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稿件(精选20篇)
自备稿件(一):
《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是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仅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自备稿件(二):
《我是你们的孩子》
12岁的女孩,独自去陌生的城市上中学。
父母是军人,到处有战友,临走让女儿随身带一封信,拜会居住在那个城市的老战友夫妇。父母的本意是,万一有什么事情,能够找他们帮忙。毕竟那是40年前,连电话都没有的。
老战友夫妇都50多岁了,比女孩父母年龄还大些,没有生育,女孩文静懂礼貌,让他们喜欢得不得了。
可是之后发生的事,令女孩及父母都始料未及。
周末下课,伯伯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伯母则在家里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
学校伙食简单,女孩的确是有点饿,埋头吃了半碗饭,一抬头惊呆了,二老都不吃,光看着自我吃,仿佛看她吃的味道,比他们自我吃还要好。
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有这么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两次,女孩很感动,可每个周末都这样,受不了。她有时故意在教室磨蹭很久才出来,伯伯还站在马路对面的路灯下头,几十年后她回想起来说,像是在等一个前世的情人。
之后说好不去吃了,他们就做好送来。一个罐子,包在棉袄里,送到女孩宿舍,看着女孩打开,伯伯说,趁热吃,啊。非要看着她吃上几口,才肯离开。
国庆节放假,伯伯说带她去看戏,看到精彩处,却听到鼾声,一回头,伯伯已经睡着了。他根本不爱看戏,只是想带她看。
女孩偶尔也去看二老,吃完饭想帮着洗碗,不可能,他俩只期望她坐着看书,吃水果,有一次伯伯竟然试探地说:我能够给你洗一下脚不
女孩笑着说为什么呀,我给你们洗脚还差不多。伯伯难为情地说:哎呀,可惜你已经大了,要是再小一点,我就能够给你洗脚了。有一丝辛酸。
三年很快过去,女孩要离开了,老夫妇竟然双双病倒,生离死别一样。伯伯还住了院。
她是个好心的女孩,临走时特意去医院,对伯伯许诺:我会写信的,我会来看你们的。
很多年后女孩自我做了母亲,才明白这对无子夫妇心底的忧伤。她从医,照料他们晚年病痛中的生活,直到生命终点。她说,我在自我父母那里,从未得到过如此细腻到极致、爱到不知所措的感受,我必须是他们前世的孩子吧。
她在两位老人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行字:我是你们的孩子。虽然她从未对他们喊出过一声爸爸妈妈。
自备稿件(三):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我》
我怀念童年的我
那个穿着小褂裤权儿的野丫头
坐在梧榈树权
唱着信口编的儿歌
我想哭就哭
只要我觉得难过
我的泪是心灵的泪珠
尽管有时只为了一枚野果
我想笑就笑
这笑声像极了可咯流淌的小河
这笑声是我心灵的欢歌
连石头也会被它退乐
我敢恨
从不掩饰闪躲
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
我敢扑上去把对手的鼻尖咬破
我敢爱
没有半点羞涩
我的脸是心灵的镜子
红的是血
热的是火
我憎恨此刻的我
这个衣冠楚楚,温文尔雅,成熟的我
我学会了无声的哭
我学会了含泪的笑
我曾唱过言不由衷的赞美
我曾表露过违心的憎恶
世俗编成的罗网像毒蛇紧紧把我包裹
我窒息,我挣扎,我大喊
这不是我,这真的不是我
让需定把我劈成碎片吧
让烈火把我燃烧吧
还我一个童心的,透明无暇的我。
自备稿件(四):
《钟声》
除夕之夜,悠悠的钟声响彻中国大地,这是怎样的钟声啊洪亮而纯粹、博大而精深。它发自岁月的心脏,悠悠扬扬,震撼大地,气吞山河。而新的一年就在这富有号召力的旋律中拉开了帷幕。
这悠悠的钟声曾在商周祭天的天坛上响起,曾在枫桥夜泊的游子耳畔响起,曾在沙场点兵的将帅心中响起,如今又年复一年地震荡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音韵袅袅。
你听懂它发出的召唤了吗它在说岁月流逝,脚步匆匆,每一个人在逝去的韶光前,要无怨无悔,那韵律像激越的鼓声,催人迈向新的征途。
你听懂它的叹息了吗它长叹世上某些人的贪得无厌,它叹息某些人庸庸碌碌,它嗟叹有些人的胆小懦弱,它怨叹有些人的虚掷光阴……
