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引言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高校财经类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财会专业一门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门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以后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如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与社会实践中的案例有效结合,如何把课堂教学上的生动有趣、实在;学生爱学、想学、喜欢学,对教师们来说并非易事,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只要肯用心备课、潜心研究,只要熟悉自己的授课对象,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就一定能实现让学生满意的高效课堂,本文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介绍一下《会计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二、会计学原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对象方面
  由于《会计学原理》教学对象均是大一新生,直接从高中升学过来,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对企业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更不要说熟悉企业的经济业务了,这样初次接触专业课,无法快速融入专业课学习之中,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等会计术语去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差、入门很慢,而且会对专业课学习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迫切需要教学改革。
  (二)教师自身方面
  讲授《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师,毋庸置疑专业知识都是比较扎实的的,但是,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与时俱进,不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依旧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教学,在讲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环节时,也是根据教材讲述一下会计凭证、账簿的分类,登记规则等知识,会计学原理课程讲述完之后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更不要谈如何填写和登记了,这对以后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以及会计综合实训课程都带来了不少难度,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实习工作都不知道如何着手,面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记,期末考个好成绩,皆大欢喜”的局面,既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方面
  由于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之一,所以有些学校直接把教材选定为会计从业考试指定教材,殊不知这样的教材是为了考试而设计的,缺乏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并且目前大多数《会计学原理》的教材也基本是以工业企业的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为例讲解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所以,教师也基本是从会计定义、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前提等开始,然后讲解会计要素、等式、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最后才讲述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前后知识点的连贯性较差,学生即使掌握了每个知识点,也很难独立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流程,而恰好这个流程是实际工作中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流程。这种教材的缺陷给会计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弥补。
  (四)学校方面
  1.课程设置方面
  大一新生要军训,所以,我院新生的课程基本都是从第六周开始上,所以后续课程安排比较紧凑,一周六节课,一大两小的课程设计,学院原则上要求大课用来讲授新课,小课侧重习题练习和实践训练,愿望和课程设计非常美好,但是,12次大课很难把会计的基本知识讲述完整和透彻,小课的练习时间又过于偏多,理论和实践的课时安排不恰当。实训所需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耗材也较短缺,造成学生只是象征性的填制、登记一下,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另外,由于实训室的短缺,学生填制这些凭证和账簿时,只能在教室模拟,这样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分工,使他们对会计岗位的设置和分工没有概念,这和习题练习没有太大区别,这样的实训只能流于形式。
  2.考核方式方面
  据调查,大多数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是采用闭卷的理论考试,考试题型也无非是选择、判断、编制会计分录和编制部分会计报表等,由于考试形式的限制,考试的知识点也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点,这样就造成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死记知识点,我院也不例外,期末考试至今还是采用纸质试卷,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2009年就已经采用了无纸化考试,目前会计类的职称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均已经逐步实行无纸化考试了,
  这使得学生参加资格考试时无所适从,操作上受到影响,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而且纸质化的理论考试形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参加实训课程的积极性。
  三、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会计学原理的授课对象无法改变,那么为了提高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效果,改变会计学原理的的教学现状,就只能靠教师自身和学校共同努力完成了。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师方面
  1.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环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选择适应自己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的教学方法,我院会计学原理在讲授不同教学章节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已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选择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模拟导入法:在第一次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成立一家虚拟的企业,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成立一家公司需要什么?资金从哪里来?企业成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业务?让他们用小本子记下企业发生的每一笔业务,然后提问他们说,企业每天都有业务发生,那么时间久了,还能记清业务类别的具体情况么?如果像流水账一样记到小本子上,复杂么?能看清楚业务之前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么?那么企业的会计们是如何记录这些业务的呢?会计需要有一套自己专门的方法,这样自然引入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点,之后让他们把企业的业务进行分类逐步形成筹集资金、采购、生产、销售和利润形成与分配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里穿插所用到的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账户,对每个阶段发生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这样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逐步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2)织网法:把整本书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梳理,织成一张知识网,这张网上涵盖了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知识点,网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把整本书的所需要学习内容及重点给以明确。
  (3)数字辅助记忆法:例如4个基本前提、2个核算基础、6个会计要素、7个核算方法、8个信息质量要求等等,涉及到这些知识点时,先用数字加强一下记忆,会更直观。
  (4)案例教学法:针对该课程专业术语多、概念枯燥、解释抽象、财务处理内容多的特点,采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加以解释,既通俗易懂,又印象深刻。例如,在讲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区分概念,用农民种小麦为例进行讲述,农民卖小麦所得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卖秸秆所得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在自己土地上捡到无人认领的物品卖的钱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学生既能分清收入的主次,又能区分日常和非日常经营活动的关系。
  (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在课件中加入一些动态元素,使企业的采购、生产以及销售过程看起来清晰形象,也使“T”型账户的登记、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账簿的登记直观易懂。在PPT教学的基础上辅助传统的板书以使教学效果更佳。
  2.重视实践环节
  教师自己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在做教学计划时,合理分配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给与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这对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合作分工能力上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在讲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写和登记,并交换审核,感受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
  (二)学院方面
  1.课程设置方面改革
  学院尽量在课时安排上合理一些,可以在前半学期偏重理论一些,后半学期重实践一些,给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设计的空间,不能严格遵守“大课讲,小课做”的教学规定,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接受知识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另外,为了能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实训室的建设以及配套要完善。
  2.考核方式方面改革
  我院是软件类院校,软件开发是学院的强项,那么,可以软件类专业的学生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合作研制出一套适合本院学生的实训软件,并且可以自己开发一款适用于无纸化考核的软件,这样即解决了实训效果差的难题,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对学生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可谓锦上添花。另外,改变平时成绩的比重,增加课堂表现的成绩比重,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课堂表现情况,这样会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主动性。
  3.加强校企合作
  广东省中小企的数量较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代理记账的公司日益增多,代理记账的需求较大,学校可以与部分中小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我院会计专业的学生给企业代理记账,这样,学生有了实习的机会,有了真实做账的环境;学校也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单位;企业也节约了资金成本,实现了三赢的局面。
  四、结论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笔者结合自己从教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会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其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自身做出很大的转变,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实训平台,这项改革的教学效果在我院已逐步显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但是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还需要多方继续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