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论文(精选5篇)
减负增效论文(第一篇):减负增效论文(精选5篇)
减负增效论文(第二篇):用“问题教学法”实现初三思品课“减负增效”的初探
减负增效论文(第三篇):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探讨
减负增效论文(第四篇):限量提质 让孩子喜欢写语文作业——谈我的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
减负增效论文(第五篇):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与减负增效策略
【第一篇】论文题目:学校“减负增效”的实践困境及实施建议
摘要:长期以来, 学校“减负”受到应试教育、主体感受、国家课程改革等因素的影响, 减负增效艰难前行。新的时代背景下, 受中高考改革的影响, 各学校减负增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实践困境。各学校“减负”相似, 但“增效”存在差异;学校外部“减负”多, 而基于“学习者”的内在“减负”少;“减负”并未形成社会共识, 校内“减负”而校外“增负”。基于此, 学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施减负, 区域政府要加强教育督导与治理,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减负; 应试教育; 以学习者为中心; 政府治理;
长期以来, 学生负担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在学生减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学校在新一轮的“减负增效”中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梳理学校减负的影响因素及实践困境,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依法办学,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一、学校“减负”的影响因素
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 减负牵动千千万万家庭, 同样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多研究表明, 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繁多, 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带来的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也有人口众多引起的激烈竞争, 重学历、崇尚品牌学校的用人机制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及舆论的影响等等, 也是重要因素[1]。纵观目前学校减负的现状,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减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倡导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却依然“扎扎实实”, 这背后有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在作祟, 当然也与现代教育的弊端有关。有研究者对1949年以来国家的减负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发现课业负担的内涵从50~60年代的时间负担到80~90年代的教学、考试负担, 再到21世纪的作业负担。目前, 作业负担似乎成为课业负担的代名词[2]。无论是时间负担、教学考试负担, 还是作业负担, 反映的都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虽然社会公众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在具体行动上还是遵从了应试教育的实践逻辑, 因为此种逻辑给社会公众一种安全感, 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过于焦虑, 没有把控。具体到学校而言, 一些学校对“减负增效”的认识与行为存在脱节现象, 尚需深化。与减负相关的招生考试改革力度还要加大, 推进速度还要加快, 否则影响“减负”工作深入开展。随着中、高考方案不断改革出新, 对于马上就要实施的“必考+选考”的新中考方案, 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但同时也为学校的课程安排、课程整合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如何调整, 才会既能保障学生“必考+选考”的成功, 又能在选考情况下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这对学校来说也是现实的挑战。
2. 减负受到主体感受的影响
有研究者认为,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了课业、心理和经济负担[3]。以往我们比较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对于学生感受最直接且比较隐性的心理负担却较少关注。当然, 这两种负担并非截然分开的, 较重的课业负担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只是这种心理负担对不同的学生因为主体感受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学生主体感受为负担, 有的学生却不以为然。负担的产生是主体与负担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有主观性与个体差异性, 不能等同。所以, 我们谈减负要关注到不同群体的主体感受, 不能“一刀切”地认为都是负担或都不是负担。我们要分析导致负担差异的主体差异, 特别是心理负担这种隐性的负担, 以及不同主体对负担本质的主观理解, 不能只关注负担的消极价值而忽视其积极价值, 其关键在于“度”, 适度的负担不仅无弊反而有益;同时, 我们也不能将负担只是减在形式上, 而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 纵观目前的许多减负政策及减负行为, 并未关注到减负“本身”或“内在”, 而只是在外面“打转”, 还是一种外部减负, 并未切入到负担的本质, 也并未关注到负担的主体本身———既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在减负工作中有些有经验的教师很难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 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从而加重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一些教师虽然参加集体备课, 但教学方式迁移能力不强, 有时照搬方法和课件, 造成了难度加大, 负担加重。
3. 减负受到课程改革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以来, 国家、地方及校本课程的架构使得课程的门类逐渐增多, 学生的可选择性逐渐增强, 学科实践活动作为正式课程进入课表。学科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进行学科整合,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促进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因各地学校差距较大, 特别是一些农村落后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略显贫乏, 尽管学校克服困难开设了各类学科实践活动, 但未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此外,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15次, 其中5次要求是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要满足一学期5次的外出实践活动, 时间上可以通过课时调整来解决, 但是资金方面感到捉襟见肘。另外, 外出安全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压力, 特别是对于大校来说, 2000余名学生, 一学期外出5次, 学校深感压力巨大。
二、学校“减负”的实践困境
“减负”不是“无负”, 而是适性发展, 祛除个人发展的束缚性因素, 减负在本质上是一个“提质增效”的过程。然而, 学校在“减负增效”中却面临着诸多的实践困境。归结起来, 有如下几点。
1. 各学校“减负”相似, “但增效”存在差异
