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扩围,路在脚下
眼下的试点方案已为我们勾勒出了扩围之路的雏形,但如何沿着这条道路走到我们所期许的目的地,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冷静、周全的思考与探索。
在纳税人眼中,衡量税制改革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税负率,纳税人实际税负的增减将直接左右对改革成效的评价。我们在实施方案中看到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税率被分别定为11%和6%,国家财税主管部门负责人就试点工作答记者问时提到:“试点地区交通运输行业测算营业税实际税负在11%-15%区间,部分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分别就低新增了11%和6%两档新的低税率”。此外,对于很大一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其所适用3%的征收率也较原先5%的营业税税率直降四成,这无疑是一重大利好。但是,上述举措都是基于测算与预判所制订,现实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格外注重反馈分析机制与应急处理能力。
在政府立场上,如何走好扩围之路,除了要保障税收收入的减少在可控范围之内,还要在税制过渡的稳定性、征收管理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改革的可延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目前来看,上海作为试点区域已推出了较为详实、周全的策略来进行应对,例如沪国税货〔2011〕45号文就从各个角度与环节对试点工作给出了意见,既强调了税改的重要意义,又细化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还强调了组织保障的分工职责,实现了贯彻落实的全覆盖。此外,各项财政补贴、优惠过渡、系统升级等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这标志着政府在推动改革过程中正变得越来越成熟与专业。
上一篇:纪录片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下一篇:中外新闻自由观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