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亲自删稿的“皇甫平”事件始末]
许多论者把“皇甫平”解释为“黄浦江评论”的谐声,这并不错,但又不仅仅是这个意思。从更深层的意思来说,这个“皇”字,按照我家乡闽南话的念法,与“奉”字谐音。这个“甫”,不念“浦”,而读“辅”。我选这个甫,就是取辅佐的意思。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这就是“皇甫平”笔名的深层含义。而“皇甫”又是中国的一个复姓,人们看起来比较自然。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培养了我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带头阐述邓小平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最新思想,是责无旁贷的。
背景并不复杂
1990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会议集中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根据邓小平在七中全会前夕的谈话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开幕式上重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干”。
按照《解放日报》的惯例,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我在《新世说》栏目都要发表一篇小言论贺新春。庚午岁尾,传来了邓小平在上海视察的讲话精神。这时我感到,只写一篇小言论不足以宣传邓小平的最新指示精神。因此在小年夜,我找来了评论部的凌河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共同商量,决定写几篇联系上海改革实践、宣传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思想的文章。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第一篇文章在读者中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文章中还是有骨头的,文章提“1991年是改革年”,是针对当时有人提的“1991年是质量年”。还有那八个字“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是直接引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
下一篇:公益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