针对学生的课业负担, 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减负督导政策, 试图从督导的途径去改善学校的减负增效工作。各校虽然都很重视减负工作, 对年级周课时数、音美体周课时数、考试次数、教辅材料等指标的贯彻程度相当坚决。但不少学校在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作业模式、评价标准、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还未出现令人满意的成果。教师们对“减负”知晓程度高, 但如何落实“增效”操作却缺少有效做法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 “减负增效”工作只是开了一个好头, 只能说是“‘形’已有而‘神’未到”。当然, 这与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不均衡有一定关系。学校间生源数量及质量的不均衡, 影响“减负”效果。好学校生源过剩, 甚至超出承载能力, 一般校生源明显不足, 打工子弟学生多, 质量难保障, 学生易流失, 造成教师编制及经费困难等。外地生源多, 影响学生质量, 生源少了, 随之教师编制和经费减少, 给学校办学和“减负”工作带来困难。同时, 学生差异给教师课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带来挑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基础差异、学校的减负工作之间存在着矛盾———基础知识不能扎实掌握, 针对性指导缺少时间, 使得部分教师心存矛盾。另外, 个别教师工作能力滞后, 在落实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上有一定困难。部分学校在“减负增效”的行动中仍存在重视不够、机制不全、方法有限、落实不够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 有个别学科尚未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存在未开足课时和个别学科多开课时的问题;学校场地狭小, 不能满足学生在校体育一小时;中学里存在各科作业量不协调的问题;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留的学科实践活动作业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 教师进行跨学科、跨年级作业的整合研究还需加强, 针对学生特点分层布置作业, 精心设计实践类课程的作业还需要加强研究, 等等。
2. 学校外部“减负”多, 而基于“学习者”的内在“减负”少
“减负”究其本质而言, 是减轻学生主体的负担。然而, 受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上, 并未真正树立起“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从各学校的减负行为及措施中,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例如, 各校在地理位置、生源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很多农村校校址较偏僻, 交通也不便利。各学校在实行“每周不少于3天课外活动”方面存在很多顾虑。再比如, 初三毕业年级毕竟面临中考, 还和其他年级一样要求是否合适?是否应针对毕业年级的减负工作有分层要求?作业的分层与质量的提高是一把双刃剑, 需要科学使用, 不能因为作业分层而降低质量, 也不能为保证成绩而加重作业负担。如何分层?怎样提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还有的学校在规定可以选用的教辅用书中, 存在同步训练等“不同步”的现象 (有的同步训练内容非常好, 但数量不够;有的号称是同步训练, 但超出现行的课程标准) 。个别学校存在“主科”课时超量和挪用“副科”课时现象。这些行为及措施并未关照到学生本身及学生的学习, 亟待观念转变, 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
3.“减负”并未形成社会共识, 校内“减负”而校外“增负”
“减负”是一个社会问题, 仅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 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否则就很可能出现“教师减负、家长加压;校内减负, 校外增负”的问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 学校在“减负”, 可相当多的家长给孩子“增负”。通过调查了解, 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假日休息时间会上各类课外辅导班, 学生在校外产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依然存在。家长们来访来电话, 认为作业少、放学早、不补课是学校疏于管理、不负责任, 会影响孩子考重点中学乃至大学。因此,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多个校外的课余辅导班, 想方设法增加孩子的学习量, 无疑从另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的“减负”观念及行为并未与学校和上级要求统一起来。此外, 当前, 社会办学机构、各类补习班等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精力, 社会各类文化培训机构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和误导, 对学校“减负增效”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和冲击。如何整顿和规范社会培训市场, 如何正确引导家长教育观念,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政府需要探索学校与家庭合力治理这个问题的有效机制, 取得更多的社会共识。
三、实现“减负增效”的建议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 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了更加关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的新阶段, 为推进教育科学减负, 建议如下。
1. 学校要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施减负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减负”工作管理措施虽然明确具体, 但在思想认识层面上还需进一步统一。减负督导工作理应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中, 使之成为“新常态”。“减负”不是减质, 不是说减负就是没有作业, 不要质量, 而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是一项常态的工作, 就蕴含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将学生“自主减负”视为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4], 立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优化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在学习策略等方面确定“量力负担”, 发现学生的潜能, 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 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学生主体课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实效, 已成为学校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向课堂要质量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减负中要可有为, 关键在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作业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实效,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减少课堂无效环节,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科学“减负”。在优化作业的同时, 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堂上合理安排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开发课程的多功能都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方法。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 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总之, 在“减负提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 学校应始终关注减负工作从源头上的创新与把关, 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减负”, 以切实的行动推进“提质”, 使“减负”与“提质”融为一体。
