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真实需求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失独家庭中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第一章】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中的应用研究导论
【第二章】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困境
【第三章】 “失独家庭”的真实需求
【第四章】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第五章】社工介入失独家庭的策略的探讨
【第六章】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专业社工服务失独家庭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失独家庭”的真实需求
3.1 个案资料分析
得益于亲人和熟人的关系(课题组长为父亲的朋友),西城区人口计生委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调查,本人有幸跟随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少部分失独家庭的访谈,获得了两户失独家庭的一手资料。由于笔者在拜访前就与该社区的业委会主任取得联系和信任,因而可以在其的带领下进入失独家庭进行简单的访谈。又由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笔者在遵循社会工作原则的保密性和接纳性原则的前提下,对失独家庭父母反映的真实诉求进行了记录,并对其家庭状况、经济情况进行了大致的了解。以寻求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契合点和必要性。结合笔者在北京市卫计委所获得的关于《北京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投入保障问题的研究》、《西城区失独家庭需求情况摸底调查分析报告》,分析个案访谈的材料,再次印证失独家庭上述的实际需求。总体情况是:这两个家庭都接受过政府帮扶和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家庭 A 因夫妻健在、经济条件较好,在政府及专业社会工作者下顺利走出了危机。家庭 B 则相反,女亡夫离,孤苦伶仃,政府及社会工作者还需加大帮扶的力度。两个典型案例虽然情况不同,但其现实需求却仍有许多共同点,集中体现在对经济保障、养老保障、精神慰籍、社会关爱方面的需求.
3.2 经济保障的需求
调查显示,失独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困难。与一般的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因此一般会有足够的财力支付日常开支,即使还有资金缺口,也会有来自子女的资助;与空巢老人不同,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在生活出现困难时没有子女的资助,因此他们只能单方面求助于政府部门以及寄希望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
k 社区的高先生、邹女士夫妇育有一子,但五年前因车祸不幸身亡,夫妇俩倍受打击,曾一度足不出户,不与任何人打交道,在家人、朋友、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渐渐恢复正常生活。在访谈中,高先生告诉我:“钱不是问题。我从印刷厂退休,每月 3000 多元,你大妈 2000 多。政府每月补贴 500 元,(刚涨的),过年过节街道、李主任还老送慰问金来,够吃够喝没问题”.(李主任之前告知,高家儿子遇车祸亡有一笔赔偿金)。与高先生乐观的精神相反,邹女士则对经济状况表现出忧虑,“无病无灾的就好,可老了谁知道呢。隔壁王老头子,儿子在国外,去年老伴走了,他也瘫了,请个保姆照顾一月就 4000 多,还吃饭吃药呢。好在孩子有钱”.对此更有感触的是 k 社区的刘阿姨。刘阿姨唯一的女儿因病去世后,刘阿姨一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打击,在女儿离开三年后,刘阿姨的老伴也离她而去,目前,只剩下刘阿姨独自一人生活。而刘阿姨是个体弱多病的老人,收入基本靠低保。虽然北京市低保水平逐步提高,并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对于刘阿姨这种吃药看病是常事的老人来说,经济困境依然突出。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失独家庭具有特殊性,一是现有的家庭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家庭收入仅靠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工资以及其他农业收入来维持日常的生活需要,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大,对于职工家庭来说,收入来源仅限于父母双方的退休工资,收入来源少,“养儿防老”的愿望也因孩子的去世而无法达成,从而导致家庭的收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二是即使现有的收入来源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对于失独家庭来说,随着父母双方老龄化带来的疾病问题也需要医疗支出,高昂的医疗费用将造成失独家庭对资金救助的需求增大。
因此,针对失独家庭经济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政府加大帮扶力度,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扶持和介入。对于目前的救助标准,失独父母普遍感觉不够,甚至连低保的金额都达不到,更别说以此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因此,他们希望可以提高每月的救助保障金额,同时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3.3 养老保障的需求
在北京市西城区卫计委对失独家庭的调查访问中以及笔者对失独家庭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失独父母对于现在以及将来的养老问题较为担忧,希望可以集中养老。
他们的担忧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担心自己或配偶一方去世,另一方更加孤独无助;二担忧自己生病会给配偶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三夫妻离异或配偶死亡的家庭担心自己在家中去世没人发现。
