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浙大归来,播种梦想。 辅导员培训心得作品投票(篇四)

3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红梅)

时光匆匆,一周的学习已经完成,回首紧张而有序的学习,回味无穷。本次学习,学院领导组织有力,课程设计合理,师资水平高,每天都有新知识、新观念,让我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流连忘返。在此将学习心得做个小结,把发自内心的感想写出来,一为使自己的心灵再次提升,二为关心爱护我们辅导员的领导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本次到浙江大学学习,我们正是遇见了高人。各位教授学术研究的准、精、深,课讲的深入浅出,把我们带进了新的境界。

曾几何时,我们把学院的学生贴上了高考分数低、素质不高、不爱学习、自律性差等等的标签,把学生到课率低的主要原因都归咎到学生自身的这些问题上、归咎到辅导员管理上,现在回想自己以前的这些想法,真有些感到羞愧,学生之所以到课率低,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责任,所谓“教书育人”必定是先“育人”而后“教书”的,那么我们有多少老师达到“育人”了呢?为了教书而教书,是不可取的。平时多关心爱护学生,多和学生交心,那么到课率又怎么会成为大问题呢?我想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他们体会的到老师的行为、老师的眼神所包含的深意,甚至老师的内心他们也能揣摩到。在学习上多少有一点点自卑心理的学生,需要我们不断的关爱和鼓励,因此,我们应转变我们的观念,从心底爱每一个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贵人”,成为对学生影响最深、印象最深的老师。

二、积累了知识,掌握了技巧。

通过学习,我被本次培训授课教授们渊博的知识深深地吸引,不管是什么课程,教授们的传授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受益。我的感受是“方法论”比“方法”重要、工作方式很重要、心态更重要。如果在工作中用对了方式方法,很多在以前工作中的围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且效果会更好。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掌握了好的工作方法,也可以传授给学生,改变学生,等学生们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一定会深觉大受裨益。

三、增加了学问,树立了理念

正如前面所说,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视角与听觉的冲击、思想的洗礼,更加深入的领会到了“教书育人”的深刻含义,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了,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了。当然,学习的内容还须在今后中的工作中不断消化吸收和整合,转化成自己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行为,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学习和今后实践的结合,定能使未来的工作完成得更加科学、高效,不管今后我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还和学生有接触,我都会树立“育人”理念,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改变学生。

38

浙江大学--综合素能培训感想(张冬冬)

浙江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中国名牌大学。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是中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基地。华家池校区碧水悠悠,杨柳依依;教学楼前古树参天,环境优雅,是学生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学府。在幽静的高端学府学习,心情十分愉快,学习十分轻松。从8月26日学习培训生活开始到9月1日结束经过7天的学习,专家教授精彩的讲座,严谨充实的课程安排,规范严格的管理,每个方面,每个细节,都体现了浙江大学精心的准备及我校对此次培训的重视。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的气氛十分浓厚。从听课到交谈,以及所听到所闻,每一堂课,都深深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学员,都让我们有所感动和收获。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大家从不远千里到来,总是想着还是要学习一些新知识,使此次培训不虚此行,能够学到先进的管理知识技能使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想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很大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大家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老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虚心、诚恳地接受着专家教授的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适时地记录,接受着新鲜的理念.以下是我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一是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经何主任介绍浙江大学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改革介绍,使我们有幸感悟浙大文化,有机会认识了这么多好的专家教授、院长。这是将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重大资源和财富。

二是非常感谢浙江大学的各位教授,院长给我们传授的新知识、新思想。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总结与探讨”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感悟” “ 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辅导员情绪与压力管理”“大数据、物联网与国家战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 “音乐与人文修养”等课程,和安排的现场教学环节的学习,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闻,提升综合素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三是我领悟到:人只有到了高处,才看到自己的渺小,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才能踏实登高,不断前行。我认为今天的学习不是结束了,而是一种新的开始。参加本次培训学习,对我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遇;今后,我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做好。

总之,7天的学习,时间虽短,内容却很充实收获很大,受教育很深。

39

辅导员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总结(余伟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拓展辅导员工作,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能,促进学院学管队伍建设工作,推动学院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特组织此次学院学管人员培训班。学院党委班子各位领导高度重视,不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2017年8月26日至9月1日,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办了综合素能培训班。在学院学生处的精心组织下,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蔡云川同志带队,共组成四个组,一共52人南下美丽的杭州参加了培训。现将此次培训班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班主要流程