你听懂它的劝诫了吗它规劝人要努力奋斗,它告诫人要胸襟宽阔,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自备稿件(五):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与君书》
一个有强大精神力度的人,难以靠近和被理解。他傲气十足,不安现状,索求更大强度的药剂和能量。他几乎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即使有,也大多因为太寂寞。
他有自我的国,自我的精神家园。在此领域里,他是孤独的,也是怪僻的,你可采尽一园的菊花或吃光一树的梨子,但休想在这得到满嘴的油腻或满心的安慰。他不擅长睁着眼睛说瞎话或满足无聊人的虚荣心。他崇尚自然追求真实,憎恶虚伪痛斥做作。在理论面前,尖酸,刻薄,咄咄逼人,极其自我,以致得罪太多人。
站在精神家园之外,他是病态的,常常咳出一掌心的血。疼痛如此触目惊心。无人知晓。现实与梦想隔着浓浓的雾霭,截然不一样。为了感情和生活,他不得不跳下悬崖应对现实,甚至为此毁掉精神家园里视之为宝的东西,譬如本性,譬如同情心。他重感情甚过自我的生命。他的痛苦有时像水,有时像火,缥缈不定,他自我也无法下定义。
他被上帝分配在广阔的黑草原,对此他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举目四顾:黑色无边,无处是尽头。奔跑的念头滚滚已沸,但他又变得如此善于压制。
清晨,他一个人坐在草地上,太阳缓缓升起,四周一片寂静。他想证明海子的麦田和于坚的乌鸦都属于梵高但无笔墨纸砚,贫困与落后无处不在。大汗淋漓。汗珠与草尖的露珠混为一体,熠熠生辉。
他脱光了衣服,掩面而泣,哭声沙哑无力。他竭力喊出压抑的痛苦时仅有黑羔羊听见。
自备稿件(六):
《不要闭上眼睛》
20XX年7月21日凌晨四点半左右,一辆满载着陶制瓦片的卡车撞进南京下关区上元门的三间民房里。顷刻间,瓦砾四溅、房屋倒塌,卡车内的几个人当场死亡,房屋里也埋下了五个人。
由于是凌晨时分,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惨祸发生后,被惊醒的为数不多的附近居民应对惨祸束手无策。在等待救助人员到达期间,人们发此刻倒塌的房屋废墟里,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身子埋在废墟里。也许是因为失血过多,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时候,一个男青年喊道:“不要闭上眼睛!要坚强,你能够和我说说话,但千万不要闭上眼睛。”那个被埋者的眼睛睁开了,眼神中隐藏着一丝恐惧和一丝谢意。男青年和那个被埋着的人说着话,问他: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啊做什么工作啊
可没过多久,被埋的人又一次闭上眼睛,那个男青年又一次喊道:“不要闭上眼睛!睁开你的眼睛!”可被埋的人似乎没有听到.一点反应也没有。喊话的男青年找来了医生,被埋者输入了氧气后,眼睛再一次睁开了……
救援人员最终赶到了,被埋的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有人问喊话的年轻男子和被埋者是什么关系,喊话的男青年说道:“我不认识他,我开出租车走过那里。”
素不相识,毫无血缘关系,他的呼喊只因为对生命的珍爱和爱的奉献。那场灾难中有七个人丧生。然而,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自备稿件(七):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诗歌
《你的微笑》
你需要的话,能够拿走我的面包,
能够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这朵玫瑰你别动它,
这是你的喷泉,
甘霖从你欢乐当中
一下就会喷发,
你的欢愉会冒出
突如其来的银色浪花。
我从事的斗争是多么艰苦,
每当我用疲惫的眼睛回顾
常常会看到
世界并没有天翻地覆,
可是,一望到你那微笑
冉冉飞升寻我而来,
生活一切的大门
一下子就都为我打开。
我的感情啊,
在最黑暗的今朝
也会脱颖出你的微笑,
如果你突然望见
我的血洒在街头的石块上头,
你笑吧,因为你的微笑,
在我的手中
将变作一把锋利的宝刀。
秋日的海滨,
你的微笑
掀起飞沫四溅的瀑布,
在春天,感情的季节,
我更需要你的微笑
它向期待着我的花朵,
蓝色的、玫瑰色的
都开在我这回声四起的祖国。
微笑,它向黑夜挑战,
向白天,向月亮挑战,
向盘绕在岛上的
大街小巷挑战,
向爱着你的
笨小伙子挑战,
不管是睁开还是闭上
我的双眼,
当我迈开步子
无论是后退还是向前,
你能够不给我面包、空气
光亮和春天,
可是,你必须给我微笑