高先生对街道“春晖家园”建立的失独家庭帮扶项目及政策给予正面的评价,并把养老保险卡出示给我,表示对养老保障有信心。邹女士则担心未来年纪大了或者一方先去世、另一方生活照料无保障的问题。邹女士的心声:“是啊,最怕老了生病,老伴也老了,到时连个陪同照顾的人都没有。还好现在,我俩还能互相有个伴儿。”
刘阿姨的情况正好印证了邹女士的担心。她对我说:“我自己也会变老,现在还能自理,就怕以后,万一得个什么病,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啊,更别说陪着去医院看病取药了。听说政府准备要把一些福利院建成专门接收无儿无女家庭的老人,那样就好了。但是现在还没有”(说到这,刘阿姨有些哽咽)。
集中养老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希望通过建立专门针对失独家庭的养老社区,可以为他们提供安定的住所,使他们不至于颠沛流离无人照顾;另一方面,社区里的居民都是有着相同经历的失独者,彼此可以相互照顾和倾诉,以此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同时,由于大多数失独者都已步入老年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别需要子女的关怀和照顾,因此失去子女对他们的打击十分之大。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更加迫切和需要。
针对失独家庭以上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角度和技巧对失独家庭开展帮扶工作。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帮助失独者进行资源的筹借、整合以及心理调适等工作。
3.4 精神慰藉的需求
失去孩子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永远也无法抹平的伤痛,尤其是失去唯一孩子的家庭。在以往的调查访问中,许多失独父母都表示,孩子去世之后,自己要承受心灵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孤独,以及遇到烦恼无人排解和诉说的悲凉。这其中的痛苦和辛酸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性情开朗的高先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都过去了,唉!不瞒你说,刚开始那两年,孩子走后,人家过节,我们家是”过劫“.特别是中秋和春节,看见人家团圆,我们老两口那心里甭提多难受!之前也有社区志愿者想要探访我们老两口,但当时不想被外界打扰所以没同意,当时就想,解开心里的疙瘩,还得靠自己宽慰自己,我们老两口也会互相安慰,现在想想,能有人关心、陪我们老两口唠唠嗑也是好的。”刘阿姨对此需求更为特别。
我:您平时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方便告诉我吗?
刘阿姨:喔,困难多了,没法说。前年我的腿骨折时,出租车都不愿意拉我,我自己爬到了医院,这个时候的人完全没有了尊严,当医生说:‘你都伤成这样了怎么不叫孩子陪你来’时我死的心都有了。
我: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现在社区经常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您愿意参加么?
刘阿姨:不去!上次去了有个熟人问我女儿现在在哪工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家里成天想的就是孩子,有时候想啊,还不如跟孩子走了好。剩下我一个孤单单的老婆子有什么意思啊。别人都热热闹闹的,看着心里也会有落差。
我:了解了,如果针对像您这样的家庭开展志愿服务,比如定期上门探访、陪您唠唠嗑,您愿意吗?
刘阿姨:这个可以接受,能有人帮帮忙还是好的。
此外,由于长期的压抑和精神负担,给失独父母带来的不仅是心灵上的困扰,还埋下了许多的精神健康隐患:一是失独父母易产生自我责备的心理,认为孩子的去世与自己没有尽到义务有关,由此陷入到深深的自责当中,长期以此,容易产生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二是失独父母无法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实,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容易出现角色不清、角色混乱等情况;三是认为当前的痛苦都是国家政策所导致,因此陷入对社会、国家的怨恨和不解中,容易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对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政府部门对于失独家庭的精神慰藉需求仍然关注不足,在西城区对失独家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三百多户失独家庭中,精神孤独无人慰藉的家庭占到了总数的56%,超过了总数的一半。针对失独父母的精神慰藉需求,来自政府部门的帮扶只占到了 39%,丧失子女的父母在这种子女慰藉来源空缺的情况下,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给予他们相对较多的精神慰藉。
3.5 社会关爱的需求
在社会关爱这一诉求中,主要体现为就医的陪同、生活的照顾、志愿者的探望这三大方面。其中,生活上的照顾和就医陪同上的需求是大部分失独父母的所迫切需要的。由于许多失独父母年事已高,外出就医面临着种种不便,需要他人的陪伴和照顾,除了亲戚和邻居,则需要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关爱。高先生、刘阿姨都表示,希望能针对失独家庭多开展一些活动,去结识更多和我们有相同经历的人,因为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此外,在生活照顾、烦恼解忧方面,失独父母希望可以得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帮助,一方面,由于没有孩子的陪伴,失独家庭的生活较为单调、寂寞,失独父母没有了生活目标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此时,来自社工的介入、社区的帮扶、志愿者的关爱可以缓解失独父母的心灵、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无法自理的失独父母来说,给予他们生活起居上的照顾和支持更是迫切的需要。
在结束了对两个家庭的访谈后,笔者发现,对于“失独”父母,嘘寒问暖是一种关心,“不打扰”也是一种关心。不同家庭的失独父母对于生活的期许和需求不同,但相同的是,失独父母都为今后的养老以及无人照顾的困境表示担忧,家庭 A 的夫妇俩生性乐观,能较快的走出丧子之痛,适应社会生活,家庭 B 的刘阿姨,由于情况更为特殊,其精神负担更为沉重。因此,针对不同的失独家庭应该进行分类指导和帮助,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更好地走出失独的阴霾、摆脱养老的困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