8月27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即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顺利开班。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何钦铭,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区培训部项目主任翁琴,培训班班主任郭莎莎,学院副院长蔡云川,学生处全体、法律系、检察系、司法管理系和侦查系的负责人、专职辅导员以及2017年新进辅导员等参加开班。开班仪式由翁琴主任主持。

8月29日,学院院长田凯专程来到培训班,慰问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并带来学院党委书记万忠宪对大家的问候。田凯院长指出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希望学员们把握机遇、做好笔记、用心感悟,要学习浙江大学教书育人的高境界、真本领、好机制,让此次培训的硕果在日后的日常工作中遍地开花。

8月31日,浙江大学-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华家池校区西大楼139教室举行。结业仪式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务部班主任郭莎莎主持,首先,新进辅导员刘赢代表全体学员代表发言,接着,学院副院长蔡云川作了结业总结讲话,紧接着,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区培训部主任吴晓红致结业辞,最后,吴晓红主任和蔡云川副院长为各组颁发了结业证书。

9月1日,培训班全体学员踏上返程郑州的高速列车,学习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二、培训班课程内容

此次培训班为期7天, 主要开设课程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总结与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与感悟”,“ 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 学生应急工作预案探讨”,“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 情绪与压力管理”,“ 音乐与人文修养”等课程。

此次培训旨在拓展学院辅导员视野,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能,使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紧贴社会发展,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保证培训效果,学院学生处及相关领导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多次商讨,最终定下全面、综合、务实的培训课程,涵盖了当下社会热题大数据物联网、辅导员工作方法、辅导员情绪与压力管理、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管理创新及其案例分析、音乐与人文修养和城市规划等,讲授课程的老师均是来自浙江大学及其兄弟院校的教授、院长等,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先进的思想、前沿的研究将为我院辅导员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增长辅导员见闻,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巩固我院人才队伍发展。此次培训班不仅设置了专家专题讲座,促进辅导员结合工作实践提升认识水平;而且还安排了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互动,增强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

三、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非常感谢学院组织的这次培训班,参加这种高质量、高水平学习,我非常荣幸,也使我获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不仅使我倍感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责任的重大,使我明白辅导员从事的是感动心灵的事业;而且学习掌握了心理辅导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在加深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更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将培训的体会和收获总结如下: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艰巨繁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要想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各项素质能力的培养。

首先,辅导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从事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条件便是自身政治强。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国内国际时事政治,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迁;主动并经常学习理论知识,用正确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理论指引自身的行为。“学高仅能为师,德高方能为范”,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成为一名令学生尊敬和钦佩的良师益友。同时,科学文化的加强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先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作为与他们打交道的我们也要具备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学生有更多交流的话题,更准确地为他们引路。辅导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比如我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科班出身,就要在工作中把这一门课尽快补上,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掌握心理辅导技术,掌握教导方法,应用到做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指导工作有序地开展。

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充实理论知识。通过向书本学,向同事、领导请教,集中精力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大胆实践,提高自己处理应对学生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自己工作热情,积极融入到学生工作中,体现出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辅导员形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以提高落实学校各项决议的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交流,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注重班委制度建设,培养民主氛围。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实事求是、公正严明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弘扬正气,严厉批评不良现象,在广大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中去开展工作。

再次,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具体要求也有所变化。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独立性反叛性强,面对学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辅导员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破解辅导员工作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日常的生活中,辅导员要有心理问题与疾病以及危机识别的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然后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步骤主要包括:对象的确定、问题的识别、预判定性、实践应对。在课程中,专家老师还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帮助辅导员老师进行分析,从中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解决学生心理和学生间矛盾的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这为日后的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另外辅导员要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最后,为了解决上面的几种问题,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风现状与动态,开展“励志”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抓好学风建设,以先进带后进,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难处,消除学风建设上的负面影响,高扬正气,根除歪风邪气,把抵制诱惑和绝不违纪的观念强力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考试期间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对特殊学生的处理工作,包括心理有问题、学业上有问题和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的帮扶。对辅导员自身而言,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以自己刻苦学习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学风的榜样。另外,作为新时期学风建设水平的突破口,辅导员也要提倡学生们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两个能力”的培养作为推进学风建设的切入点,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经过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使我认识了所肩负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责任,因为我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己的综合修养,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勤奋工作,我想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做人,才能做出良好的成绩。

40

格物 致知 正心 修意

-- 浙江大学研修随笔(王卉)

