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蛛丝马迹dota成名战 “蛛丝马迹”之“马”应为“灶马”

   《语文建设》2010年第10期载吴桐祯老师《为什么这十个字容易写成别字?》中,对“蛛丝马迹”的解释是:    “蛛丝马迹”是“如蜘蛛之引丝,如马蹄能留下痕迹”。蜘蛛之引丝是非常细的,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人骑马到某处干了什么事以后,人可以不留痕迹,可以说自己未曾来过,但人是骑马来的,马会在路上留下痕迹。因此人们就用“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依稀可辨的迹象……
   对此,我想质疑的是,既然是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依稀可辨”的迹象,就不该用“庞然大物”高头大马那“显而易见”的马蹄,马蹄的痕迹一般不至于“隐约可寻”、“依稀可辨”。前人创造“蛛丝马迹”这个经典的词语(后来竟为成语),该用细小的、易被忽视的事物才是,不致选用庞大而显见的事物吧?
   在我看来,“蛛丝马迹”正好与古人所说的“蛛丝虫迹”含义相仿。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由此看来,“蛛丝马迹”中的“马”不可能是马匹的“马”,所以我赞同语文出版社《通用成语词典》的解释:“蛛丝马迹”的“马”,指“灶马,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之所以后来很少有人用“蛛丝虫迹”,想必因为“蛛”本身也是“虫”,种属概念重叠,因此不如“蛛丝马迹”恰当。
   灶马,也叫灶马蟋、灶螽、灶鸡、灶壁鸡,体粗而短,背驼,触角较长,后足发达,会跳跃,翅膀已退化。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可见,灶马又可简称为“马”。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
   灶马是昆虫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室内灶间、墙角、砖瓦缝隙间,白天多藏于隐蔽处,夜间常在灶间等暖和处避寒,是一种洞窟性、群栖性昆虫。灶马杂食,在野外以植物的叶、茎、果为生,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现在城市中已少见,但村镇中仍大量存在。正因为古人云“灶有马,足食之兆”,所以灶马被民间认作喜庆吉祥的昆虫。
   灶马和蜘蛛同样是昆虫,灶马爬过的地方常留下一条条“隐约可寻”、“依稀可辨”的痕迹。这种“马迹”与“蛛丝”经常一起出现,两者又都不很显眼,十分细小。因此,这个“蛛丝马迹”作为并列式的短语,就显得十分精当。
   然而,我也同时关注到,曾有人引用清沈德潜《说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