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浅析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脱口秀音译自“Talk Show”,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发展成为电视脱口秀节目之后席卷美国电视类综艺节目,在西方“脱口秀”是一种视频节目的栏目,也是一种主持风格,中国的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脱口秀”。网络脱口秀脱胎于电视类脱口秀节目,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依靠制造明星舆论话题迅速传播的新型中国网综形式。《吐槽大会》作为脱口秀节目成功的代表,以“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为口号,邀请明星嘉宾加入,用调侃、自嘲的的吐槽行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向观众传达出一种强势的“吐槽”式网络文化。

一、《吐槽大会》的创新之处

《吐槽大会》是一部喜剧脱口秀节目,自2017年播出以来,至今已播出两季,收视率居高不下,引起了网友广泛热议。《吐槽大会》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自然有其自身的成功之处。

(一)节目内容的话题性

《吐槽大会》每一期会邀请一位具有争议性事件或话题的主嘉宾,吐槽团针对话题名人身上知名的“黑”标签当众进行不留情面的炮轰,这些标签也多数为受众所熟悉,由此充分吸引力了观众的注意力,博得了许多热度和眼球。如周杰的“表情包天王”、大张伟的“作品抄袭风波”、李湘的“老公吃软饭”等吐槽,这些明星一方面要直面主讲者的讽刺,甚至自嘲,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的心理,无形之间卸下明星防御的外壳,使明星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二)节目风格的独特性

如今,当吐槽行为越来越作为大众的心理减压方式而逐渐发展成为网络流行文化的时候,《吐槽大会》使得吐槽这一形式具有了仪式感。《吐槽大会》以其独特的“吐槽”式节目风格在一众的脱口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现场,每一位吐槽者都是主持人,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相同的舞台下,轮番进行吐槽,并且还以此为竞技,节目末尾评选出每一局的吐槽王者“Talk King”。这种轻松自由的节目形式突破了以往节目规则带来的束缚感,不仅在年龄跨度上非常大,90后段子手池子、李诞等也可以直言不讳吐槽老一辈艺术家王刚、唐国强;而且还包含了各个层次、各个圈层的明星如相声演员曹云金、电影演员宁静、导演李湘等,节目风格多样使观众对节目保持了新鲜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三)节目受众的互动性

《吐槽大会》自开播以来,便利用微博、微信、知乎、热搜等社交媒体广泛制造网络热度,同时利用明星效应进行造势,使得每期节目开播之前就话题满满。一档优秀的网络综艺节目不仅注重现场观众的亲身体验,而且关注场外观众的内心诉求。“弹幕”一直作为观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在《吐槽大会》中被首次用作吐槽元素整合到了节目中,比如第一期中吐槽嘉宾李诞就曾利用这个梗调侃主持人张绍刚:“节目上线以后,网友对张绍刚老师恶评如潮,但是居然有两条好评,我问张绍刚老师,这是不是他自己花钱请的水军,张老师觉得很生气,‘我哪有钱请水军,那是我领着老婆孩子自己刷的’。”这种幽默搞笑的互动方式不仅使观众的诉求得到正面回应,同时也使节目效果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

其次,节目播出后节目组会在网上设置投票评选本场节目中观众最为感兴趣的话题,例如第七期节目结束之后,节目官方特地发起了一个金句投票,活动中朱桢的“难道头发还分淡季和旺季吗”、沙溢的“让孩子替我们打拼”等金句票数遥遥领先。这种筛选的方式让观众不仅仅作为节目的接受者,同时也能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这种高度参与式的互动模式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同时造就了“吐槽”粉丝非常高的黏着度,这也是《吐槽大会》能实现热播的重要原因。

二、《吐槽大会》的发展瓶颈

《吐槽大会》能够获得如此大的热度,与其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一味追求网络收视率,忽略节目内在价值的行为无可避免就会产生过度消费娱乐的现象,从而导致节目的同质化和低俗化。《吐槽大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正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吐槽形式同质化

