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论文】戏曲人物形象塑造(共3481字)
【摘要】戏曲艺术综合唱、念、做、打等各种表现手段,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推进剧情发展,表现戏剧冲突,揭示主题思想,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的舞台及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塑造,刻画人物。
【关键词】戏曲;人物;塑造
一、确定角色“基调”
为了掌握角色性格,首先要抓住形象的基本色调。抓住性格一种或几种主要品质。“基本色调”和“主要品质”。就是“基调”。也称“角色的种子”。这个“基调”或“种子”,有简单与复杂之分,简单的是突出性格中某一品质,如“热情奔放,心直口快,”,复杂的则是多种品质的结合表现,或两种品质的矛盾集于一身。前者如“胆大心细”,后者如《阴谋与爱情》中的乐师米勒,他有着反抗情绪,但又有畏惧的心理,处于这种绝然矛盾的心理交织中。性格的基调规定人物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也确定人物心理和逻辑的动作表现规律。也就是说,角色在剧中所做、所想,所看和所感的一切,都有一定的态度色彩。于是观众就能得到鲜明的性格印象,演员体现角色形象时,毫无遗漏地面面俱到来表现他全部个别品质,必然突不出主要品质,观众就很难获得对人物的完整性格印象,演员的创造便也缺乏性格的贯串色调线索可循。贯串人物基调的线索,就是人物关系的贯串线和角色态度的贯穿线。角色的基调是具体通过这两条线而表现出来的,戏剧的所有创作人员都应该明确这一点。所以,一定要建立起人物的基调,确定人物关系的贯穿串线及其对人对事的态度贯串线。角色的基调与其思想是一致的。贯串动作受思想支配,同时也体现其思想。一旦找到了人物的性格基调,也就好理解他的行为动作的思想。当然也就好掌握住他的贯串动作去处理具的舞台行动了。
二、关于形体动作
动作是演员创造形象的基础。人在生活中总是不停的动作。所以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基础是动作,掌握形象的过程是从理解人物的“动作形象”开始的。思想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思想,这是一切行为逻辑的基本规律。同样,剧本的思想支配着整个演出的戏剧行动,而戏剧行动必须准确而有效的体现剧本的思想。因此,戏剧行动准确与否,是戏剧创作成败的重要标志。就形体动作而言,其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它与心理动作结合之后,只有当形体动作作为完成心理任务的手段,对心理动作之完成过程发生影响,形体动作对人物或观众来说才有实际意义和趣味。如果演员不信任自己的心理任务,那么也必然会不相信形体动作的真实性,或者说就不可能产生真实而有效的形体动作。所以,演员既要服从角色的行动逻辑,就不能是敷衍角色的行为。更不能装样而已,而必须是真实行动,然而对演员来说,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这种真实行动的本身,是一种艰苦的艺术创造。戏剧创作进入细排,就是磨练动作的表现力,动作磨练到什么程度,就是你在舞台上所作的每个动作,都必须让观众看到、看清、看懂,所做的任何动作必须有效,无效的动作做了等于白做。为了保证动作真实有效,就要作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动作层次
演员在自己的行动线中,必须明确动作层次,孰重孰轻,有意识地冲淡或强调。层次清了,行动的发展变化便可以使观众看得明白。否则,轻重不分,节奏不明,不但减弱动作的目的性,演员自己掌握起来也困难;同时,在创作中那些动作重要,应该强调:是动作的夸张,还是以音乐加强,都无法表现。如果没有这样使观众留有深刻印象的动作,人物形象就黯然失色,也难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二)突出主要动作
动作要“主次分明,变化无穷”,不能“平分秋色”。越是重点的动作,越集中体现其思想,处处都重要,就看不出真正的东西来。每个动作都想突出,最后什么也突不出来。凡是体现思想较为鲜明突出的,都属主要的动作或重要的动作。如果把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动作,也去大做文章,甚至把拿手的技巧和手法都使上。这样不仅不能帮助突出主题,体现思想,反而会把思想搅浑,越显复杂紊乱。
(三)细致分析心理
内心活动是一切行动的基础的基础。所以,要重视挖掘角色的“潜台词”,把台词的深刻涵义细致的分析出来,并要充分领悟每一个动作的内在意义,产生大量的“内心独白”这样才能使动作的目的性更强烈,行动的热情更炽热,内心节奏更鲜明。“潜台词’是角色的真实思想,是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或”未尽之言“。在舞台上正如在生活中一样,人们所说并不一定是他所想的,有时是为了掩饰自己,为了不便明言,或为了把话用另一种说法表达出来,或由于感动而找不出准确的字句……等。都会心口不一,“潜台词”是剧中所固有的,不是另加的,也不是创造的。所以说要“深挖潜台词”。
(四)如何选择外部动作和设计身段
1.从生活出发
生活是设计身段和选择外部动作的依据,生活既然是创造角色的依据,那么扮演一个角色时,就要熟悉这个角色的生活,通过对生活的详细观察和亲身体验,要让人物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活起来,慢慢融汇在自己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为创造角色积累素材。如果条件不许可,不能亲身去体验,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对各类人物的观察,接触中对人物进行分析体会。
2.从人物性格出发
设计身段和选择动作,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找到角色特有的形体动作,因为每一个人的外部动作都是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现。在生活中,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在场的人们的反映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即使内心想的一样,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有的异常激动,面红耳赤,甚至摩拳擦掌;有的遇事不慌,外部动作稳重、沉着、镇定。作为表演艺术,可以根据这个原则,从中选择符合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如《江姐》中的江姐设计了一个理头发的动作,每当情况紧急,与敌人周旋,甚至从容就义时,就用这个动作。表现力江姐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坚强,稳重,沉着的性格。
3.从规定情境出发
斯氏说“要想便于在舞台上行动起来,演员就必须先把自己摆到作者给登场人物规定的情境里”。(《导演基础知识讲话》253页),从这里看出,任何角色的行动都不能脱离规定情境,演员要努力使自己的情感和动作适应规定情境的要求。如《三岔口》,有一段在夜晚开打的戏,剧本规定这个事件发生在晚上,但如果舞台上真布置成晚上的情景,那观众就很难看到演员精彩的武功表演了。这只能从动作的设计和体现中。让观众时刻不忘记这个特定的时间是夜晚。
4.结合台词和唱腔选择动作,设计身段
在生活当中,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习惯动作,尤其是在非常激动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常常用手势来帮助说话,作报告。讲课也喜欢用手势来加强语气,增加语言的感染力。除了手势外,还有头部的动作,眼眉的动作,脚腿的动作,身子的动作,必要时一个指头的小动作,与语言和感情结合起来,都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话剧《陈毅市长》第二场,陈毅同志进入伪市政厅时有一个转动黄皮转椅的动作,边转边说:“这把市长的交椅,转来转去,终于转到人民的手里来了!”这个动作和台词结合得非常好,寓意很深。在传统戏曲中,有的结合唱腔和韵白,边做边说,甚至还可以设计成套身段。但是,在结合台词设计动作和身段时,千万要防止图解式的表演。即唱一句作一个动作,唱天指天、唱地指地。这种动作设计即凌乱,有机械,甚至滑稽可笑,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台词的核心思想和内在含义。
三、结语
提供了一些选择动作和设计身段的几个方面,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都必须紧紧扣住角色的形象和性格,而不能从外部去表演感情或表演动作。
参考文献
[1]陈小香.浅谈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戏剧之家,2014(5):52-53.
作者:魏征 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