不然,我只能立即长眠
自备稿件(八):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海上的消息》
在渔港的公园遇见一位老人,一边下棋,一边戴耳机随身听,使我感到好奇。
与老人对奕的另一位老人告诉我,那老人正在收听海上的消息,了解风浪几级、阵风几级、风向如何等等,因为老人的儿孙正在远方的海上捕鱼;而在更远的地方,一个台风正在构成。
看着老人专注听风浪的神情,我深深地感动了,想想父母对待儿女,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绑在线上,在风中摇荡。
从前,我听收音机不细心收到渔业气象,总是立刻转台,不觉得那有什么意义,此刻才明白光是风浪几级,里面也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离开老人的渔港很多年了,这些年偶尔走过渔港,就会浮起老人的脸;偶尔收听到渔业气象,我会静心地听,想起老人那专注,充满关怀与爱的神情。
我多么想把老人的脸容与神情描述给人明白,可惜的是,充满爱的脸是文字所难以形容的。爱,只能体会,难以描绘。
自备稿件(九):
《当爱成为习惯》
父亲病逝,家里欠下一大笔债务。办完后事,18岁的我就南下打工,进了一家大型汽车修理公司。带我的师傅姓史,50多岁,他有两个嗜好:一是没事就用指甲刀挫指甲,二是爱替别人洗衣服。
两个月后,我将攒下的1000元钱汇给母亲后,突然想到该给她写封信,就在办公室随便找了张包装纸写起来。忽然,史师傅敲敲桌子,说:“你明明在那里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为什么说你的工作很简便”我红着脸说不想让母亲为我担心。师傅点点头说:“游子在外,报喜不报忧,你做得很好,可用这么脏的纸给母亲写信,她会相信你的工作简便吗”
史师傅看着窗外,缓缓地说:“我很小就没了父亲,20岁那年母亲得了偏瘫,腰部以下都不能活动。我带着母亲四处求医问药,来到那里找了份活干。那时,我比你们辛苦得多。领第一笔薪水那天,我买了好多母亲爱吃的食品回家。我给她递上削好的苹果,她拉住我的手说:“给妈说实话,你到底做什么工作你的手那么黑,并且指甲缝里全是黑糊糊的机油,你干的活肯定又脏又累,你骗不了妈。你再也不要花那些冤枉钱了,我的腿是治不好的。”说完就落下泪来。她还说我若不辞去此刻的工作,她就绝食!无奈,找借故给她洗衣服从屋里逃了出来。洗完衣服,我惊奇地发现我的斗是那么白,顿时我有了主意,同意辞去此刻的工作,母亲笑了。第二天我依旧来那里干活,只是下班后要先清理自我的指甲,然后把同事的工作服洗了才回家。洗的衣服越多手越白,母亲检查我的手时一点都没发觉,而为了拿到相对多一点的薪水给母亲治病,我一向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呆到此刻。”
史师傅说完从他抽屉里拿了一沓信笺给我,最终,我在那洁白的纸上写下:“亲爱的妈妈,我在那里一切都好,工作也很简便……”
自备稿件(十):
《等待那只手》
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我明白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楂、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是偶尔听听他的声音。”
我轻轻地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确定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跟父亲照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我的预感没错,晚上车厢里的人大多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了连续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本领。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这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可是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明白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的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仅有坚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向紧绷着肌肉,竖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因为我太紧张。
