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公共艺术设计方法及原则(共2101字)
人类公共环境是全人类群体的活动场地,涉及人们的直接生存与发展,且与生态、地貌、文脉等因素无法脱离。若将公共艺术中的“公共”二字基于“群”的意义进行解释,那么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是缺乏公共性的。就空间意义的层面而言,其目的便在于进一步解释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以公共方式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以一件常被用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为例,若其是在私人空间内进行雕塑完成,其仍然不能称为是公共艺术品,因其仍然具有私人性质。当然,也存在私人空间短暂转化为公共空间的例子。可以说,公共空间是具有可变性的。如: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中放置同一件雕塑作品,该雕塑作品仍然具备不同属性。私人空间内的雕塑是不能被称为公共艺术的。若按照这一逻辑,公共空间放置的艺术品便可称为公共艺术,这显然是不对的。前文所论述的所有艺术及艺术样式都隶属于此类艺术的范畴。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更迭,公共的定义也会发生转换,这是不可违背的。以古代皇家园林为例,在古代,这是皇家的私人园林,平民百姓不可入内。到了现代,所属权发生转变,部分对外开放,人们可进入游览、观摩。可见,皇家园林的属性也发生了转变。古代私人艺术随着历史的更迭成为了公共艺术。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具有可变性。
整体而言,开放性是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即在公共空间内,该活动场地是具有开放性的,同时还包括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这就意味着,公众处于该公共空间内,那么公众也是可以享受这种开放性的,公众自由交流的权利无法被剥夺。从某种角度上看来,所处空间开放性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公众有需求,则相关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公众需求来修正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是基于社会审美而形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公共艺术的标准必须长期处于解读与修正的循环之中。生态文化经验对公共艺术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即特定社会文化会对公共艺术形成产生一定作用,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集中反馈,也是自然生态及其衍生出的特定生态文化经验的反馈,当然这种影响力和作用力是不易察觉,需细细捕捉的。
当然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第一阶段就是准备阶段,这一环节,场所地形,景观建筑和环境色彩这三个环境因素是需要设计师尤为注意的,因为这三个方面会对基地的调查分析起很大的指导作用。所谓的场所即活动处所的地方及环境。而地形是地貌的近义词,这里指的场所地形包括地貌的改造利用,引水造景,土石假山等。场所与地形形成景观的骨架和脉络,为景观设计提供前提条件。地形还对景观中其他自然设计要素的功能起到支配作用。这些要素包括植物材料,铺地结构,水体泊岸,建筑环境当然也包括公共景观本身。可以说,任何景观设计要素都要和地形相融合。景观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体,是继地形以后的第三个重要的是外景观的功能结构。它不同于其他景观建造要素,这是因为所有的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内在功能,这些都体现在他们的墙壁所围成的区域以及由建筑所构成的临近基地,另外建筑遗迹环境也是大多数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艺术必须考虑和环境建筑形成的内外关系。公共景观艺术的色彩不像画家选择色彩那样自由,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将自身和周围环境中的色彩要素通过造型加以过滤,加工,组合到整个景观环境秩序之中。场地调研,对基地与周边进行综合评估,全面推进基地建设工作,基地分析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深入细致的进行基地分析与评价有助于作品设计的完善性,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免也会产生一些对设计有力的新构想,是设计和创作的深度产生新的可能。分析未来景观的发展模式,保证景观的前沿性。让公众参与到景观公共艺术规划编制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公众对规划的可接受程度,确保公民培养起决策所有权意识,推进规划工作的落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中有许多时候是需要公民广泛参与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公民的参与度往往是被排除在外,忽略不计的。
设计师在对项目的背景,基地情况,功能组成等基本分析中,通过对资料的分解消化,也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将收集到得大量信息有意识的进行综合,借助理性的分析,归纳,提炼,丛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景观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各种条件千差万别,雷同的可能性并非绝对。这意味着每一个新的景观公共艺术设计项目一定有它不同于以往所设计的类似的景观特质,因此,在构思中就要根据新项目的具体条件,以及自己的设计方向,目的,对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整理,充分的帮助设计师建立起大的方向和框架。
在设计的过程中创新是方案深化的最高层次,也是终极目标。爱因斯坦曾言,相比知识的力量而言,想象力更胜一筹。这是创造力的基础,当然唯有具备创新力量才能激发创造力。创新力量的来源在于对新事物的感知和洞察能力、艺术修养、经验技能等多重方面。同时,创新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此才能从构想进一步转化为创新行为,最终迎来产品等诞生。目前,许多设计者尚未培养起创新意识,一味的复制、抄袭限制了其进一步激发创作思维。
作者:安妮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