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水污染论文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生态伦理视域下导致水污染的因素探究
第一章:当前中国水资源的污染成因研究绪论
第二章: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水污染的危害对象
第四章:生态伦理学下分析我国水污染的原因
第五章:基于生态伦理的水污染解决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生态伦理下国内水污染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水本身具有自净能力;但由于人类将生产生活中的大量污水或垃圾无限制地排入水中,导致了水的自净过程极其缓慢,甚至难以完成。由于对水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导致了水污染问题并未受到重视与有效治理。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一)总体概况
我国气候干旱、缺水严重,虽说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却仅有2200m3,仅为世界水资源量平均水平的 1/4、美国水资源量平均水平的 1/5,与世界和其他国家的水资源量相比还是相对较低的。若扣除难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后,如洪水径流或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等,那么能够实际开发并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将比现在还少。并且逐步呈现出了南方及沿海地区水资源量较多,北方及西部地区水资源量较少的分散不均的布局情况。
我国水环境的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根据国家环境滥测网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实际监测显示:I-Ⅲ类,Ⅳ、V类和劣V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40%、32%和28%,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二) 江河污染现状分析
据人民日报报道:环保部在对2012年上半年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显示:全国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为轻度污染,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构成;根据断面河流水质定性评价标准(见表1),其中Ⅰ-Ⅲ类水质结构比例为51.5%,同比上升3.7%;劣Ⅴ类水质结构比例为15.5%,同比下降0.6%.
2012年上半年,国家环保部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七大水系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重点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七大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污染指标主要由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构成。在七大水系中,长江和珠江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淮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污染,黄河、松花江和辽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中度污染,海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重度污染。
1.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76%、17%和 7%;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劣Ⅴ类水质主要集中在干支流交汇的主要城市的近岸污染严重的水域。
2.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其中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50%、25%和 25%;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3.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 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6%、44%和 30%;污染的主要指标由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构成。
4.海河水系
海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重度污染, 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2%、21%和 57%;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5.辽河水系
辽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35%、22%和 43%;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6.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其中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为重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4%、55%和21%;污染的主要指标由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7.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在七大水系中属于最好的,I-Ⅲ类,Ⅳ、V 类和劣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82%、15%和 3%;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三)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
所谓地下水污染是指通过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而出现水体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的结构错综复杂,导致地下水流动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呈现出了进程缓慢、难以发现和不易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被污染,若想彻底清除污染源,使污染的水质复原,至少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我国城市中的地下水资源基本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呈现出了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在对全国城市地下水的监测中显示,全国城市的地下水几乎均被污染,其中近一半以上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较重;在对北方 17 个省会城市的地下水监测显示,16 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正逐年加重;在对南方 14 个省会城市的地下水监测显示,3 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也曾加重趋势。①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对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及后果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由于向地下直接排放工业污水致使被污染的地表水对地下含水层的入侵,人畜粪便的污染,农药过量后对地下的渗透等。污染不仅会使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高,还会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2.地下水污染方式
直接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是指污染物的性质未经任何改变就直接渗入到了地下水中;间接污染是指污染物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使改变后的某些成分渗入到了地下水中所引起的污染。间接污染与直接污染相比,具有过程缓慢复杂,污染原因隐蔽的特点,要想查清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比较困难。
3.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大致可分为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和径流型四类,主要都是对潜水和承压水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固体废物堆因降水的淋滤、废水池等废水集中区的连续渗透、污染物通过破损的管道等所引起的渗透性污染。
4.地下水污染类型
地下水污染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由于地下淡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所导致的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二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和过量使用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三是石油及其附属化工产品所造成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等固体废物聚集地连续渗漏所造成的污染。
题目:生态伦理视域下导致水污染的因素探究
第一章:当前中国水资源的污染成因研究绪论
第二章: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水污染的危害对象
第四章:生态伦理学下分析我国水污染的原因
第五章:基于生态伦理的水污染解决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生态伦理下国内水污染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水本身具有自净能力;但由于人类将生产生活中的大量污水或垃圾无限制地排入水中,导致了水的自净过程极其缓慢,甚至难以完成。由于对水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导致了水污染问题并未受到重视与有效治理。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一)总体概况
我国气候干旱、缺水严重,虽说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却仅有2200m3,仅为世界水资源量平均水平的 1/4、美国水资源量平均水平的 1/5,与世界和其他国家的水资源量相比还是相对较低的。若扣除难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后,如洪水径流或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等,那么能够实际开发并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将比现在还少。并且逐步呈现出了南方及沿海地区水资源量较多,北方及西部地区水资源量较少的分散不均的布局情况。
我国水环境的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根据国家环境滥测网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实际监测显示:I-Ⅲ类,Ⅳ、V类和劣V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40%、32%和28%,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石油类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二) 江河污染现状分析
据人民日报报道:环保部在对2012年上半年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显示:全国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为轻度污染,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构成;根据断面河流水质定性评价标准(见表1),其中Ⅰ-Ⅲ类水质结构比例为51.5%,同比上升3.7%;劣Ⅴ类水质结构比例为15.5%,同比下降0.6%.
2012年上半年,国家环保部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七大水系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重点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七大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污染指标主要由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构成。在七大水系中,长江和珠江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淮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污染,黄河、松花江和辽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中度污染,海河的水环境质量属于重度污染。
1.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76%、17%和 7%;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劣Ⅴ类水质主要集中在干支流交汇的主要城市的近岸污染严重的水域。
2.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其中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50%、25%和 25%;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3.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 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6%、44%和 30%;污染的主要指标由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构成。
4.海河水系
海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重度污染, 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2%、21%和 57%;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5.辽河水系
辽河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35%、22%和 43%;污染的主要指标由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6.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其中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为重度污染。I-Ⅲ类,Ⅳ、V 类和劣 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24%、55%和21%;污染的主要指标由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构成。
7.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的水环境质量在七大水系中属于最好的,I-Ⅲ类,Ⅳ、V 类和劣V 类水环境质量结构比例为 82%、15%和 3%;污染的主要指标由氨氮和石油类等构成。
(三)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
所谓地下水污染是指通过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而出现水体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的结构错综复杂,导致地下水流动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呈现出了进程缓慢、难以发现和不易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被污染,若想彻底清除污染源,使污染的水质复原,至少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我国城市中的地下水资源基本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呈现出了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在对全国城市地下水的监测中显示,全国城市的地下水几乎均被污染,其中近一半以上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较重;在对北方 17 个省会城市的地下水监测显示,16 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正逐年加重;在对南方 14 个省会城市的地下水监测显示,3 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也曾加重趋势。①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对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及后果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由于向地下直接排放工业污水致使被污染的地表水对地下含水层的入侵,人畜粪便的污染,农药过量后对地下的渗透等。污染不仅会使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高,还会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2.地下水污染方式
直接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是指污染物的性质未经任何改变就直接渗入到了地下水中;间接污染是指污染物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使改变后的某些成分渗入到了地下水中所引起的污染。间接污染与直接污染相比,具有过程缓慢复杂,污染原因隐蔽的特点,要想查清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比较困难。
3.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大致可分为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和径流型四类,主要都是对潜水和承压水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固体废物堆因降水的淋滤、废水池等废水集中区的连续渗透、污染物通过破损的管道等所引起的渗透性污染。
4.地下水污染类型
地下水污染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由于地下淡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所导致的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二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和过量使用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三是石油及其附属化工产品所造成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等固体废物聚集地连续渗漏所造成的污染。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