三是完善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以评价改革引领“减负”。教育评价是办学行为和学生负担的指挥棒, 在学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等级制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然而仅仅有等级制还是不够的, 对于人的全面素质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 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研究和探索。目前, 受到中、高考制度制约, 导致学生的负担更多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小学的评价制度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学乃至高中更多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实际分数。目前, 国家正在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 希望能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使学生的评价体系能在义务教育阶段趋于一致并与高中乃至大学有效并轨, 减轻家长和学生不必要的恐慌。对于学校而言, 一是要定期收集数据, 开展科学的质量监测, 用好监测数据指导学校开展评价工作, 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二是合理诠释素质评价监测结果, 逐步引导形成健康的评价理念。定期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抽样测试, 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 依据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和指导改进教学工作, 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四是要立足教师专业发展, 引领教师主动减负。“减负”工作的着眼点、立脚点、关键点是教师。在教师执行层面, “减负增效”需要进一步关注全体教师对学校“减负”工作要求的落实。“减负”工作的真正落实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需要教师有科学的教育观, 需要教师基于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大胆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和实践, 需要教师创新教育的智慧。因此,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机制, 推动教师投身“减负”工作, 总结提炼做法, 及时推广。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专业指导, 满足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需求。例如:核心素养的培养怎样具体实施到学校、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鉴于中考科目增加在即, 学校将面对考试科目增加而学生负担不增加的新问题, 特别是新增中考科目的有效作业设计和增效教学实践普遍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和成熟研究成果。增强对考试变革的敏感分析, 帮助有成就学校迅速形成经验, 加强教师学习培训是教研科研部门的主要任务。
此外, 面对当下“减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学校要依托科研课题, 以此为抓手, 通过学校参与国家、市区级课题的研究, 紧跟教育前沿。结合学校的实际, 通过校本研究, 创新“减负”工作模式, 提倡实践创新。
2. 区域政府要加强教育督导与治理
一是要加强督导指标开发, 合理运用监测结果, 规范学校办学, 积极推进学校发展。督导监测的目的是推动学校改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各校在地理位置、生源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减负工作中“一刀切”的监测标准, 不适合每所学校的特点。建议督导部门在制订“减负增效”评价标准时本着“一样的标准, 不同的要求”的原则, 深入研究, 工作做细。设计并完善“减负”督导监测工作手册的监测表指标, 使指标进一步具有科学、清晰和可操作性。另外, 各地在制订、监测各项指标的同时, 应加强具体引导, 对教材、考核、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用一个长效机制保障“减负增效”长期进行下去。学校应高度重视督导监测的结果, 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 加强对教育部及市区有关“减负”文件精神的学习与理解,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学校要以政策为保障, 着眼长远,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严格落实“减负”指标, 努力做到既“减负”又增效。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部门要善用监测结果, 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 撬动学校改进, 进一步强化校长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并将此项内容列入校长的考核指标之一。
二是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进一步加大“减负”的社会宣传力度, 政府、传媒等相关部门应协同合作, 借助网络、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多渠道、多途径, 加大宣传教育正能量、正效应, 使全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氛围。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向家长宣讲减负精神, 帮助家长理解并切实从自身做起, 减少孩子课外辅导班、补课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形成校内外“减负”共识, 有利于学校“减负”工作的落实。根据学情和校情, 做到不给学生排名, 不给学生压力, 将“减负指标”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 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中, 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引导社会办学机构办学行为, 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不定期对相关机构进行督导执法检查, 并依据检查结果对其进行整改完善。此外, 各地政府也要积极通过兼并、托管、名校办分校等多种手段缩小学校间差距, 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学习, 引导学校教师转变育人观念, 切实从学生发展出发, 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 内化为理念, 外化为变革。
参考文献
[1]张赵姝影, 郑东辉.基于高频词汇的国家减负政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16 (2) .
[2]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 2007 (5) .
[3]王贤文, 熊川武.学生自主减负: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4) .
[4]罗洁.主动减负科学减负创新减负系统减负北京力破“减负”困局[J].中小学管理, 2012 (9) .
[5]周兆海.生存性资源紧张:减负难减的症结所在[J].中国教育学刊, 201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