他一向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他动手了。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得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他的骨节很小,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
那只手有点细心翼翼,最终还是犹疑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过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可是我却没看出预想中的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
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那儿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得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在我头顶上方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样的,我忽然异常期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自备稿件(十一):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热爱生命》
我对于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在慢慢赏玩、领略完美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我。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期望寄托于来世。”
可是,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生之艰苦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所以仅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自备稿件(十二):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假乞丐》
市场里,经常看见一个乞丐,他坐在轮椅上,腰部以下覆盖一块脏污的毛巾,上半身歪斜,松软地瘫在椅子上,表情哀伤而茫然。
他那哀伤茫然的表情最令人伤痛,所以有许多人布施给他。
今日中午,我穿过市场,看见一个眼熟的人站在西瓜摊旁吃便当,和卖西瓜的人有说有笑。我心里一惊:这个人怎样长得如此面熟,难道会是我的朋友
我不敢确定,又走回去,站在屋檐下看他,并搜寻记忆。
呀!原先是坐在轮椅上的那个乞丐!
他原先是能够站着走路,他原先能够吃便当,他原先能够高声谈笑,他原先是假的!
着我又看见他破旧的轮椅和毛巾被弃置在西瓜摊旁,证明了我的所见。
这一惊非同小可,使我整个午时心绪不宁,好像被好朋友欺骗一样。
一向到夜里,我的心才平静下来,因为我想到一个好好的青年,要整天歪斜,伪装瘫痪,是多么辛苦的事,并且他哀伤茫然的表情表演得多么传神,胜过一般的演员。
他不是乞丐,他是街头艺人,他表演瘫痪、哀伤与茫然,我看了感动,自然就赏钱了,还有什么可懊恼的!
自备稿件(十三):
《大山中的教师》
教师在火场中狂奔着往返,她把十几个孩子一个一个地抱离了火场。那时的我,除了恐惧就是哭泣,当屋里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小女孩的时候,我的哭声甚至比凶猛的火势还要嚣张。也许,就是这嚣张的哭声,让我占据了,最终一个生的机会。
我到此刻都还记得,教师一把把我抱起来的时候对我说:“孩子,别哭,教师不会丢下你的。”
当教师最终一次冲进着火的茅草屋,大火呼啸着吞没了我们的学校,吞没了教师的背影,吞没了火海中最终一声哭泣。
茅草屋轰然倒塌了!我和所有活下来的孩子都惊呆了。
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能理解生和死的距离,可是,我们都清楚地记得,那个和我在火海中手拉着手,那个我们班上最小的女同学,那个和教师同时葬身火海的小女孩,是教师唯一的女儿!