当前网络脱口秀的弊端,首先表现在同质化现象日益加重。一个脱口秀节目火了,各大视频APP相继推出同类型的节目,山寨节目盛行。《吐槽大会》播出之后的《 暴走法条君》、《苗阜秀》也都有《吐槽大会》的影子,此类节目的特点都是一群明星吐槽一个明星,虽然节目形式和《吐槽大会》类似,但却都没有达到《吐槽大会》的网络热度。同质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是现在网络综艺节目最大限度的追求娱乐元素来满足受众的单纯感官愉悦,一味的去模仿、复制成功案列,从而导致泛娱乐化的现象。单纯的模仿其它节目,缺乏节目竞争力,很难做到脱颖而出,借鉴热播脱口秀节目的同时,应该加入自己独特的节目元素,同质化的竞争只会使节目质量愈发降低。

(二)吐槽内容低俗化

网综节目竞争力大,制作商又遵循“收视率至上”的经营原则,以此来生产节目,通过提高节目话题度来娱乐受众,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2016年7月7日《吐槽大会》第一期高调上线,上线三天收视率已突破3000万,成为网络热议节目。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理应成为脱口秀节目的NO.1,但其第一期节目尺度过大、“污力”全开,也没有对节目中的敏感词汇进行消音处理,随后被广电总局下架。节目底线不明确,以低级趣味迎合受众是网综节目的又一弊端,这样不仅破坏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为青少年树立了错误的的价值导向,而且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综艺节目虽以娱乐为主,但是担负着向大众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任,节目内容的低俗化不仅无法起到价值传播和教育的作用,更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三)缺乏文化深度

《吐槽大会》作为当下比较火的脱口秀节目,一上线就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节目以其诙谐搞笑的“吐槽”路线而收获了大量粉丝,但其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载具,缺乏文化内涵,仅仅将“笑对吐槽”当作自身的核心理念,以明星琐事为卖点,对于一些明星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只是象征性的吐槽,并没有涉及更深层次的本质,节目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内在与依托。

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应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例如《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中胡可爆出小时候被“冻带鱼”打过后,随即上了热搜,带火了“冻带鱼”,网友纷纷关注“冰带鱼”,类似于这种,节目组在制作节目中可以花点心思,每一期节目中加入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既起到传播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又可以深化节目的内涵,使节目不局限于一些网络段子。

三、网综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建议

新媒体的高速兴起,给网络脱口秀节目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依托于网络技术兴起的网络脱口秀节目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还需要正面目前的现状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笔者试图总结,网络脱口秀节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注重原创意识的发掘

原创力一词指新鲜、独一无二,它反抗平庸、陈旧和重复,显然国内网综脱口秀节目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前中国的网综节目多数都是买国外版权或者直接借鉴外来节目,“拿来主义”盛行,使得国内综艺市场的创新意识逐渐薄弱。互联网技术大发展造成网综节目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借鉴舶来品是好事,但是如何取舍才是关键,一款脱口秀节目要想具有长久的活力,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国内的脱口秀节目应该在借鉴中创新,在外国节目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学习中提升综艺竞争力,在借鉴中提高原创力,才是国内网综节目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基础。 

(二)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

一档综艺节目要实现全民娱乐化,其必然是传播正能量,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无论是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引导着社会风气,都应该担负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从长远发展来看,价值观才是才是网络综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才能确保其长久的生命力。脱口秀节目为了使节目更具有看点,一般会邀请话题名人,值得注意的是脱口秀节目具有明显的偏向性,被吸引的受众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三观意识较弱的时期,无疑低俗化的节目内容会或大或小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虽然脱口秀节目可以取得短期的红火,但却并不能谋取长远利益。所以即使邀请的名人具有一些槽点,但其整体形象必须是正面向上的,可以起到楷模的作用,为公众树立榜样。

(三)立足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具有很高的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潜力,我国综艺节目制作应立足于传统文化,大力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在节目中加入文化因素,可以增强受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通过网综节目使传统文化传播的更广泛,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同时,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综艺节目也会充满生命力,让观众产生新鲜感,只有节目本身具有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观众,实现文化的“输入”和“输出”达到相对的平衡,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从而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常胜”地位,实现双赢局面。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网络脱口秀节目的迅猛发展,网络脱口秀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以为观众带来欢乐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己任,坚持原创力的发掘,着眼于制作高质量的脱口秀节目。同时,网络脱口秀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文化教育功能,让受众在娱乐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逐步明白并承担个人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