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27-01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能源紧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企业能源消耗占了社会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大推力,是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效运行的能源管理体系,需要解决传统能源管理方式中“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1 工厂能源管理着眼点
1.1 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体系建设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文件精神,完善节能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健全节能管理网建立“工厂-车间-班组”三级能源管理网铬,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持续开展节能改善活动。
1.2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按能源管理要求提高计量器具配备率,完善能源计量网络,特别是三级计量完善工作,为能耗统计分析提供基础;建立能源消耗实时监控系统,全方位分析能耗状态。
1.3 建立能源管理评价标准,注重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重点耗能单位实行重点管理
按照国家能源管理标准和要求,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础管理,能耗管理,合理用能,现场管理,节能技术进步等六方面对工厂和车间进行诊断和评价。逐步提高工厂的能源管理水平。加大现场检?与考核力度,消除能源使用单位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耗能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强化过程管理。
1.4 注重节能管理与推进TPM相结合,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开展下TPM(全员生产性维修)活动,提高了设备综合效率,设备使用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提高设备负荷率,尽量减少设备空运转造成的能源浪费。
2 节能减排项目探讨
为了达到最佳节能减排效果,按照《能源合理化利用法》(第5条)规定的六项工厂评价标准:(1)燃料的合理化利用。(2)加热、冷却和传热的合理化利用。(3)热量损耗的循环利用。(4)热量动力转换的合理化。(5)防止散热、传导中的热量损失,防止电阻等造成的电能损失。(6)电能转化成到动力、热量等的合理化。工厂筹建阶段,就可以通过对工厂生产工艺流程的整体分析,核算各个环节的热量需求、能量的品位、使用时段,充分调配相互利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冷量及热量。
如一般饮料灌装厂为例,可参考(表1)所列项目。
如下为具体节能减排项简单介绍。
2.1 冰蓄冷(适用于一般工厂,特别是冷量需求大的工厂)
冰蓄冷实际上是对能源的一种储备,基本工作过程是:在用电低谷、电价较低时开始制冰,蓄存冷量;而在用电高峰、电价较高时停止制冰、同时依靠冰的融化来制冷,从而完成能源利用在时间上的转移,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运行成本。蓄冷技术已非常成熟,已无技术瓶颈问题的制约。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蓄冷系统。在中国,冰蓄冷技术已被学术界、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认定为节能技术,如2006年即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认定为节能技术,并列入《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冰蓄冷系统前期一次性投资较一般中央空调系统高,但由于其可以有效利用谷电相对较低的电价,运行费用低这一特点,冰蓄冷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都非常短。一般来说,如果在新建工厂使用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2年。如果旧厂通过现有设备改造用于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4年,如果旧厂新引进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为5年。
2.2 热量回收利用(适用于生物燃料发电厂)
将锅炉150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回收方式:在锅炉烟道处布置高效气-气热交换器,将150 ℃的烟气降到100 ℃左右排放,回收热量加热空气,利用热风烘干生物燃料(树皮、蔗渣混合物),降低燃料含水率,减少水蒸气汽化潜热的损失,同时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实施后既能节约燃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节能环保一举两得。
在烘干装置底部热风室布置高效气-气热交换器,锅炉排放的160 ℃烟气经过热交换器后,降温至100 ℃。30 ℃的常温空气经过换热器后升温至90 ℃左右,进入烘干装置,物料经投料口进入烘干装置,炉排缓慢移动,物料随之进入烘干腔体内,通过物料隔板控制物料的高度,鼓风机启动,烘干装置热风入口风阀打开,热风鼓入烘干装置热风室,通过对流的形式直接烘干物料,换热后暖风经过物料后进入排风室,暖风经出风口由引风机引致第一级除尘系统―旋风除尘器,再经过第二级除尘系统―水膜除尘器,经过2道除尘,暖风再经过水滤除尘后排放至大气,经过3道除尘工艺后可实现无尘排放。
3 结语