8月26日,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浙江大学--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班”。由衷感谢学院领导给我们提供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在为期一周的学习内,聆听浙江大学各位名师高屋建翎、睿智博学的授课内容,倾慕于各位名师的人格魅力,受益颇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摆渡人,任重而道远。这次研修,拓宽了学术和学生管理工作视野,为教书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境界。所研修的课程涵盖管理学、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虽然具体授课内容有差异,但是其实都是在“传道”教育的本质,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和探究,结合我个人感受,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识自我-- 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职业的选择,是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载体和人生方向。《大学》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根本原则,人的内心如一间房,有各种欲望,如何成为一名具有“忠、仁、孝、义、信”良好德行的君子,就要慢慢去除心房中杂物,不断修行,“明心见性”。你必须停下来,让自己的心,重新认知自我,不再追逐名利,以及世俗的认可,探究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究竟想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这才是人生方向的基点。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蔡元培“教育,养成人性之事也”;竺可桢“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能影响社会”…… 见贤思齐,守得心内一亩田,用爱去浇灌,静看桃李满天下,成就他人,最终也成就了自我。去传承、去引导、去改变、去创造,人生的轨迹也使我走上了三尺讲台,与师者为伍,因爱而生爱,探索真理、将无尽的希望铺向远方。我想,选择作为一名师者,我是幸福的!

二、 认识我与他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者

聆听各位专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使我反思,我与学生应当是怎样的互动关系?

1、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道德教育。大学教育,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有修养的公民,秉承“真、善、美 ”,具备独立思考、辨明是非,保持觉醒的“仁人”,能力与知识水平退而其次。“谨庠序之教,串之以孝悌之义”,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人的善性,除了个人的先天秉性,是需要教育的感化,最终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因此,培养有修养的学生是第一要务。

2、怎样更高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1)善用方法,完善机制,事半功倍。结果重要,方法也重要。方法看似手段,紧连结果。方法重要,就要使方法得当,“方犹乡(向)”,不讲方向,偏离方向,或背离方向。纵有千法,难有一胜。方法重要,就要使方法有“法”。法,亦方略,掌握客观规律,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就要善于总结,善于自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巧干而高效,是工作的不二法宝,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梳理工作思路与步骤,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将“科研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数据化、科研化。(2)创新是前进的动力。在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师要永保学习的热情,要敢于开拓视野,重新归零,开拓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智慧的精进,才可在育人中结出累累硕果。

路漫漫兮,惶恐之。愿做摆渡人,吾厚吾德以逸之,吾逸吾心以补之,吾享吾道以通之,勉之。

41

辅导员素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谭赟)

8月27日到9月1日,学院在浙江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辅导员素能提升培训。这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让人收获颇丰,感受深刻。

感受之一:为师者需时刻有恻隐之心,胸怀大爱。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大道,解疑惑之前,为师者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胸怀对学生、对祖国的爱。赵志毅老师在讲座中给大家讲了“5·12汶川大地震”中放弃学生独自逃跑的“范跑跑”事件,严肃的指出,范跑跑这样的老师是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师的。“范跑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不适合存在于教师群体,他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上可能会有所缺失。当今社会价值观是多元化的,教师如果再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更无法给学生以身教,使学生如沐春风。

教师胸怀大爱,才能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方针,才能从自己的主观意识上把学生的事务摆在第一位,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师生关系才能更加顺畅,更加融合。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确不如高一级的院校。所以,我们就更应该从自己的心中,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信心,教他们学会自我管理,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成就感,帮助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教心理学的吴明证老师举了一个“学生拍老师肩膀”的例子。如果教学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谋生”,面对学生的“犯上”,老师迫于管理压力,可能会阳奉阴违。表面上一团和气,偷偷摸摸却给学生使绊子。因为迟这种教育目的教师,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拿工资养家糊口,他的理念和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拧巴的。然而当教师的理念转变,开始把个人价值,把学生为本纳入教学管理之后,就开始深深反思给学生使绊子的错误性,就开始重新思索师生关系。这就是有爱和无爱的差别,胸怀对学生的爱,就能把教育规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顺势而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水到渠成的,可以达到教学、管理、成长、成才的多赢局面。

感受之二:为师者需活到老,学到老,要有格局,不固步自封。当今世界变化实在迅速,培训的第一节课,何圣东老师就给了我沉重的一击,没想到我们和当下的科技和科学哲学脱节那么大。以前也有留意当前的人工智能技能的发展,但是没想到这个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贴近生活。当人工智能普及化之后,整个社会的变革不是一点两点的。每个人的生活、职业等都会随之发生巨变。和我们教师相关的,授课方式,思想教育方式都会有质的的变革。如果还因循过去的一些旧思想,不仅会被学生淘汰,也会被社会淘汰。在未来的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要利用新科技,还要有新科技的视野和格局,能带给学生新思维,新想法,新感受。

