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殉情”主题对比
摘 要: “殉情”是爱情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叙事母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中外文学史上璀璨的名作,它们都以男女主人公的殉情为结局。从二者的“殉情”母题出发,比较其殉情原因、表现及意义上的微妙异同,能发现中西方爱情观念、道德观以及社会环境等文化差异。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 殉情; 母题; 比较;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不朽名篇,其描绘的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令无数人动容。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祝》讲述的也是一对痴男怨女相随赴死的感人故事,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二者都以男女主人公的“殉情”作为结局,我们可以透过两个不同的“殉情”故事,探寻人物性格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种种奥秘。
1、殉情之内涵
“殉”,即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奴隶制社会时期有“殉葬”制度,大多是活人被迫献出生命,用于陪葬,是一种野蛮而残忍的暴行。而“殉情”则是指为爱情而死的行为,因为恋情受阻、失恋或伴侣死亡而自杀,是一种自发而非被迫的行为,其中包含了两情相悦、投契至深等意味。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以殉情为母题的创作从未中止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
我国的古代神话中的传说及神明爱情故事为殉情母题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山海经》中,《海内经》、《中山经》等篇目中描述了舜帝及二妃的故事,最终在刘向的《列女传》中孕育出了湘妃殉情虞舜的传说故事。可以说,神话故事涉及的殉情情节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素材。从尾生“抱柱而死”的故事,到而后的《列女传》、《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经典文学作品,殉情之作屡见不鲜,《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牡丹亭》等尤为其中的动人之作。
殉情母题的大放异彩不止出现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外国亦然。从希腊神话传说中厄科、狄多求爱不得的伤逝,到《十日谈》第四天的故事中痴男怨女们的殉死,少年维特的绝望自杀,《人间失格》中叶藏对于殉情的追求……殉情故事在各国各族文学作品中都得以描述与反映,世界文学当中很多杰出的爱情婚姻悲剧就这样产生了。殉情毫无疑问是世界性的叙事母题。
纵观古今中外的殉情故事,其结局大都是抵抗失败后付诸于死亡的悲剧,其激烈的情感冲突及对于生命的放弃令人动容,容易激起观众的强烈的情感共鸣。鲁迅先生有云:“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殉情故事正是通过将美好的爱情毁灭,将充满生命之活力与美好之德行的主人公毁灭,以呈现出一定的婚姻爱情观、生命观以及自我觉醒的意识等,其终极主题是对于情,乃至于“至情”的追求。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梁祝》的故事发展都是主人公在得知或误以为爱人死后选择殉情,其殒命的深层原因除了为情献身,仍有复杂之处。
2、殉情之原因
如果将殉情的缘由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的爱情悲剧都是源于外因,直接原因是爱人亡逝,根本原因则是爱情遭阻。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诗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揭示了这个悲剧的根源——“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2]罗密欧与朱丽叶生长在一对互相仇恨的家族中,他们的相识相爱注定遗憾。罗密欧在晚宴中对朱丽叶一见倾心,向朱丽叶大胆求爱,并获得了美人的垂青——对罗瑟琳的爱使他独自抑郁徘徊,而对朱丽叶的爱却使他大胆主动,这或许就是“真爱”的力量之所在。两人很快认识了对方的身份,却义无反顾地将一片真心付仇雠,私相授受,甚至在神父劳伦斯的主持下私订终身。然而,提伯尔特之死激化了两家的矛盾,罗密欧被放逐,帕里斯上门提亲,一夜之间这对恋人的命运坠向了悲剧的深渊。假死的妙计成为了催命的毒药,三个爱恨纠缠之人共赴黄泉。
这对恋人的死亡看起来是由一系列的误会与延误造成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死又带着注定如此的意味。家族仇恨、亲王亲戚的插足,让他们的恋爱前途渺茫,而他们性格中的刚烈因素又让他们不可能选择妥协,这一切都与故事的创作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原型是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民间传说,剧本在取材于此的基础上于文艺复兴时期中创作出来。人文主义是此时产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两位主人公出身于互相仇恨的两个封建家族,却将个人感情置于家族利益之上,他们的诉求注定得不到家族的支持,但他们勇敢争取,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殉情是宣扬人文主义的作者发出的抗争之呐喊,要求人本身所应有的爱情婚姻自主权,突显了西方人的独立人格意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同样面对着家族的束缚、第三者的插足,但两对情侣的表现不尽相同。《梁祝》故事经过民间的流传,由早期的口耳相传、简单记载,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的完整故事情节,前前后后形成了不同体裁、不同版本的故事。但其情节大体如此: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在三年求学过程中与梁山伯互生好感,后归家。山伯再访时方知祝为女子,遂上门求亲,但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氏子。后来梁山伯病故,祝英台出嫁时经过他的墓地,痛哭墓裂,二人合葬。
