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初探] 公共服务体系
一、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进入到了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开始显现。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探索不断满足公众公共需求的可行路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可以使政府将其目光重新汇集到为公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来。政府通过管理和操作的标准化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其按照主观意志履行政府职能,改变其通过命令和权力强力推行行政的模式,真正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行政透明化管理和运作的必要途径
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透明化。这种转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府要将必要的信息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让公众了解其自身利益与政府工作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政府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推诿和权力摩擦。这就要求政府梳理自身的工作流程,确定合理的政府行为规范和公共服务标准,并将这些规范和标准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和公众公开。
(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
当前公共服务体系的提供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过于强调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而对公共服务供给公平的关注不足,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公共服务不均衡状况严重;第二,公共服务体系标准缺失,政府公共服务不规范,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混乱,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考核也不够科学。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政府的责任,建立适应公共需求增长的政府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标准;二是注重公平价值的实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三是设立合理的政府公共服务考核标准。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来完成。
(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先决条件
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指引下,北京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并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北京的公共服务虽然正朝着世界城市的目标迈进,但与世界城市的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问题,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无从谈起。可以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先决条件。
二、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选择原则
一是科学性。指标选择要科学合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区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全貌和水平。二是可操作性。指标可以从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数据中获取。三是可比性。指标应具有国际通识性,以便于进行国际国内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和借鉴。四是系统性。指标选取突出重点,比例适当,指标群逐级分解,逻辑分明。五是简洁性。指标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保证系统性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指标数量反映最重要的特征。六是侧重产出类和效果类指标。尽管投入类指标是基础,但产出类和效果类指标更能反映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
(二)北京市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标准确定的原则
第一,国际比较原则:人均GDP处在1至1.5万美元发展水平是我们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二,国内比较原则: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是我们制定标准的重要参照系。第三,可及性原则:要根据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出既具有一至两年的前瞻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的标准体系。
三、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及标准
2012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经过多年调研探索,提出了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及标准。这套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将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分解成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六大类,再将这六类细分成70多个考评指标,再根据国际、国内或专题研究得出每项指标需要达到的量化数值。比如,指标包括本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应达到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应达12%、人均交通运输投资额应达到5000元等(见附表)。
四、北京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实践中实施标准化建设必定会吸引理论界对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关注,从而能够为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提供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总结和经验积累也会引导理论界对于公共服务标准化问题的研究,进而为中国的标准化理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推动和丰富了中国标准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规范工作流程。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对重复性的服务和工作建立标准,实现规范化的操作,可以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过程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框架之内。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无论政府人员如何变动,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都会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这样就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提升管理水平。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按照减少工作交叉、明确服务职责的原则在公共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设立标准,重新梳理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要提供的具体的公共服务,实现了服务部门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有效减少相互扯皮和工作脱节的现象,提升管理水平。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绩效评估效果。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可以对各部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得部门工作达到标准化、精细化,从而可以为各部门工作制定出一个可测量和可评估的依据。这样既提高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工作标杆,也激发各部门的工作动力。
第五,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关注和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可以使公众感受到切身利益的变化,从而提高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六,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有助于弘扬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标准,可以使公民在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同等水平的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消除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第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国际竞争和区域综合实力竞争不断加剧,竞争领域从传统市场竞争、技术竞争扩展到人才、文化、公共服务等软实力竞争,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增强竞争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对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