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法相关概念、类型及特点的研究
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美国哥斯(Koos,I·V·)所着《教育上的问卷法(QuestionnaireinEducation)》发现约占四分之一的研究是全部或局部采用问卷法搜集资料的〔1〕.近年来,在我国的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普遍地使用问卷调查法〔2〕.当研究的方向与目的确定之后,方法就起着决定作用.正如过河需要桥和船一样.恰当研究的方法,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研究的目的,起到辨别知识真伪,扩充知识数量与范围,获得新的发现,启发人的思想作用.问卷调查法的产生和广泛运用,为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思辩走向实证,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其研究结论可为解决问题、改进现况并计划未来提供依据.本研究从问卷调查法研究的概念、特征、类型、优缺点、步骤等进行综述.
1关于问卷调查法相关概念的研究
1.1关于问卷概念的相关研究
关于问卷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孟庆茂提出问卷是一种问题或表式,而问题内容乃是研究者所要探讨、研究的事项,并藉此制成问卷的形式,分发或邮寄给与研究事项有关的人士,请其依照填答说明,据实回答问题.也可在指导者的指导下当面填答,或访问填答的方式进行.〔3〕李方提出问卷是由研究者设计、邮寄或面交给回答者自己填答的"问题表格".〔4〕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认为问卷(questionnaires)是所有的抽样调查对象提出若干个同样问题的书面调查材料.〔5〕陈伙平提出问卷就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各种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答案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测量手段.〔6〕范伟达,范冰提出问卷就是为了调查研究而设计的问题表格.它既是一种搜集数据的结构化技术,又是实施各种调查方法的一种必备的工具.〔7〕由此可见,对于的问卷的概念,不同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大部分学者都认同问卷是按顺序事先设计的反映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的一系列问题及答案组成的,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取信息(如: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等)的结构化书面材料.
1.2关于问卷调查法概念的相关研究
问卷调查法最初由英国的高尔顿创立,他于1882年在英国伦敦设立人类学测验实验室,把需要调查的问题都印成问卷寄发出去收集资料.从此,人们探索社会现象的奥秘、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增添了一种新的工具.时至今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统计指标的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完善,也都使得问卷调查相比以前在收集、整理资料上更快捷、更科学,为问卷调查法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但关于问卷调查法概念的观点,学者们并不完全一致.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卓挺亚认为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使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教育资料、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8〕杨丽珠认为问卷法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9〕孟庆茂认为运用问卷作为搜集资料工具的研究方法.〔10〕李秉德认为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用书面或通讯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问题或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收回整理,统计和研究.〔11〕可见,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依照标准化的程序,把问卷分发或邮寄给与研究事项有关的人员,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其中,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处理都是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笔者认为标准化保证问卷法的有效性重要前提.
2问卷调查法类型的相关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教育科学研究者都对观察法研究做了分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观察法研究进行分类,但大体上是一致的.根据不同的方式将调查方法分类;
2.1根据调查方式分类
简明,将问卷调查方法分为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网上访问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调查、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12〕邮寄问卷调查法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完成问卷之后将问卷寄回给调研人员的一种问卷调查方法.网上访问问卷调查是在因特网上制作好问卷,并在因特网上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电话访问问卷调查是指选取一定的受访者样本,然后拨通电话,提出问卷上所列出的一系列问题.访问员用一份问卷和一张答案纸,在访问过程中用铅笔随时记下答案.座谈会问卷调查是由熟知情况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同志主持会议,依据事先准备好的问卷调查提纲,向到会者提出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借以取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2根据填答的方式分类
秦伟,吴军等将问卷调查可划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访问式问卷调查.〔13〕自填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访问式问卷调查法则是指由一组经过挑选和培训的访问员,就调查问卷上的问题对被抽中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记录调查对象的答案.
2.3根据调查者对问卷的控制程度分类
邬春芹将问卷调查分为结构型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型问卷调查.〔14〕结构型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课题的要求或调研的理论假设,对所提出提问方式、措词、提问顺序,以及整个问卷格式规则的问题来收集资料的方法.非结构型问卷调查法又称开放型问卷调查法,以从提问方式、措词、表达形式到提问顺序都无硬性规定或预先的逻辑设定,而只是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对调查的方向、内容作了大致的限定调查问题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很多学者都是从以上三个角度对问卷调查法研究进行分类的.各种问卷类型各有其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各自的局限性,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教育现象的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使用.总之,作为教育研究者,应体认到方法只是达成研究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建立"方法为人所用,而非人为方法支配"的研究共识,为所研究的问题选择最合宜的研究方法,获得周延的研究结论,达成研究目的.
3关于问卷调查法特点的相关研究
3.1工具的标准化
杨丽珠提出问卷法是将研究的课题分为若干种项目(特质),然后再根据这些项目拟出具体题目编制成问卷,让被试选择.问卷法严格按照标准化测试的设计程序编制问卷,试题是否可信有效,要经过信度、效度考验.〔15〕朱德全认为问卷法以统一的方式发放相同的问卷,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也一样,问卷的形式、内容以及实施过程都具有标准性.〔16〕问卷调查法的标准化程度一般较高.问卷调查法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研究,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法的实施及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等都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从而保证了问卷调查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17〕综上,标准性是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对它提出的内在要求.由于标准性,调查结果对调查员专业素质的依赖性就减弱了.研究者如果需要更多调查员,这些调查员也无需太多的专业知识,只要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实施步骤和要求进行,就可以获得实施者想要的资料.
3.2过程的间接性、匿名性
邬春芹认为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实证主义者主张以经验为客观标准.〔18〕涂尔干(最具代表性的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的任务不在于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或者必须是什么,科学的任务仅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因此,涂尔干认为社会科学无需对"事实"做出价值判断,而应该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对"社会事实"的认识是涂尔干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突出表现.〔19〕周德民在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就提出问卷法可在不直接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完成调查工作.被调查者在完成问卷时不仅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填写单独进行,自由地表达态度与意见,而且填答的问卷不要求署名.因而,问卷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20〕由于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加于每个个人".〔21〕这些"社会事实"若想尽量原原本本的描述出来,依赖于人们是否袒露心声,这样,实施过程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不直接见面,回答的问卷不要求署名,保证过程的间接性、匿名性就很有必要.可见,实施匿名性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价值中立"的原则的体现,这样,有利于被调查者袒露真实情况,避免加工,判断,研究者更能通过调查认识到社会现象是什么.
3.3结论的量化
问卷调查法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和整体主义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涂尔干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都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因此,社会科学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21〕陈伙平认为问卷调查不仅能取得数量标志的数量资料,还可以获得有关以属性、品质、态度为标志的计数资料.这些资料都能通过统计处理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使结果更为客观、真实、系统、科学化,提高了研究结果的水平.〔22〕王洪伟认为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一问卷一定量分析"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现代统计调查的基本特征.〔24〕可见,在问卷调查法中,所获得的具体数量资料或计数资料,都可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此,研究者便以有效的数字实现复杂宏观世界中现象或问题的精确把握.从以上特点我们得出,问卷调查法是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导下,发展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具有程序化、匿名化和量化特点的研究方法.
4总评
问卷调查法是以有效的数字实现复杂宏观世界中现象或问题的精确把握的科学方法,是为解决问题、改进现况并计划未来提供现实依据的研究方法,是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各种社会力量作用下产生的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的产生和广泛运用,为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思辩走向实证,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研究者若能有效利用这一方法,无疑掌握了通向未知认识领域的利器.通过本综述对关于问卷调查法研究的观点一番系统的梳理,让我们对问卷调查法的概念、类型、特征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面对充满奥妙的教育世界,我们要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方法.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完整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