二十年过去了,每逢到了清明时节,我和当年的许多同学,都会在教师和他女儿坟前,放下一束束的山花,我会对教师说:“对于过去,我永远都没有机会说抱歉或者感激了,可是,教师,我向您发誓:无论多么苦、多么难,我都不会离开这片大山,这座学校,和这群孩子。”
自备稿件(十四):
《哑巴父亲的爱》
父亲是个哑巴,这一向是我心中一块隐隐的痛。
我的家在湘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父亲靠在村里卖米豆腐养活全家。
在学校,别的小朋友都不理我,他们总是排斥我说:“你父亲是个哑巴,我们不和你玩。”
于是我和父亲约定,再也不准他来学校看我。
15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我最终能够脱离这个让我悲痛的地方了。
那年寒假回到家,母亲看见我就大哭起来,我再三追问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们也没告诉我。
第二天,李大妈告诉我说,在我上学后不久,母亲就病了,到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父亲一听当时就懵了,立即哇啦哇啦地跪在地上请求医生救母亲一命那天,他在医院发疯似的见了医生就磕头,头都磕出血了,医院依然没有收留母亲,父亲只好把母亲拉了回来。
母亲得病的消息传开后,再也没有人买父亲的豆腐了,他们都说母亲的病会传染。
父亲只好含泪收了豆腐摊,但他又怕母亲明白后病情加重。
于是,每一天天不亮,父亲照旧拉车出去,把车搁在李大妈家,就去检破烂,这一检就是整整的一年。
我听不下去了,想立刻见到父亲。
一位街坊告诉我,父亲上县城去了,我立即搭车赶往县城。
刚下车,就听见议论说有人晕倒在商场里,跑去一看,是父亲。
此时他已经醒了过来,看见我,他的脸上浮起一丝微笑,颤抖地从衣袋里掏出一叠钱,示意我去商场里买年货。
在那叠钱里,我清楚地看到了一张卖血的单子。
回家的路上,父亲反复打着手势不准我把他卖血的事告诉母亲。
看着父亲那充满慈爱的目光,我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哭着说:“爸……对不起。”
自备稿件(十五):
《孤独与奋斗》
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我,战胜了那条鱼,那条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鱼。
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撑起瘫痪般的躯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小船栓在大鱼的身上。他不明白应当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他没有发现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那里涌来。……
这不公平!你们这些厚颜无耻的强盗,真会选择时机。可我不怕你们,我不怕你们,我不怕你们!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能够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你们打不败他!……
成群集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系在船边的大鱼成群集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使老人再一次站立起来。他重新举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当老人最终回到他出发时的那个港口,天空第三次黑暗下来。它的船边只剩下大鱼粗长的白色脊骨,夜晚的潮水摇晃着那条美丽硕大的尾巴,老人无力上岸回到他的小屋。就在船上睡着了,头枕着那张补过几次的旧帆。
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能够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打不败他。
老人睡着了。他梦见年轻时看到过的非洲。他梦见了狮子。
自备稿件(十六):
《驴子的坏主意》
从前,有各商人在镇上买了很多盐。他把盐装进袋子里,然后装载于驴背上。
“走吧!回家吧!”
商人拉动缰绳,可是驴子却觉得盐袋太重了,便很心不甘情不愿的走着。
城镇与村子间隔着一条河。在渡河时,驴子东倒西歪的跌到河里。盐袋里的盐被水溶掉,全流走了。
“啊!盐全部流失了。唉!可恶!多么笨的驴子呀!”
商人发着牢骚。可是驴子却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行李减轻了。
“这是个好办法,嗯!把它记牢,下次就能够照这样来减轻重量了。”
驴子尝到甜头,商人却一点也没有发觉。
第二天,商人又带着驴子到镇上去。这一次不是盐,而是棉花。棉花在驴背上堆的像座小山。
“走吧!回家!今日的行李体积虽大,可是,并不重。”
商人对驴子说,并拉动了缰绳。
驴子一副很重的样貌,慢吞吞的走着。不久又来到河边,驴子想到昨日的好主义。
“昨日确实是在这附近,今日得做的顺顺利利才行!”
于是,驴子又故意滚到河里。
“顺利极啦!”
这时驴子虽然想站起来,但突然觉得没办法站起来。因为棉花进水之后,变的更重了。
“失算了,真糟糕!”
驴子边哼哼的嘶叫着,边载着浸满水而重的行李,走回村子去。
自备稿件(十七):
《陪着你慢慢走》
他的左手扶着她的肩,右手紧紧拽着她的一只胳膊。她的双手总是握成半拳的姿势,两只僵硬的胳膊扭曲着悬在空中。她的双脚也变了形,走一步,身体便会激烈地晃一晃,远远望去,好似一个不倒翁。
他搀扶着她,一步一步地挪动。她每迈开一步,他仿佛都使上全身的力气。或许是长期低头弯腰的缘故,他瘦长的身体显得有些佝偻。常有人远远对着他们的背影叹息:原先是多么漂亮的一个女人啊,一场大病把人折磨成这样——不到30呢,可惜呀!也有人嘀咕:那男的肯定撑不久,总有一天会撒手,毕竟,他还年轻……
然而,从春到秋,自夏至冬,无论风霜雪雨,每一天清晨,他们都会出此刻这条沿江大道上。偶尔有熟人同他打招呼,他便会扬起脸,爽朗地笑着大声说:“好多了,好多了,今日又多走了两步呢!”
