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建筑研究,古建筑论文
摘要: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见证, 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作者从居所建筑的历史演革到文化修养的精神追求, 探究其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 对我们传承发扬与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古建筑;
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经几千年来的沧桑变迁, 是我国文明历史的见证和沉淀。梁思成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 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 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居所的建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总体文化的综合反映, 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等特性, 是中华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研究古建筑蕴含的传统文化, 对于我们传承发扬与创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拟从古代居所的发展沿革探究建筑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体味我国古建筑创造的艺术, 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建筑的历史演革
建筑最初是为了居住的, 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 古人没有建造居室的能力, “穴居而野处”。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 由穴居、半穴居, 上升到地面房屋;炎热潮湿的南方, 由巢居、半巢居, 下降为地面建筑。房屋由地穴、半地穴发展成为木骨抹泥和草顶抹泥的地上建筑, 虽然很是简陋, 但在房屋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祖先因地制宜, 有许多创造和发明无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中心基本上均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由于该地区属湿陷性黄土地带, 为防止地基湿陷, 古人发明了夯土技术, 传承发展并延用至今。
两汉时期, 建筑水平和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最富盛名的宫殿是西汉前期建造的长乐、未央、建章三宫。唐代为我国古代建筑第二个发展高峰, 最为著名的为大明宫、兴庆宫。此外, 后周皇帝武则天于洛阳修建之“明堂”, 其平面呈方形, 高86米、长89米;相传仅用十月完工, 可见在当时已存在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及施工组织。明朝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三个发展高峰期, 除单体建筑宏伟外, 还将院落式布局发挥了最大效率, 如北京城的建造是以中轴线为据, 穿过皇城的正门、主殿, 并出皇城北以钟鼓楼为结束。
二、建筑的发展特点
通过研究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演革, 可以发现存在以下特点:
1. 材质的变化
从最初土、石的就地取材, 到砖、瓦的烧制, 史前时期的住居一般为木土结构。夏商时开始用版筑、土坯筑墙, 房柱的基础有的已使用柱石, 制砖、瓦也从烧陶业中分化出来。春秋时, 砖瓦大量使用于各国的宫殿。
2. 工艺的进步
战国时期, 宫室已开始使用瓦及地砖, 并制作出相应纹饰的工具, 至于宫室内的装饰, 主要是以朱红地面配及墙面壁画, 个别壁柱、壁带也以青铜装饰, 并镶嵌玉饰, 其景豪华万分。到西汉时期, 从仿造木结构雕出的柱、阑额、斗栱、椽飞及屋顶, 可看出汉代木建筑工艺之精良。
3. 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因南北气候差异, 建筑也因地制宜, 在建筑选材上体现出来, 也体现出古代各民族文化的互通, 说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比如现代北方居民, 在堂门内的左右两边垒厨灶, 烟火与隔壁居室内火炕相通, 唐以前没有这一习俗。此习俗最早是由高丽传入女真, 由女真传入中原。南宋以后, 很快在北方居民中普及, 并取代了床。
三、建筑的人文景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建筑从简易住所发展到具有复杂结构的格局, 出现了贫富和阶层分化。不同人居住的建筑从外观到细节, 从形式到风格, 从选材到称谓都大不相同。古代帝王的住所称之为宫;大官、贵族的住宅称之为宅;府, 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 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邸是高级官员的住所。殿是高大的房屋, 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城是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堡是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还有很多宗教特色的建筑, 如僧众尼姑供佛处所的寺观庵;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坛;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的庙观庵刹。影壁在先秦时是天子、诸侯才有的礼, 天子修在门外, 诸侯修在门内, 是为了让臣下“复思”、“肃敬”而屏气宁息。一般人不得修影壁, 否则即为越礼。秦汉以后, 这种内屏、外屏逐步流行到民间。
一部中国建筑史, 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我国古代建筑从基本的居住属性, 派生出了诸多的结构和文化, 体现出深邃的东方神韵。古代宫殿、官府、士大夫的住居都是前堂后室, 普通居民一般一堂二室, 也有三室、四室者。厢是正房两侧的房屋, 廊是屋檐之下的过道。轩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室, 有顶无墙的叫亭, 建筑在台上的房屋为榭, 二层以上的房屋谓楼, 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名阁。再比如对于建筑之最重要的结构———门, 就有许多门道, 双门为门, 半门为户。门户上的构造又有阈、阃、枨、楔、枢、楣等等。
四、建筑的精神创造
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以及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 建筑同自然环境发挥的审美艺术, 显露出不同的风格与内涵, 成为凝固的音乐、流动的诗。相对于西方, 中国的建筑造型不夸张, 不浮躁, 不张扬, 含蓄内敛却庄严稳重。
我国古建筑的整体布局浑然一体, 各具特色, 一座建筑从整体到细节, 体现着建造者的智慧, 也体现着居所主人的文化修养。一座房屋, 门前再点缀几竿细竹, 就体现出主人雅致与情怀。亭台楼榭, 曲径通幽, 无不展现出建筑之美。
古人赋予了建筑太多的情感, 文化修养高的文人雅客多以居所起个雅号, 或给自己书斋题名。人以所居, 居依人贵, 有名的当数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老学庵, 表达了诗人生命不息, 学而不止的精神。还有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酷爱读书的七录斋, 谦逊的清代诗人舒位的瓶水斋。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 一生与石交友, 他的室名为“与石居”, 可谓实至名归。唐朝大诗人刘禹锡以“陋室”自居, 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都是借以表达他们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智慧勤劳的祖先为我们积累的文化财富和底蕴, 建筑作为身体和心灵的居所, 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