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心引力》的隐喻解读
影片《地心引力》讲述的是一位叫斯通的空间站女宇航员如何通过帮助与自救克服种种危机成功返回地球的历险经历。影片单一的主线、集中的矛盾使观众不用花很多精力去理解故事,而是全身心的去感受影像,去解读人物与情节背后的思想。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提出,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过甲事物来理解乙事物的重要手段(王晓姣,2014:24)。影片对隐喻的运用比比皆是,本文试图从生命、声音和政治三个方面探讨创作者卡隆对人文及社会的思考。
一、生命的隐喻
生命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躯体,躯壳下的灵魂才是生命的本质。因此女主角在成功自救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回归与升华。斯通在地球上的生活并不如意。虽为女性却一直顶着男性的名字,因为她的爸爸希望她是个男孩。天生的不被认可和无法用努力来满足的寄望构建了她成长的压力。她的女儿,在游戏中撞到了头部,就死了。斯通把到太空工作看作是一种逃离,因为在地球上她已找不到归属感。此时斯通的内心是死寂的,除了恐惧,更多的是绝望与放弃。在国际空间站,为了避免使两人都陷入绝境,刚刚救下斯通的马特牺牲了自己,并告诉她要学会放手,要活下去。这里的“放手”一语双关,这不仅指他要放手把一线生机留给她,也告诉她要敢于忘掉过去的伤痛。马特的牺牲不仅点燃了她求生的希望,把“活下去”的勇气也埋在了斯通的心理。
惊恐疲惫极度缺氧的斯通进入太空舱,在接触氧气的那一霎那,时间凝固了,褪去太空服的她双腿并拢,身体蜷缩,如同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身后飘浮的绳索好似脐带把她和空间站连接在一起。此时的她在母体保护下平静、安全。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当柔弱的个体得到补给被唤醒时,生命的耐力与张力又得以展现。为继续上路,斯通乘坐的联盟号作为一个子体必须脱离国际空间站这个母体,而为了成功启动这个过程,斯通必须手动断开联盟号与国际空间站之间的绳索。正如每个人对母亲都有向往,会因为疲惫、伤痛或恐惧而渴望重回那最初的温暖安静的地方。但我们不会逗留太久,生命一旦成熟就必须断开与母体的连接,独立于这个世界,开拓自己的人生。
联盟号的能源耗尽,缺失家庭温暖的悲伤袭上心头,而无线电传来的婴儿声再一次使她陷入了丧女之痛,对于本就绝望的斯通犹如雪上加霜。这时,马特出现了。他的出现与其说是斯通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不如说是马特曾经在她内心埋下的“活下去”的种子开启了。斯通振作起来,重新找回了希望和勇气。躯体与灵魂一同达到谷底,又一同重生,生命之光已然燃起。
故事的结尾斯通驾驶天宫号和众多碎片一起飞向地球的时候,天宫号是这些燃烧着拖着长尾的亮点中最大的一个,如同精子冲向卵子一般。太空舱降落到水里。水,正是地球孕育生命的起源。斯通艰难的从太空舱出来,好似一个新鲜的生命破壳而出;游向陆地,如同生命初始的进化也是从水中到陆地。水中的青蛙也奋力的向上游着,而青蛙本身就经历了从卵到蝌蚪到青蛙,从水中到陆地的质的进化。斯通游上岸,疲惫的趴在水滩上,用手抓起水滩上的沙土,说“谢谢”。像是一个出了远门孩子,归来时与母亲热情相拥。她曾多么执拗的要逃离,现在她要感谢地球母亲的引力把她带回来,要用各种感官感受来自母亲的赐予。从前一直漠视甚至回避的一切现在看来是那么亲切可贵。
斯通想要爬起来,一个踉跄没支撑住身体。斯通的最后一句“不”斩钉截铁,她的内心已经强大起来,再也不畏惧困难,再也不逃避伤害。她已经准备好了去开始崭新的生活,宛若重生。斯通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进化飞跃,由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至此,生命经历了孕育、诞生、进化的全过程,灵魂也得到了回归与升华。最后的镜头是对斯通站立的超低角度仰拍,远处的大树高山尽在脚下,这一刻影像上生命的高大形象,伴随着激昂的音乐,无疑是对人类伟大生命的崇拜和礼赞。
二、声音的隐喻
声音代表着联络,人们用声音来交流,来表达关怀与爱,表达需求与被需求;即便在没有人类的自然界还有树叶的响动,鸟儿的鸣唱,声音代表着生机;甚或是风吹过毫无生气的沙漠戈壁,声音也代表着某种存在。导演卡隆在影片中巧妙的展现了声音的艺术,在故事里声音俨然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展现太空的长镜头,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死寂让人感受到了太空的冰冷。很快无线电里航天员的闲聊打破了这种寂静。马特是个欢快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这在他身上的显著体现就是不断发出的声音,不断的絮絮叨叨,还一直放着略显嘈杂的欢快的音乐。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女主人公斯通。马特问斯通最喜欢太空什么,斯通回答“安静,因为我很容易适应这一点。”来自地球的声音无法使她平静,沉寂的太空是她的避难所,这让她显得有些执拗甚至孤僻。
