜言蜜语”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时,这些基层党员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就变得复杂起来。这种选择性心理在客观上弱化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在主观上大大削减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的权威性。习近平深刻指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

  三、基层党员坚定政治信仰的对策与建议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激活和唤醒中国共产党人深层的“红色基因”,补足信仰之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政治信仰的浓重一笔,更是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领导能力和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曾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加以协同推进。

  (一)强基固本: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大众化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大众化是基层党员坚定政治信仰的必经之路。理论一旦脱离群众,即便它多么科学、多么完美,不贴近人民群众、不与人民群众尤其是作为先进分子的基层党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将黯淡无光。就目前来看,在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推进政治信仰的大众化,必须做到政治语言表达生活化、教育目标对象的具体化,让科学理论散发出“人间烟火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一座能够照亮基层党员精神世界的火炬。政治信仰大众化应该首先在党的最基层做起,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和基层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够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同时,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还要掌握“硬核”实力,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入手,自觉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努力做到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的重要社会历史变革、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实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重大思想理论命题。与此同时,要把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问题提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上来。基于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明确科学地回答三个关键性问题:第一个是面对共产主义实现的曲折性和长期性这一事实,在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怎样做到坚信共产主义终将到来的科学性;第二个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现象,怎样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第三个是回顾我们党百年来的发展史,以史为鉴,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及建设、改革及发展的必要性所在。我们只有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才能实实在在地为政治信仰大众化扫清前进的障碍,提供具有学理性的理论路线,从而牢牢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核心关键:规范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制度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因此,人们对政治信仰的坚定与否,根源上取决于对政治理论的认识是否正确。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倘若没有深厚的理论作为政治信仰的基础,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教育的效果也将随之减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目前我国政治信仰教育要通过自我教育、党校教育、实践教育等形式,使全体基层党员深刻领悟,并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强调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求我们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摒弃形式化教育,明确了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作用、重大意义、内容方式等,是目前我国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原则。

  规范我国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制度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基层党员坚定地相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共产主义为什么终将实现”等这一系列关乎政治信仰的根本性问题。基层党员要养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不仅需要自律和自觉,还需要他律和规范。基于此,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要把稳问题导向,强调个性化教育,规范完善好基层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一要制定基层党员政治信仰问题干预制度,由于人的信仰存在不稳定性,有时会因为工作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导致其信仰动摇,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的上级部门出面对其进行疏导教育,把已经存在和将要产生的危机扼杀在摇篮里,解决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滑坡问题。二要制定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对基层党员接受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方式、时长进行规范,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基层党员年度考评、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三要制定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必须定期用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由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进行评估,同时其评价结果也要作为党员年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更好地评估基层党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三)品格铸造: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

  作为“关键少数”的基层领导干部,其日常的言行举止对普通基层党员能够起到极大的引领带头作用,能够以此来深化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只有基层领导干部自己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带领好普通基层党员,做好先锋示范作用。反之,基层领导干部自身出现政治信仰缺失问题,就会对基层党员政治信仰建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查处的一些身居高职的贪官污吏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其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他们集贪婪、腐败于一身。因此,我们必须从“关键少数”入手,让基层领导干部担负起领头羊的重任,带领基层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精神家园的“护林员”。习近平多次强调,作为一个好干部、好领导的必备条件就是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他指出“: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把握不住自己,就会迷失方向,不仅会越过做党员的底线,而且会越过做人的底线。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自觉为全党作出示范和表率。”由此可见,必须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增强其自觉抵制错误观念,让全体基层党员干部站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高处”,落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本职工作的“实处”,努力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利所屈,不为权所缚,不为欲所盲。基于此,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重点要引导好基层党员将其政治信仰转化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去,成为政治信仰的践行者和示范者。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倡导基层党员干部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在多元化思潮冲击下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做到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在时代的变革和思想的碰撞中始终成为坚守政治信仰的中坚力量。

  (四)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提升基层党员政治信仰建设的实效性和精准度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新媒体被誉为当前最大的“图书馆”和“百科全书”,作为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政治舆论的发源地,标志着新时代的强势来袭。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网民数量达xx亿,相比较2021年增长xxxx万,互联网普及率更是达到了xx%,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x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xx%,较2021年提升x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1年缩小x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互联网对基层党员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新媒体正深刻地影响着基层党员特别是一些青年基层党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新媒体来加强基层党员的政治信仰建设,促使基层党员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从而能够有效抵御新媒体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精神侵蚀。习近平多次强调,如若中国共产党无法抵抗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就必然无法长期执政。为此,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必须利用好新媒体,要主动出击,牢牢地把主动权和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首先要消除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政治化等负面影响。其次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特有的优势,转变以往的政治信仰教育方式,努力做到政治信仰教育从“漫灌”“喷灌”到“滴灌”的转变。当今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抖音、微博、微信、快手、知乎、豆瓣、学习强国等平台,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基层党员进行政治信仰教育的新载体,能够将“顶天立地”的理论深入到细微的工作生活中去。一是要在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全方位提升政治信仰教育者以及传播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做好理论教育与传播过程中的“质”“量”“度”的平衡。二是要通过选拔和培养一些政治信仰坚定、思维活跃、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风向标”,培养其成为新媒体时代基层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新生力量。当一些社会重大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状况出现时,“网络舆论风向标”可以及时利用其自身优势,引导其“追随者”理性思考、独立判断,引领基层党员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繁杂的舆论世界,让主流意识形态免于消蚀在新媒体时代的漩涡之中。

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坚定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党员干部 基层 调研报告 信仰 坚定,写作下载,但愿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让你飞速进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