那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扶着她走在沿江大道上,看不出任何征兆,台风夹着暴雨席卷而来。呼啦呼啦的风声,哗哗的雨声和咣的物口当体坠地声响成一片。“轰”的一声巨响,身后的河坝决了一道口子,浑黄的河水咆哮着冲到马路上。
风雨中,他和她像两棵飘摇的小草,找不到着陆的方向。路上的水一点一点往上涨,很快便没过了他们的小腿,大腿,腰和胸口。他们像两片叶子,在水中漂浮。
他不再徒劳地叫喊,而是拽着她的手,慢慢地在水中挪动。一个小时后,他们被武警发现。他一手抱着一棵香樟树的枝丫,一手死死拽着她,被救起时,他已经昏迷,人们无法将她的手从他的手心掰开。直到他苏醒过来,看到她傻笑的脸,他的手指一抖,两只紧扣的手才松开。
采访抗洪现场的记者恰好看见这一幕,便问他:只要一松手你就能够脱险,可你没这么做,是怎样想的他嗫嚅着:那时,哪还有心思去想呀我只晓得,要像平常那样拽牢她的手,陪着她慢慢地走。
说这些时,她嘿嘿地笑着,嘴角流出的涎水,如一串珠子溅落在他的手腕上,他慌忙拿毛巾给她擦嘴角。她吃力地抬起右手,用握不拢的手指扯起毛巾,笨拙地拭着他手腕上的口水,又傻笑着,踮起变形的脚,把毛巾往他脸上蹭。他立即半蹲下来,温柔地把头伸到她的手边,任由她用沾着口水的毛巾,乱乱地擦着自我的脸。在之后播出的电视画面上,人们看到他一脸平静,看不到一丝劫后余生的惊惧。
他和她依然在每个清晨出现。他们艰难挪动的每一步,都让我坚信,世间真有这样一种爱:能够分担你一生的愁,不用海誓山盟,却能在暴雨狂风中,陪着你慢慢地走…
自备稿件(十八):
《猴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可是,怎样吃呢这个猴啊,是从来也没有吃过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把所有的猴都招集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今日,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至于这西瓜的吃法嘛,我当然……当然是明白的。可是,我要考验一下大伙的智慧,看看谁能说出这西瓜的吃法。如果说对了,我能够多赏他一块。如果说错了,我可要惩罚他!”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谁也没有吃过西瓜。
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挠了挠腮说:“我明白,吃西瓜是吃瓤!”
“不对!小毛猴说得不对!”秃尾巴猴跳了起来:“我小的时候跟我妈去姥姥家,吃过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当然也是吃皮咯。”
这时候,大伙争执起来,有的说:“吃西瓜吃皮!”有的说:“吃西瓜吃瓤!”可争了半天,也没争出个结果,于是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个老猴的身上……
这老猴认为出头露面的机会来了,他捋了捋胡子,打扫了一下嗓子说:“这吃西瓜嘛,当然……当然是吃皮咯。我从小就爱吃西瓜,并且……并且一向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为吃了这西瓜皮的缘故……”
大伙都欢呼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认为找到了正确答案,他站起身来,上前一步,开言道:“对!大伙说得对!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个人说吃西瓜吃瓤,那就让他一个人吃吧!咱们大伙,都吃西瓜皮!”
西瓜一刀两半,小毛猴吃瓤。大伙,是共分西瓜皮……
有个猴吃了两口,就捅了捅旁边的说:“哎,我说这可不是滋味啊!”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味。。。。。”
自备稿件(十九):
《有一种奇迹叫父爱》
1948年,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