无线电里传来的警告打破了哈勃空间站安乐的氛围,而斯通的执拗很快给她带来了灾难。空间站被无数宇宙垃圾碎片以超过子弹的速度袭击时,斯通由于没有听马特的警告被甩进无边的空旷中,在太空飘荡,让她真正的有了疏离感。幸而马特一直发出指令保持联络帮助马特找到了她,救了她一命。在回空间站的路上马特持续报告状况,马特说“万一有人听到就会救我们的命。” 所以他一直保持发出声音。经过这两件事,斯通才刚刚觉得声音并没有那么令人厌烦,它代表着生机,也承载着希望。
发现哈勃空间站被毁后他们朝国际空间站行进,在交谈中斯通道出了自己的故事。开车时听到的噩耗使她的灵魂抽离出来,在那之后的生活中就不再有她渴望的声音。她想把时间凝固在那一刻,喜欢漫无目的的开车与渴求寂静的愿望正是她内心迷失的现实表征。幽禁的太空是斯通自己内心的投射,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封闭也恰对应着太空幽暗的沉寂。
后来,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飞船的救生舱里,飞船的燃料用尽,无法逃生。斯通不停地说话希望与外界取得联络,最终的结果都是徒劳。从前她所厌恶的声音此刻成为了救命稻草,可唯一搜到的清晰的频道却来自地球,可惜他们都不懂彼此的语言。斯通放弃了希望开始聆听这个人的笑声,然后她听到那人身边的狗叫,她边笑边学着狗的叫声,叫了很多遍;她又听到婴孩的咿呀声。此刻救命稻草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别人都拥有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她,什么都没有。别人拥有爱,被需要,而她,独自一人。回到地球又如何,还是冷清孤独的自己。斯通开始关闭设备,关闭氧气,留着广播,希望广播里的摇篮曲一直唱下去。然而,声音就代表着希望,斯通没有关闭广播,其实她还没有完全的放弃。远离人类的声音只是伪装,用来掩盖自己的孤独和对声音的渴望。正是这仅存的一丝丝希望使她终于想到了继续前进的办法。之后斯通不再把自己紧裹在万籁俱寂的保护壳中,她开始不停地说话,不停发出各种声音,不间断的尝试和地球联络,她不再畏惧、逃避声音。最终船舱在大气层燃烧着坠落,斯通发出一阵阵大笑,那坚定的声音正代表着勇气与力量的回归。
太空舱回到地球落入水中,斯通成功游上岸,背景立刻嘈杂起来。有潺潺的水声,有鸟儿的鸣叫,还有蜜蜂的嗡嗡声。地球本就这样,声音无处不在,充满生机。
三、政治的隐喻
导演在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对政治的关注从未停止过,太空科技的三大强国美、俄、中在故事中的角色反映出他们在太空格局乃至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与变化。美国的哈伯空间站遭到了来自俄罗斯空间站的垃圾碎片的袭击,空间站报废了,除了两个主角,其他的航天员在这突如其来的事故中全部丧生。刚才还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这不能不联系到对生命如此珍视的导演对太空竞赛的质疑。
在国际空间站,挂在飞船外面印有美国国旗的降落伞的杂乱的绳索先是救了女主人公斯通,而后又成了斯通继续前进的绊脚石。这表示美国的太空探索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稳固其地位,但很难预料这种巨大的投入是否也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斯通在试图割断绳索的过程中再一次遭到了来自俄罗斯的太空垃圾的袭击。让人不禁紧张为何太空碎片要如此不休的纠缠。这也正是美俄两国太空竞赛的真实写照,步步紧逼,互不相让。在两国焦灼对峙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那就是中国。美国依然是故事的主角,但这次却一改惯用的“美国才是世界的救世主”的风格,由中国的航天飞船载着主人公平安回到地球。这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容小觑。也表达出太空的“三国鼎立”格局已经形成。
而无论作者是想要表达对太空竞赛的质疑也好,还是对太空格局的重新定位也罢,当回归到生命的主题上来,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当斯通进入天宫号,驾驶着从未接触过的满是中文标识的太空船时,国家、语言、文化、信仰的差别与隔阂统统被打破,一切只为生命的存在而服务。多角度对主人公生命的重生与升华的阐述,正是作者想要强烈的表达的对生命的崇拜与赞美,这让我们在欣赏影片感到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收获了一份启迪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