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新媒介环境下几种传播学理论的变迁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应运而生。20世纪以来,多种新媒体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传播环境,原有的传播秩序和格局被打破。目前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传播学理论多是基于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对大众传播的关注与研究,在此背景下形成了早期的传播学学科基础,因此目前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框架多为大众传播的产物。然而,当前的互联网传播形态绝同以往的大众传播在传播渠道、议程设置、把关方式以及舆论形成机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基于大众传播的传播学理论已经明显不能充分解释现有的互联网传播现象,故此,本文就新媒介环境下,几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如何变迁展开讨论。

一、议程设置理论

(一)议程设置产生的源起

该理论起源于1972年美国学者麦考姆斯和肖对议程设置假说的一项研究,旨在探寻大众媒体议题和公众议题之间的关系。该议题最终验证了议程设置假设:大众媒介为政治运动设置议程,影响政治事件的显著度。“议题设置”的核心理论是:在很大程度上,公众认为的重要事件和议题是由媒体提供和设置的,媒体通过传递显著度来影响事件在受众心中的重要程度。

这一理论形成的背景是大众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主要议题。大众媒介成为传播中心,为受众提供重要议题,单向地影响公众议程,在形成社会舆论方面占据核心地位。此种假设下,大众媒介处于议程设置的主导地位,受众被认为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不参与社会的议程制造。此种思路下,大众媒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媒介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也告诉我们该怎样想。此种研究思路是基于传统大众媒体固有的“点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由于传播条件的限制,受众无法在社会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传播模式表现为单一的议程来源、单向的传播渠道、闭合的传播空间以及受众的低效性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变迁

技术革命催生了全新的传播技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普及造就了全新的传播环境,降低了受众使用媒介进入媒体的门槛,受众也拥有了内容生产和选择议题的权利。个体用户也分别成为分散的、多元的内容供应者,传统大众媒体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社会重大议题不再完全由媒体设置和主导,更多时候,个体和社群成为重要的议题源头。至此,媒介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异质的个人议程所导致的结果将是一个多元的、分散的公众议程”或“个体议程的松散组合”。

前互联网时代,媒体提供一种单向、线性、单层的传播方式,受众被动的接收议程且无法拥有有效的反馈渠道,个体意见难以形成群体议程。而新媒介环境下,新媒介为受众提供传播平台,多元的个体议程通过“自媒体”得以传播,众多的社群平台,例如微博、朋友圈等促使个人议程扩展为社群议程,又依托大众媒介平台得以形成重要的社会议题。因而,个体议程和社群议程成为大众媒介议程的重要补充源,两者形成合力,改变着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形成了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一种新形态。

二、把关人理论

(一)“把关人”理论的提出及运用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他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信息传播中充满把关人,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和群体规范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人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把关人”,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标准判断和取舍新闻内容,记者和编辑成为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把关人。但个体把关人绝不是完全独立的,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不止受到组织内部的压力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其他组织和社会总体的影响。

(二)新媒介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演变

1.平民把关人发挥作用

新媒体时代,因传播方式的改变,交互性传播使得广大网友的反馈意见成为影响新闻生产的重要因素。传统媒体中,主要的把关人是媒体和政府人员,只有符合政府政策条规和媒体人筛选条件的新闻信息才能进入信息市场。而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广大网友也成为重要的把关人之一。网络空间为广大网友提供公平的意见平台,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低准入性降低了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不同于传统把关人的过滤性把关,广大网友的意见和观点成为影响媒体信息发布的潜在把关因素。比如许多新闻网站的首页都设有展示“最受欢迎新闻”的版块,网民通过阅读这些新闻提高点击量,高点击量又吸引着下一次的点击阅读,这就通过注意力把关形成了新型的网络把关机制。

2.新媒介环境带来把关方式的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是信息流通的主要渠道,受众基本只能通过这些渠道获得信息。而这几种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都处在政府和媒体人的把关之下,属于源头把关,并不存在网友的二次把关。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是开放的、自由的,网民通过匿名参与表达意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与信息的传播,形成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形成的把关效应不同于记者、编辑的前期把关,这种把关是延迟的、滞后的,“把关”行为发生在初始信息传播之后,针对初始信息形成的强效舆论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站新闻的选题与报道。另外,网友对网络商品、网络信息的评价和选择会形成一种参考意见,影响后续网友的选择,成为一种评价性把关。比如网络平台的买家评论、电影评分以及点击量最高的新闻内容,这些都属于评价性把关的表现形式。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内容

这一假说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