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电影论文

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与电影的文本互动

        徐静蕾执导的电影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变,然而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从故事本身的情节来看,男女主人公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虚拟视觉效果,这就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角度与心理倾向。徐静蕾巧妙地使用了这种转换的手法,于是就与原著产生相一致又不一样的感觉。首先来分析小说的角度,小说主要采用的是以第三人称倒叙的手法切入主题,男主人公作家从山上回家后,管家把装信的盘子放到他面前,就在此时,他被其中一封信的开头吸引了注意力,他感到奇怪,或许是茫然,于是这就挖掘出作家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也就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封信也带领着作家和所有的观众去寻找其中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开始就是站在男主人的角度上去探寻。其实这些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其中不只男主人公对这封信好奇,所有的观众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就在他读完信内容时,小说带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同男主人公一样的,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随着主人公的牵引也能感受并理解他的心情,突然之间就让他思绪万千,这样奉献的爱情就像梦境一样竟神奇般地发生了,于是他开始遐想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和怀念她的爱。这就是小说所站在的角度,观众同男主人公一样都在瞩目这份爱,一同剖析她带来的绝望的爱,而此时这封信里的女人爱情故事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徐静蕾在故事的结构上符合了小说的脉络,她灵活的变通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她的镜头是随着邮递员的送信过程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但女主人公一直深爱的那个作家给观众的印象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电影捕捉到的都是他的背影、声音,并没有呈现整体的人物效果。

  也许观众一开始会认为这是电影情节需求特意为接下来的情节设置伏笔,但也许从导演的视觉上看,这是一个更长远的设置计划,和小说一样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展开故事的发展,但都压抑下了男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直到电影的最后才出现他的完整形象,而他的情感变化则是完全通过电影画面来描述的,所有有关他的画面都采用叙事的方式或者由女主人公的镜头代替,从某一方面来看,徐静蕾的电影改编似乎与茨威格的结构上又不一样了,把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与心理活动显现出来,而刻意忽略男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小说是由男主人公对这封信感到好奇而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故事里也正是借助他的口吻,听到的是他的声音,原本这是陌生女人的信,我们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由她自己来说,但这种截然相反的叙述方式在电影中也能起到带领的作用,故事的讲述方式由自述转变成他述就好像是男主人公也脱离了故事本身,而他成为故事的揭发者,并和观众一同打开这个谜底。相反地,此时女主人公就变成了我们一起探究的对象,而她的产生及她的情感必须借用男主人公,因为她所有的一切就浓缩在这封信里。

  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构成与信里的情节是相吻合的。但在这封信里,女主人公就是使用的第一人称来向观众阐述她的一生,故事的主体也就变成了“我”:我这一生都是为了你而活着,就算你对我一无所知,但我还是要把我对你的爱表达出来,就在我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就在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是属于你的,无怨无悔。或许女主人公爱的经历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看到的是她对他纯洁的爱,她不要求能时时刻刻在一起,惟一祈祷的就是希望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呼吸同一片空气。所以就如信中她的述说来看,故事本身就是针对男主人公而来的,其实她的生命亦是如此,这就决定了故事整体结构的必然性,而原著作家茨威格就是用他细致的心理描写方法述说了一个女子痴情一生的爱,而徐静蕾另辟蹊径的电影创作方式也是与茨威格在技巧上的切磋。

     电影的角度完全是站在了女主人公的立场上,而男主人公的形象似乎从电影的一开始就让人感到若隐若现,信的开篇,我们听到的是来自女主人公的声音,这就决定了整个故事是围绕着她的感情变化而进行的,自然而然叙事角度的变化就导致电影和小说的叙事主体的差异,而男主人公却完全存在于女主人公的信中。这种反用手法就把观众带领到她的感情世界,一同来感受她的坚忍、执著、炽热,还有绝望,同时也用与小说不同的感觉来看待这个让她生死相依的男子,角度的变化就让观众的视觉重点也发生了改变。小说和电影相反的角度让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情感都完全展现出来,不同的叙事方式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心情与情感。

  改编后的电影也许会让人在内容上会有一些疑问,“我一生都完全属于你”这句话是在电影中女主人公反复强调的,但我们也听到了她还说过:“我爱你,与你无关”。两种在意义方面表达出全然相反的态度,不由得引人深思。我们从她的感情出发来看,她无疑是一个爱情至上的性情女子,但当爱情真切地摆在她面前时,她犹豫了,她好像一直都虚幻地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而她对爱又无比执著,而让她爱上的人却只是这个作家而已,可以说,作家只是虚构的对象,她的爱情本身就是纯洁高尚的,她也愿意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爱他的过程中,无论他懂不懂,因为这份爱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驱动爱的动力唯有她爱他那么简单,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玛丽.卡萨特的作品《歌剧院》表达了电影和小说共同的感觉,整幅画营造了空灵、虚幻的感觉。一个身着黑礼服的女人,独自一人坐在剧院中,她抬起头朝视线的水平面望去,画面的视觉也跟随着她的视线拓开,停在了一个男人的眼睛上,他直直地盯向她。作品专注于对女人的视觉范围,其中也并和了男人的视线,但首要突出的是女人的感情变化,而男人的眼睛也就同观众的心理一样,想寻求她真正的内心世界。小说中我们和男主人公是一体的,但徐静蕾的电影改编却相反,产生了与原著不同的想法,在整体结构上虽然保留了小说的故事发展情节,但她模糊了男主人公的视觉,把女主人公放在了故事叙事的首位,并以她的口吻再现了故事的内容。由此产生的视觉变化就把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相对调,引发观众对剧中男主人公的角色及行为感想产生思考。

  结 语

  徐静蕾的改编是对原著的升华,她主导的电影在情感上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发: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到这个社会的点点滴滴,也带给了每一个人新的感悟,此时世界给人的感觉都是美好而善良的,而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和见识的增多,那些曾经最坚定的美好开始逐步变得索然无味,好像一切都不是原来的这个样子了,于是慢慢地改变,但那些美好却永存在心中,不管通过怎样的途径都想达到心中所期冀的那般美好,这个代价或许沉重了些,甚至是生命的付出,但都要证明自己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小说中的女子就是这样一个为爱疯狂、为爱无悔的人,一直以来她都活在自己的爱情里,但她也想证明自己的爱、证明自己真切地爱着。于是她决定写信给这个男子,就是为了告诉他,他是她这一辈子的爱,既然孩子这个惟一的寄托都没有了,那她在这个世界上更显得空前的孤独、寂寞。或许还因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她愿意选择相信她对他的爱是真的一直存在过,她也不想把她穷尽了一生的爱都悄无声息地带走,孤孤单单地来去一人,我们看到的是她带给我们对爱的无所求,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悔的爱恋,所有的一切与他人无关。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7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