能源管理体系将企业管理能源的视角从单一的产品或企业单元的效率转向整个企业的能源效率,从而拓宽视野,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能源的提高。满足外部利益相关方(客户、政府、银行等)的要求,有利于企业市场开拓,外部融资和吸引投资。也有利于获取国家政策支持,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完成节能指标,可赢得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声誉,从而获得良好社会责任形象。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能源紧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企业能源消耗占了社会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大推力,是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效运行的能源管理体系,需要解决传统能源管理方式中“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1 工厂能源管理着眼点
1.1 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体系建设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文件精神,完善节能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健全节能管理网建立“工厂-车间-班组”三级能源管理网铬,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持续开展节能改善活动。
1.2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按能源管理要求提高计量器具配备率,完善能源计量网络,特别是三级计量完善工作,为能耗统计分析提供基础;建立能源消耗实时监控系统,全方位分析能耗状态。
1.3 建立能源管理评价标准,注重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重点耗能单位实行重点管理
按照国家能源管理标准和要求,从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础管理,能耗管理,合理用能,现场管理,节能技术进步等六方面对工厂和车间进行诊断和评价。逐步提高工厂的能源管理水平。加大现场检?与考核力度,消除能源使用单位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耗能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强化过程管理。
1.4 注重节能管理与推进TPM相结合,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开展下TPM(全员生产性维修)活动,提高了设备综合效率,设备使用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提高设备负荷率,尽量减少设备空运转造成的能源浪费。
2 节能减排项目探讨
为了达到最佳节能减排效果,按照《能源合理化利用法》(第5条)规定的六项工厂评价标准:(1)燃料的合理化利用。(2)加热、冷却和传热的合理化利用。(3)热量损耗的循环利用。(4)热量动力转换的合理化。(5)防止散热、传导中的热量损失,防止电阻等造成的电能损失。(6)电能转化成到动力、热量等的合理化。工厂筹建阶段,就可以通过对工厂生产工艺流程的整体分析,核算各个环节的热量需求、能量的品位、使用时段,充分调配相互利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冷量及热量。
如一般饮料灌装厂为例,可参考(表1)所列项目。
如下为具体节能减排项简单介绍。
2.1 冰蓄冷(适用于一般工厂,特别是冷量需求大的工厂)
冰蓄冷实际上是对能源的一种储备,基本工作过程是:在用电低谷、电价较低时开始制冰,蓄存冷量;而在用电高峰、电价较高时停止制冰、同时依靠冰的融化来制冷,从而完成能源利用在时间上的转移,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运行成本。蓄冷技术已非常成熟,已无技术瓶颈问题的制约。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蓄冷系统。在中国,冰蓄冷技术已被学术界、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认定为节能技术,如2006年即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认定为节能技术,并列入《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冰蓄冷系统前期一次性投资较一般中央空调系统高,但由于其可以有效利用谷电相对较低的电价,运行费用低这一特点,冰蓄冷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都非常短。一般来说,如果在新建工厂使用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2年。如果旧厂通过现有设备改造用于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4年,如果旧厂新引进冰蓄冷系统,投资回报周期一般为5年。
2.2 热量回收利用(适用于生物燃料发电厂)
将锅炉150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回收方式:在锅炉烟道处布置高效气-气热交换器,将150 ℃的烟气降到100 ℃左右排放,回收热量加热空气,利用热风烘干生物燃料(树皮、蔗渣混合物),降低燃料含水率,减少水蒸气汽化潜热的损失,同时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实施后既能节约燃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节能环保一举两得。
在烘干装置底部热风室布置高效气-气热交换器,锅炉排放的160 ℃烟气经过热交换器后,降温至100 ℃。30 ℃的常温空气经过换热器后升温至90 ℃左右,进入烘干装置,物料经投料口进入烘干装置,炉排缓慢移动,物料随之进入烘干腔体内,通过物料隔板控制物料的高度,鼓风机启动,烘干装置热风入口风阀打开,热风鼓入烘干装置热风室,通过对流的形式直接烘干物料,换热后暖风经过物料后进入排风室,暖风经出风口由引风机引致第一级除尘系统―旋风除尘器,再经过第二级除尘系统―水膜除尘器,经过2道除尘,暖风再经过水滤除尘后排放至大气,经过3道除尘工艺后可实现无尘排放。
3 结语
能源管理体系将企业管理能源的视角从单一的产品或企业单元的效率转向整个企业的能源效率,从而拓宽视野,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能源的提高。满足外部利益相关方(客户、政府、银行等)的要求,有利于企业市场开拓,外部融资和吸引投资。也有利于获取国家政策支持,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完成节能指标,可赢得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声誉,从而获得良好社会责任形象。
上一篇: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