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从“烧纸钱”的翻译谈外宣翻译的艰难|邹城外宣网

  摘 要:在国际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宣翻译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这篇文章以“烧火纸”的翻译为例,谈外宣翻译的艰难性,并对外宣翻译提出了意见和展望,这对中国外宣翻译有很大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烧纸钱的翻译;外宣翻译;艰难性
  1.引言
  当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外宣翻译在对外文化传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的外宣翻译存在许多问题,从事外宣翻译的工作人员不能很准确到位的传递中国的一些信息,这不利于中国的长期发展。“烧纸钱”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应该怎么翻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了一个十分令人诧异的结果,竟然有多达数十种不同的翻译。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纸钱”(误译为paper money)。从外宣翻译的角度来讲,这些翻译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不可思议。
  2.“烧纸钱”翻译的成因分析
  这些翻译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的理解中国纸钱的真正意义,没有考虑到纸钱的意境。实际上,纸钱,又作阴钱、寓钱、拟钱,即剪纸为钱形者。纸钱之功用,可以概括为祀鬼、敬神两种,其目的主要是人们借此行为同神鬼世界取得沟通。如同阳间的货币一样,纸钱是阴间使用的有价证券。因此,“烧纸钱”是人间借着祭祀行为,送达阴间专用货币给特定的神祗、祖先或鬼魂使用的一种宗教行为。纸钱,作为一种民俗物象,它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祭祀文化。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说文解字》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也许,后来有人觉得用真的钱币太可惜了,便用纸剪成钱的形状,以火烧了给鬼用。虽然献祭的内容形式一直因时代而改变着,但其中的精神与目的却是大同小异。基于心灵的欲求和物质、精神的需要,人类便藉由仪式,向不可知的神秘寻求安慰和希望,这才是纸钱由来的精神。
  3.“烧纸钱”翻译的建议
  外宣翻译选词时必须考虑“ 最符合特定上下文语境的意思”,也就是说,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文化背景知识,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去理解交际信息的隐含意义。原文读者和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读者能按照作者期望的那样去理解交际信息的全部内容。然而,译文读者不熟悉原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对某些词汇的隐含意义无法理解,而且,当两种语言的词汇存在巨大文化差异时,读者和译者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联想。译者必须在译文形式上做些调整,把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转换为非隐含意义,以使读者获得尽可能多的交际信息。西方人认为神教的信仰中,人死后会上天堂或下地狱,所以不加任何解释的冒出一句burn paper或burn paper money(现在的“真钱”难道不也是纸的吗?),这样的翻译,西方读者能理解吗?因此,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从目标读者的角度考虑,这里的“纸钱”笔者认为可译为“ghost money”或spirit money(fake ones as it is Chinese tradition) with condolence而不能按原语词汇的形式翻译成“paper money”,但是在英语文化中“paper money”是指用纸制成的真正的钞票、支票等票据,与祭祀没有关系,英语读者会把“burn paper money”理解为烧真正的钞票,对“burn paper money”的行为产生误解。
  4.外宣翻译艰难的原因
  4.1中西思维的差异给外宣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许钧说:“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许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必须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去找。”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而中西思维的这些差异对各自的语言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也就给英汉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译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但文化内涵却是无限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及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研究原文的背景资料。由于从事外宣翻译的专业人员不多, 大多数译者是从事普通翻译的, 他们对于外宣翻译的重要性理解不够,使得外宣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不少译者对所译对象的内容没有吃透,甚至不太了解,仅凭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从事外宣翻译。如“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文化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有“活跃、喜庆、吉祥”之意,因此,龙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在汉语里形成了独特的“龙”文化。由于“龙”在英美人头脑中的联想是“凶恶、可怕、罪恶”,他们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简直无法理解。那英语民族的人们一定会理解为“望子成凶”。因此,“望子成龙”只能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许多英语报刊顾及到英美读者这一习惯,将“四小龙”译为“四小虎”(four tigers)。
  4.2 各方面的变化增加了外宣翻译的艰难性。
  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的语码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一种目的行为,翻译过程除了受两个语言系统本身的影响和作用外,还受到两个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而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由于自身题材和作用的特殊性,制约性尤其明显。过去“外向型经济”译为“foreign-market-oriented economy”,而现在改译为“global-market-oriented economy”,因为“现在情况起了变化,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出口”。还有,社会现象方面的“走后门、艳照门、小三、包二奶等;教育方面的状元等”这些词语,其信息量大,汉英译又无先例可循,构成了外宣翻译的一大难点, 这就对外宣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外宣翻译人员是一种挑战。
  5.结束语
  由此可见,外宣翻译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应积极的去面对它。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面对它?把它当作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工作,如此,我们自然能够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个挑战将不再可怕,相反,他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外宣翻译的行列里,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8.
  [2]方梦之.我们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3(6).
  [3]吉星.《烧纸的来历》,《中国民俗传说故事》,四川: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p363.
  [4]李玲.《“龙”的英译》,吉林大学学报,1993:113-115.
  [5]刘鉴强.《从李文和案看纽约时报》的意识形态性[J]. 国际新闻界,2001,(1).
  [6]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Press.1993:52.
  [7]徐红梅.翻译创新与标准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3(3).
  [8]赵睿才、杨广才.“纸钱”考略[期刊论文]。民俗研究 2005(1) :115,123。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