感受之三:给学院的建议。作为一名研究生毕业10多年的老学管人员,这次的培训的确震动太大,感觉我们守在内陆城市和世界脱节了,处于“out”状态。私下和同事聊天,大家都有这种想法。希望今后学院能将培训常态化,帮助我们能够和世界接轨,和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论接轨,让大家能一直处于“stay foolish,stay hungry”的状态,这样我们的学生们也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

42

浙大培训心得(张旭艳)

参加了学院精心安排的“浙江大学--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努力提高岗位技能,适应岗位要求,提高自身的工作成效。

通过为期7天的培训,我获益匪浅。感谢学院及部门领导让我有了这么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感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和精彩授课。从学院领导的讲话中使我倍感辅导员职务的意义和责任重大,浙大教授胡礼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和感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赵志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邱开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总结与探讨》从不同角度涉及辅导员工作的多个方面,包括辅导员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和工作手段运用等,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和建议。从何德明老师《当前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授课中,使我们受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浙大叶英华副教授《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吴明证老师《辅导员情绪与压力管理》张重辉老师《音乐与人文修养》中得到了很多启示,明白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是对辅导员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专家讲授,使我深刻感到国家多级领导部门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认识到了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成长和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实感受到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任务光荣,责任重大。这次培训对于提升个人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对于如何开展辅导员实际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辅导员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取决于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因此首先要强化内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辅导员工作既有思想教育又有日常管理,通过日常思政工作、专题教育、课堂教育等途径,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是以课程为框架,让思政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中。

通过培训,我也认识到,现在要搞好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在对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如果不熟悉所带学生的特点和家庭情况,不了解学生实际所想、所需,那么思政教育工作就可能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我们应采取学生熟悉喜欢的方式,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现象,以激励为主,注重优良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培育,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辅导员工作。在培训中,专家指出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丰富和繁杂,在实际操作中,宣传动员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在培训中专家关于工作方法的指导,使我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进一步强化了提高工作方法的意识和紧迫感。

三是应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学生之间积极进行换位思考。

遵从认知、认可、内化三步骤,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感受来实现内化的方式,使学生拥有健康向上阳光的人生态度。帮助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辅导员工作中,我们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方法,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针对学生的困惑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辅导,尤其注重心理辅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针对新生应及时使其适应大学新生活,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培养其团队精神,适应能力。针对大二学生要加强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工作。针对毕业生应做好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也要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应构建班级心理辅导员机制,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短短的7天培训结束了,我们学员之间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在彼此学生工作经验的交流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欢声笑语和瞬间感动,还有同为学生工作者的那份认同感和责任感,那份为人师表的沉重和坚毅。这次培训经历也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笔难以估价的财富。在参加了这次培训后,我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入领悟和进一步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感到思想上进一步充实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提升,这些都是我的主要收获,而这些收获最终要化为为实际行动,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我的主要收获,而这些收获最终要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这次培训的效果,我决心踏踏实实认真工作,为做好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3

2017年暑期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王瑜)

2017年8月26日至9月1日,我参加了浙江大学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浙江大学位于景色秀丽的杭州,华家池校区更是中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基地,这里碧水悠悠,杨柳依依;教学楼前古树参天,环境优雅,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培训期间,我先后倾听了10位专家的精彩讲解和论述,结合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进行反思,感悟颇多,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1、 换道超车,把创新作为提升工作境界的关键。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在整个学习期间,通过对辅导员工作方法的讲解以及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论述,彰显出主讲人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反思可以看出: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要跟上时代潮流,就要主动把"互联网+"的意识融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去,运用好"大数据"这个工具,让它助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为高校资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资助资源的分配、资助宣传工作的开展、资助工作流程的改造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继续探讨。

2、 以人为本,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无论是授课教授的谦虚态度,还是浙江大学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都值得我们学习、反思。服务意识是自觉主动做好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人的内心。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对服务意识的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反思自己,无论服务能力还是服务意识,还都存在较大差距。有了服务意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服务技能、技术和技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要更加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所想,才能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以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赢得学生们的认可,为学生资助工作尽一份责任。

培训班的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我大有裨益,收获不小,受到的启发也不少,强烈感觉到自己发展的理念和开放的思想有很大的差距。短暂的集中学习、培训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把这次学习培训获取的知识、认识,再领会、再消化、再放大,秉承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方法,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状态,更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院的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文稿来源:学生处

编 辑:张永纳 张泽群 全 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