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文学中的启蒙思想
浅谈鲁迅文学中的启蒙思想
谈及鲁迅的创作动机,与“启蒙”和“救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能够更加科学理性、辩证客观地解读鲁迅文学中的启蒙思想,更加准确地理解鲁迅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这已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探讨课题。
一、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启蒙思想
提及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启蒙思想,离不开对《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这一句话的探讨。在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鲁迅便提出了立人为首,凡事后举的重要主张。在鲁迅先生看来,当时的中国社会并非是健康的社会形态,而是不健全的甚至是不正常的社会形态。当时的中国人也有着种种国民劣根性。如何通过思想文化改造这样的国民劣根性,是鲁迅文学中启蒙思想萌发的初始动机,“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一)典型叙事模式阐述启蒙思想
在鲁迅文学作品中,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是非常典型的叙事模式。除开带有浓重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外,以“我”这个自我主体为叙述视角的文学作品数量有很多,在小说集《呐喊》以及《彷徨》中便有近半的作品是采取了这一典型叙事模式。在鲁迅早期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关于社会现实和历史反思的凝重感及其厚重,以“我”为代表的自我主体往往代表着启蒙思想的清醒萌芽,而其他的叙事人格则往往代表着国民愚昧的落后思想和劣根性所在。以著名的文学作品《故乡》为例,尽管在童年时代,主人公“我”与闰土亲密无间,但多年之后久别重逢,“闰土”的一声“老爷”便将两人之间的思想意识鸿沟拉出了距离,由于“我”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文化教育,与当年那个记忆中的传统故乡早已隔开了厚重屏障。闰土走的是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必然成长之路,而“我”则通过现代文明洗礼实现了自身人格的超越。在这个启蒙思想萌生的初始阶段,鲁迅文学作品是倾向于以己之热忱救世人,为了启迪民智,宣传自由,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真理呐喊的号角和直面劣根性的犀利,如“狂人”,“立意”便在“反抗”。
(二)理性启蒙思想的萌生
在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尝试失败以后,鲁迅文学作品中对于启蒙思想的表达开始有了相应的“彷徨”和反思,“个人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并不能实质救世,鲁迅开始意识到凭先进知识分子们的个体力量无法成为能改变时代的乱世英雄,“倘说为别人引路, 那就更不容易了, 因为我连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以《药》为例,夏瑜作为先进的时代革命者,他与代表了愚昧国民落后现状的华老栓形成了鲜明对比,虽也想用理性启蒙思想去开化群众,但最后还是陷于现实狼狈困境。再比如《伤逝》里,主人公的启蒙思想极其典型,凸显了“个体主义”的自由和独立,但作品的最终结局依然是陷于“死”和“逃”的理想破灭之境。在这个阶段,鲁迅的启蒙思想不再以思想斗士的形象而出现,他开始对于启蒙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内省,不再追求跨越性的文化转型,而是扎根于无产阶级实际,回归于启蒙思想的理性思考层面。
二、辩证角度分析鲁迅文学中的启蒙思想
在鲁迅文学作品中,读者常能感受到来自于创作主体的深层困惑和悲壮诉求,鲁迅文学作品中常充满了“自救”和“他救”的强烈精神痛苦,在《呐喊》短短三千多字的序言中,“寂寞”和“悲哀”这类情感消极层面的词汇便出现了多次,其中有句“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识了”。从这可以看出,在后期鲁迅对于重视“个人主义”的启蒙思想不再是给予肯定的评价,而是回归到更为理性的辨证主义,究竟为谁启蒙,谁才是“启蒙”的主导者。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启蒙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学者具备的社会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困苦而困苦。鲁迅及其同时代的文学作家常无意识地将西方文化及相关语汇融入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初期抱着救世的积极希望,因此“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鲁迅开始意识到单纯注重西方“个人主义”的“自救”并不是救世之本,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和彷徨也具备那个时代的文人思考国家命运的普遍忧虑特性。不可否认的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启蒙思想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堪称警世之作的佳品。
三、结语
究其过往,鲁迅在从事新文学创作的动因便是“为人生”,直至“改良这人生”。启蒙主义及其思想是鲁迅进行“自救”和“他救”的重要旗帜。在鲁迅作品中不仅有独特的叙事视角给予读者最为直观的启蒙思想与愚昧现状的冲击感,同时还反映了鲁迅自身对于启蒙思想的困惑与反思,直至回归理性的启蒙主义。这个过程对于国民思想的启蒙和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值得人们作为重要课题去深刻挖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