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方法总结,中医食疗学论文
“民以食为天”,强调的是饮食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自古以来饮食更是中医医家们养生长寿的重要途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蕴含丰富饮食养生之道,笔者现就其中论述,整理如下,试图抛砖引玉,以飨同道,不正之处,望予以指正。
1 《内经》饮食与人体生理病理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立于天地之间,必须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与滋养才能生存,故而《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饮食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五藏别论》: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然而,饮食失宜却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因,如果饮食不宜,反而会损伤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调经论》总结其为“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写道“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就是此理。
譬如五味能滋养五脏,但五味失宜也能损害脏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 饮食有“节”
2. 1 食“量”有节 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能过饥、过饱、饮食无规律。过饥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伤正,如《素问·评热病》说“不能食者,精无俾也”。六腑以通为用,过饱则伤胃腑,耗伤胃气,《素问·痹论》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受损,痰饮水湿内生为患,食积内停出现嗳腐吞酸,脘腹胀满疼痛等症,甚者饮食过饱,阻碍升降之机,会发生筋脉弛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故而《济生方·宿食门》中说: “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人与自然相应,自然界有平旦、日中、日落,故而人也有早中晚三餐,饮食无规律,当食不食,当消不消,日久则将损伤脾胃,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相关论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饮食规律的重要性。
2. 2 食“性”有节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有“四气”曰寒、热、温、凉,有“五味”曰辛、甘、酸、苦、咸,饮食也有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此治之大体也。”当然饮食也不例外,如同药物作用,以其偏而纠偏。偏性太过,疾病乃生。临床上可见不少例证,如女性喜食冰冷食物,故而痛经频作等,当然温热过食,内热乃生,热盛则肿则可见咽喉肿痛,出于上则牙龈出血,出于头面背部则痈疮发生,走于下则便秘痔疮等等。《内经》也有相关论述,如《灵枢·师传》指出: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素问·调经论》: “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素问·咳论》也说: “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而笔者认为饮食寒凉食物时当中“病”辄止,不能太过而伤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指出五味在饮食中的重要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再次总结为: “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可见饮食时,视病证之性,“随证选味”对身体颇有益处。若不重视“味”的使用,将损伤身体,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 3 食“季”有节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日月相应也”。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相更替,人体在这种规律性气候下也相应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故而人禀天地之气生,饮食也自不例外。春生夏长为阳生,秋收冬藏为阴长,因此春夏之季应多顾阳气,食宜升发阳气,温补阳气; 秋冬之季食宜补阴填髓,以助封藏之本。然而万物皆要辩证看待,阴阳既相互克制又互为根本,相互滋生,不可助阳太过而伤阴,助阴太过而损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故春夏温补助阳为主也应佐以凉润,秋冬补阴为主也应稍佐温热。
3 食疗与疾病
3. 1 饮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中医认为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适当的饮食,势必削弱正气,助长邪气,疾病乃生; 饮食养生则正是顾护正气,补益正气,驱除邪气,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认为“药疗不如食疗”,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有相关记载: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说: “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药三分毒”,因此饮食调养既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又可补益精气,达到“正胜则邪退”、“邪退正进”的目的。如阳气过旺也是病理状态的一种,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所以对于一些阳气过旺的人以此为切入点,适当进行饮食控制则疾病可缓解甚至治愈。《素问·病能论》曾记载: “阳何以使人狂? ……治之奈何? ……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所以治疗狂病患者时适当禁止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
3. 2 饮食与疾病的治疗与宜忌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药食同源,在相关疾病时,也可以运用食疗,“食宜同法”。该篇还说“病在心……禁温食……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甘泻之……病在脾……禁温食饱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病在肺……禁寒饮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病在肾……禁犯焠( 火矣) 热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对于各个疾病的饮食,该篇还列举相关饮食方法“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4 饮食与梦
人体气血失宜时可以产生相关梦,当然通过相关梦象就可以知道相应脏器气血运行的失宜,从而针对性的使用饮食进行调节,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疗。
如《素问·方盛衰论》说: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
5 食疗重在调养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之气壮盛则气血生化旺盛,其他脏器则受其滋养濡润,身体则日益强健,《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相反脾胃弱则气血生化无能,身体日益衰败,《素问·评热病论》说“不能食者,精无俾也”。从中可见脾胃在人身的重要性,因此食疗宜多注重调养脾胃,脾胃者,后天之本,先天之精难以速生,后天之本则宜先顾。医学大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不食》总结为: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 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故而脾胃调养适当,气血生化旺盛,全身状态亦可逐渐强盛; 调养失宜,则百病由生。后代养生专着《养生类要》中说“四季长呼脾化食”也是此意。
6 小结
《内经》奠定了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养生巨作,其中不乏诸多饮食养生法则,实为示后人以“法”。临床上我们常提出“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的观点,然而其调养不外饮食起居等等,饮食为每日必需之事,在调养中起重要作用。饮食调养,总体言之,实重在调养脾胃,唯“谨道如法”,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能“长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