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论文 合同 演讲 心得

新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的发展

一、微纪录片的创作发展背景

新媒体时代,“时间的碎片化”已渐成常态,人们生活的节奏也朝着轻快的方向发展,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花费较长的时间去欣赏一部慢节奏,长篇幅的纪录片。在此背景下,微纪录片应运而生。所谓微纪录片,就是以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辅以适当的艺术加工,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发人们思考的创作形式。微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真实。总而言之,微纪录片就是用类似电影的形式,纪录现实生活中的片段或对真实历史的再现。

相比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的崛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越来越敏感,信息量的增大,越来越需要一种比较高效的方式来吸收;另一方面则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期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最需要的服务。微纪录片在功能上与传统纪录片一样,可以记录下社会生活的片断,而且拍摄的时间以及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纪录片。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至2016年6月底,中国的移动客户端网络用户总数达到6.74亿,考虑到设备的普及,网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等因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移动端上观看视频。国家也在加紧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在规范微纪律片行业法规的同时,也为微纪录片的进一步创作与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契机,促使其由小众逐步走向大众化。

 

二、微纪录的发展优势

  (一)微纪录片具有传播方式的快速性

从官方定义的数据来看,微纪律片多为4~10分钟。但就现阶段来看,多数的微纪录片长度都在10分钟左右,不超过25分钟。我们都知道,电影敷一出现就展示了其具有的记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影片就是记录片。1895年在巴黎卡普辛大道咖啡馆放映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影片都是记录的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影像。

历史发展到今天,剧情清晰易懂,节奏紧凑的视频内容更符合现代人的观赏理念,方便大家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对比于传统的纪录片,因其具有冗长且复杂的结构,使得观众必须要用较长的时间来揣摩理解,一旦中断就很难将上下内容衔接起来。而且由于视频占据较大的空间,传输起来也多有不便,较难扩大市场。微纪录片则体积小,拷贝携带方便,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利用手中的移动端交互分享,大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

  (二)微纪录片具有良好的表现性和可提升性

    微纪录片具有良好的编辑性和可提升性。受限于篇幅的制约,这就要求每一部微纪录片都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其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杜绝将时间浪费在没用的情节展示和细节描绘上。精炼短小的篇幅和内容,以点展面,重现细微的生活点滴,反映生命状态或者社会运行,更能再现历史的瞬间或人物经历。尤其在精益求精的制作思想指导下,微纪录片更有看点,兼具了艺术性和真实性,容易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

  (三)微纪录片拥有更广阔的流通渠道

    微记录片继承了记录电影的重要特点和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网络、流媒体上均可以播放,而且可以像电视剧一样多集拍摄和播放。相对纪录片而言,微纪录片对具体的社会领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说明,也具备更宽泛的视野。由于微纪录片的创作篇幅限制,在对素材的选择上就更加灵活多样,内容更精炼,其镜头下的人或事会更具表现力,这也就使得作品具备了传播的基础。从发行推广的角度上看,精炼的内容意味着较小的体积,方便存储拷贝,可以经由电视、网络、客户端迅速传播,争取更广的市场份额,也能够形成对大型纪录片有益的补充。

 

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微纪录片制作人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草根性”,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是观众,许多非专业人士也大范围的参与到微纪录片的创作中去。然而,微纪录片的创作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它更像是一条专业的流水线。例如,拍摄的选题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或者后期制作中的某一环节不熟悉,就会导致整个内容与预期产生偏差,甚至会影响到收视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微纪录片制作团队是否具备专业化素养决定着一部微纪录片的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

  (二)传统思维桎梏了微纪录片的创新

    微记录片的观看群体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充满活力且精力充沛,时刻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理,创作出内容独特,有新意的影片就成为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纪录片制作人在内容、思维、传播途径的选择上仍有很多保守的一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纪录片的发展。举个例子,制作团队选择拍摄记录一部历史剧时,可以借助航拍、数字化特效等方式将古文明遗风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类似新瓶装老酒,从另一个角度叙述故事,就能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影片内容表达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纪录片一般具有较长的拍摄时间,人物事件交代清晰,内容也丰满鲜活,而微纪录片因为篇幅的限制,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做到精简内容,控制时间,会去掉很大一部分叙事,按照比较固定的模式去拍摄。这就导致整个故事情节有些时候会比较突兀,观众会觉得莫名其妙。长久下去,观众对微纪录片单一的内容和相对固定的套路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在拍摄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完整的策划方案,反复推敲内容细节,推陈出新,少用套路,以此提高微纪录片在情节内容上的表达质量。

 

四、微纪录片发展的倾向

  (一)创作流程多样化

    受众的碎片化和个性化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促进了微纪录片受众群体的广泛化,进而改变了创作的流程。加之移动端,PC端的日益普及,拍摄器材的操作简便化,微纪录片的制作门槛已经很低。与此同时,微纪录片创作者因所处领域不同,关注的主题也越来越多,众人集思广益,拍摄手法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某几种。一些主流纪录片未被涉及的区域也得以展示。在当今规模体现生产力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导演,每个人也都成观众,人人都是自媒体成为可能。

  (二)制作模式的丰富化

    微纪录片传播路径多样化,本身体量也较小,这就使其可以更加便捷的融入到社会各领域。既可以排序组合,采用一集一叙事的方式,登上电影或电视的荧幕;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选取当下热门事件,走街串巷,利用独特视角记录社会生活点滴,进军网络世界,进入到移动端。

  (三)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微记录片诞生之初就与商业行为密不可分,短小的篇幅却有着完整独立的叙事,成为企业讲述品牌故事的绝佳途径。一部以商业目的拍摄的微记录片背后有着充裕的财力支持,配合一流的制作团队,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仅不会让观众产生厌烦,还会由于记录片所具备的相对客观性和纪实性特征,在不经意间将品牌沁入受众心中,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总结

    综上所述,微纪录片不仅为繁忙生活中的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信息接收渠道,也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纪录片那种即耗时间又耗费精力的拍摄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也带来了挑战。同时,微纪录片也充分利用了现代人时间上的碎片化,接受信息的个性化,用零碎的时间观看微纪录片,使大众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取较丰富的内容。目前,我国微纪录片的创作还刚刚起步,若是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抓紧制定出完备的、有序的、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法律法规。微纪录片若是在把握时效性的同时,可以保证作品的质量,推陈出新,出彩,那么将来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