相较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出的激烈冲突,梁祝的故事更为委婉迂曲。他们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在三年的相处中孕育出了细水长流的朦胧感情,并且在揭开了祝英台女儿身的真面目后才有了实质之爱。有着三年的同窗感情为基础,这段感情是绵延而深厚的。但在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完全不能自主的情况下,祝英台被许配给了他人,这就造成了二人的爱情悲剧。从故事的发展来看,梁祝二人都没有私下为自己的爱情婚姻做打算,梁山伯在求亲失败后黯然离开,祝英台也对家族安排的婚姻无法抵抗,直到送亲路上,目睹爱人坟墓,她方才痛哭不已,随爱人而去。两人都没有做出顽强的抵抗,看似是软弱的,但他们仍然表现出了对这段感情的执着与坚守,最终用殉情的结局守护了两人的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软弱而坚强的,他们的坚强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于真爱的渴望与追求,这是生而为人所共有的情感诉求。而他们的软弱则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所形成的刻板的温顺。梁祝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根据梁祝故事的传播发展过程可以推断,梁祝故事的产生应在东晋时期左右。东晋时期,门阀制度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精神思想,女子的婚恋被门第、礼教严格规范,梁祝故事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梁山伯求婚失败,祝英台被家族牢牢把控,都是因为在门阀制度模具下的爱情的形状。而参与传播创作的人民身处于封建社会,其思想也是受到束缚的,他们无法冲突传统的枷锁,给予梁祝更好的结局。所以,梁祝的爱情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修成正果的,所以只能通过殉情表现对于彼此的“守节”,也在人民群众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获得了团圆的机会。
3、“殉情”之意义
生同衾,死同棺。两个故事通过对生死界线的突破,表现了对真挚爱情的坚守,对婚恋自由的追求。年轻的情侣以全部身家性命为筹码,想要赢得自己的真爱,但面对重重阻碍,他们终究无法得偿所愿,所以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出,以显示其不甘、不屈之心,从而使这份感情、这种精神具有了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梁山伯与祝英台》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压迫下青年男女对于婚姻自主权的渴望,他们虽没有公然反抗,却默默地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伦理道德斗争着。“蝶舞凝山魂,花开想玉颜。”为了“补偿”悲惨的殉情结局,梁祝双双化蝶,体现了参与传播创作的人民对爱情的美好期许,也是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鼓励。但另一方面,这个民间故事一经流传,影响变大,必将受到文人集团的注意,被改造为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样子。李茂诚在《义忠王庙记》中,除了延续经典情节,还增加了“封表义妇冢”、“阴魂平寇”、“封表忠义王”、“立庙祠”等情节[3]。为爱而死的单纯“殉情”被冠上了封建礼教的“忠”、“义”之名,这也是一种微妙的时代色彩。
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作家雨果将其形容为“黎明的爱”。[4]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但黑暗过后是希望的朝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令人惋惜的,但他们的精神成为了一道最闪亮的雷电,劈开了黑暗的夜幕。在情感的激烈程度方面,两个故事可谓伯仲之间,但其结局所显示的意义却是不尽相同的。这一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代表了一个新兴阶级对于自由爱情的诉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代正是变革的一代,未来将会越来越好。两个家族互相铸造的金象伫立着,爱情的光芒永远洒满维洛那广场。
两对痴男怨女,同样因为爱情的受阻走向了“殉情”之路,但他们的思想观念不同,对爱的争取程度也不同,这都是由主人公尤其是创作者所处在的时代环境所决定的。“殉情”这一母题所透露出的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值得我们思索。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M].朱生豪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10).
[2]柳青.大传统与小传统视野下梁祝故事的发展轨迹[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3).
[3]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浅谈维吾尔爱情叙事诗中“殉情母题”及其文化内涵--以尼扎里爱情叙事诗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04).
[4]杨连德.魏晋南北朝殉情故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5]张羽.试分析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异同之处--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01).
注释
1[1]鲁迅《鲁迅杂文经典全集》[M]哈尔滨出版社2013年版,第76页。
2[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朱生豪译[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28页。
3[3]周静书,施孝峰《梁祝文化论》[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4[4]袁子茵《莎士比亚》[M]辽宁人民出版社第2014版,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