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600字3篇
篇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又见硝烟,它永远多过美丽、绚烂的烟火。
又见刀枪,它永远多过代表着勤劳的犁刀。
又见怒火,它永远多过代表着和平的绿枝。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再不让硝烟笼罩烟火,再不让刀枪胜过犁刀,再不让怒火燃烧绿枝。
王昌龄在《军行》中写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炼的语言,执着的精神,令他流芳百世。可是,随着《军行》传下来的,同时还有战争的悲凉与残酷。我们何不去拥抱和平,改变这已被战争摧残得千疮百孔的世界,在我们心中,早已被刻画下战争的道道纹路,即使是在这较为和平的年代,它虽披了一道华丽的锦袍,可上面却布满了虱子。战争无处不在,即使人们都在呼吁和平。
就在过去不久20的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不下400余次,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就在迎来新世纪的今天,朝鲜一意孤行的核试验成功,是乎?卫了高丽民族的尊严,但他们是拿世界和平、稳定和安全做赌本。
聂华苓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写道:“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也是为了让我们从战争的怪圈中跳出来,让世界和平不是梦想。
战争,又有什么好呢?漫天的硝烟,遮蔽了蓝天,暗淡了阳光,夺走了温暖。用它来解决问题,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日本对珍珠港的无理,令美国蒙受羞;美国对广岛的报复,更是令日本大片沉寂。硝烟散尽,只能望着那堆废墟生叹。不错,这些是可以复原的,或许,他们的新生命会更美,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人类的心灵,已被深深地划上一道不可磨灭的创伤。
我们要学会和气,学会谅解,不再让怒火蒙蔽双眼,不再让硝烟弥漫世界。
篇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寒风凄凄,白雪飘飘。一位老人正在一片冰天雪地里坐着,两瓣嘴唇还在微微地颤动。一种有气无力的声音从她的嘴里断断续续地飘出来。那是一种思念的声音,那是一种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她的儿子被抓去充军已三年了,毫无音讯,直到前天她才得知儿子已在前线上战死的消息。
死亡,这是战争的家常便饭。
放眼观天下,天下三分。当曹操在火盆边烤火;刘备在书房和诸葛亮商量政策;周公瑾在船只上喝着酒时,人们会赞叹:“啊!真实乱世出英雄!”可曾想,在这光鲜、耀眼的背后,都是一场场无情的厮杀。剑锋在鞘中蠢蠢欲动,箭在铉上只想飞得更远。可曾想,对面站着的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虽然,一个小小的士兵只是一个将领走向成功的一层阶梯,只是一块出人头地的奠基石。
可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士兵,在他的母亲眼里他是一种信赖,是生命的寄托,是生命的延续;在他的妻儿眼中他是半边天,是房屋的主梁,是一所避风港;他是船帆,带着领着一家子前进。
可是,那堆生铁铸成的兵器,毫不在乎,只是一味的吞噬知一条一条灵魂。把地上的白雪染红了,染成了一个个雪球,尽管那洁白的雪是那么不愿意。
直到今天,虽然今天的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可是只要人们心中还有一个“利”子在,世上根本就和平不了。
今天的钓鱼岛还陷在于相争之中。要是一旦发生战争,那后果可真是不可想象。现在的科学技术这么进步,在武器方面都很发达,杀伤力强。只要是发生战争,又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又要破坏几个家庭。
现在,让我们呼吁灵魂“拒绝战争,世界和平!愿早日世界铸剑为犁!”
初二:谢晓敏
篇三: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在联合国办公大楼的广场上,有一个名为“铸剑为犁”的雕塑,它的含义无非就是和平,这谁都懂。但我就想问问:这谁都懂的词有几个国家能做到?
请问:你们还记得那些战争吗?现在,就让们穿越时空隧道,去看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地点:南京时间:1937.12.18
日军将囚于幕府山的男女老幼五万七千多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着,均被用刺刀杀戮。最后,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其中仅一人幸免。
地点:南京时间:1937.12
在日本的《东京日日新闻》上有一篇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地点:南京时间:1937.12
那时是日军刚刚攻陷南京,刚刚攻陷南京就迫不及待地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其中,有的青年是被砍死的,有的居民是被活埋的,更有甚者甚至把赤手空拳的中国青年押往南京郊外进行集体屠杀!
时仅六周,被日军残忍杀死的中国人就达三十万以上!
以上三个事件仅仅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在那前后,还有那么多因战争而死亡的人,那要怎么算?又怎么能算得清?
那些挑起战争的国家,你们都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当时被杀的是你的亲人,是你的家属或是你自己,你又会是什么心情?
可是,即便谁都知道战争的恶果,却还是会发起战争。
在这里,我——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要问问世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那一天又有多远?
河北沧州黄骅智美学校初二:母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