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鲸记2010》看美国文化的传承-电影论文
《白鲸记2010》所映射的美国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始终带着时代的烙印。《白鲸记2010》由小说中的19世纪改编为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期,从文化的层面说是对美国文化的某种传承和升华。
首先,该电影是对美国生态保护意识很好的诠释。19世纪的美国,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发达,物质进步,捕鲸业财源丰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捕鲸普遍,因此,小说中有大量血淋淋的捕鲸和分割鲸的场面描写。进入20世纪,捕鲸成为美国的历史,《白鲸记2010》中若再出现大规模捕鲸的场面则有悖于社会现实。因此影片中捕鲸场面没有了,“裴廓德号”捕鲸船被美国海军的潜艇取而代之。
美国对环境和鲸鱼的保护从电影一开始便有展示,美丽的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海滨,天空湛蓝,海鸥翱翔,聪慧美丽的女博士米歇尔利用长假正在海面上通过鲸鱼发声器对鲸鱼的行为进行研究。她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亚哈船长长期的关注。很快米歇尔和开船的黑人青年比普一起被要挟到亚哈为船长的“裴廓德号”美国海军潜艇上,以协助亚哈找到白鲸。在潜艇上,当亚哈表示要追杀白鲸时,米歇尔博士断然拒绝帮助他对动物进行复仇行为,当亚哈解释说是为了阻止白鲸再次袭击人类时她才应允。米歇尔博士从事的职业和反对追杀白鲸的态度凸显了美国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和努力。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制定了上千个环境保护条例,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环境法体系,并于1972年出台了《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美国这个联邦制的国家,各州也有自己的环境法,并起着重要作用。影片暗示观众,人与自然界应和平相处,和谐共存。
其次,该电影是美国个人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美国个人主义起源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的个人主义。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即强调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崇尚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的个人中心主义精神一直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经过代代传承和积淀,已成为美国的主要价值观。受此文化影响,“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当代美国电影塑造了许多深受人崇拜和喜爱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的灵魂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白鲸记2010》中的亚哈就被塑造成了一位捍卫正义的英雄,是美国个人主义精神在新世纪的体现。
影片中的亚哈是一位充满正义感的英雄。他的复仇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宁。他不再是小说中的“暴君和邪恶魔王”的形象。他的偏执被演绎为执著,他的凶狠变成了刚强,他复仇的决心使他成了一位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英雄。他报仇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要阻止白鲸袭击他人,造成更大的破坏。电影中的白鲸像一个巨大的恶魔,力大无比,诡计多端,对人类充满敌意。它频频撞沉捕鱼船和商船,撞翻油轮和游船,甚至撞沉美国“埃塞克斯号”核潜艇,使许多无辜的人葬身海底。它能从1 700英尺的深海,张开血盆大口把潜艇拖到水面,冲破冰层,再将其扯断;它能吞下美国的战机,抵挡机枪的子弹,躲过鱼雷的攻击。因此,它不再是亚哈一个人的仇敌,而是众矢之的。电影中亚哈说道:“你能想象如果那个东西到了珍珠港,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吗?我不会拿美国海军的安全或25万人的生命去冒险。”“白鲸这样,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他复仇的决心打动了潜艇上的130名船员,最后多次劝阻他放弃复仇念头的大副斯达巴克也被他的精神所征服。追杀白鲸时,他驾驶着快艇,一手高举着枪,一手紧握着方向盘,在大海中急速向前,毫不畏惧,让人不由心生敬意。电影略去了捕鲸的血腥背景,突出了人类对鲸鱼的研究和保护,夸大了白鲸的威力和破坏性,白鲸的行为似乎是恩将仇报。在这样背景的衬托下,亚哈对白鲸的追杀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亚哈追求个性的张扬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他性格坚定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算我们从这里追到大西洋,我们死也要追到它。我们要让他血债血偿。”这句话足以表明他要除掉白鲸的决心。为了复仇,他宁愿付出生命也不愿苟且偷生;为了复仇,他处心积虑,精心准备了40年,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等成了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人;为了复仇,他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亲自改装了由他指挥的价值28亿美元的“裴廓德号”核潜艇,该潜艇是舰队里最先进的舰艇,装载有新一代武器系统,顶级的监控和反监控设备;为了复仇,他沉着冷静,指挥舰艇在深海中前行,竭力避开美国海军导航中心的追踪。他邪恶的一面在电影中被淡化了,这也折射出美国观众崇尚英雄的心理需求。
然而,亚哈有时自信得近乎自负,执著得有些偏执。他性情暴躁,为达目的,不听劝阻,甚至不惜违抗海军戒律。为了得到女博士米歇尔的帮助,他不惜用胁迫的手段;为了报仇,他躲避海军的跟踪,在大海深处“失踪”了7天,导致海军第三司令部专门派少校恩德比调查“裴廓德号”的行踪。亚哈的行为已引起了大部分美国海军的注意,海军基地甚至出动飞机、舰艇阻止,但因白鲸的袭击和破坏而没能奏效。然而,这一切更衬托了亚哈的正确抉择,不除白鲸,海中永不安宁。
最后,该电影也是对美国基督教信仰的传承和宣扬。小说的作者麦尔维尔生长在一个加尔文教的家庭,对上帝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圣经》对《白鲸》这部小说影响深远,大概有半数的人物原型源自《圣经》。虽然电影改编后对小说的内容有较大的改动,删掉了许多和基督教有关的情节,如教堂神甫的布道、伊利亚的预言等,但是,宗教的特色依然浓厚。基督教精神和宿命论的观点主导着整个电影。电影一开始,米歇尔博士乘坐的快艇以“棺材”的名字命名,和小说中的“棺材”遥相呼应;小说中的叙述者以实玛利因棺材而得救,电影中的米歇尔博士也因在影片一开始坐过以棺材命名的快艇最终被直升机救起,两人分别是棺材的乘客与棺材的幸存者。棺材在电影中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棺材”快艇被抬上潜艇的那一刻,就预示着潜艇就成了一个大“棺材”,被妖魔化的白鲸导致潜艇在有环礁和暗礁的浅水处搁浅,亚哈和他的船员不得不用传统的标枪对付它,这才导致亚哈的悲剧。“裴廓德号”核潜艇最终被白鲸撞沉,幸存的水手也在自己发射的鱼雷的爆炸声中和白鲸同归于尽,只有聪明勇敢的女博士米歇尔侥幸逃离了灾难。
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和小说中的名字相同,这些名字有半数能在《圣经》中找到其原型。故事的主角亚哈的原型就取自《旧约?列王纪上》中的以色列王亚哈。这位亚哈王听不进先知的警告和预言,一再违抗上帝的诫命,在上帝眼中十恶不赦,因此,最终战死在疆场。电影中亚哈船长也有着帝王般的傲慢和刚毅的性格,40年的海上经历使他拥有了超人的机智和勇敢,但最终也和《圣经》中亚哈王的命运一样,战死在大海这个属于他的疆场上。虽然亚哈也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也意识到捕杀白鲸最终会全军覆没,但仇恨蒙上了他的眼睛,他一意孤行,一步步走向了命运早已给他安排好的结局,最终被自己放下的捕鲸索勒死了。他是一个“不敬神却又似神”的人物。”“就算太阳冒犯了我,我也会将他打倒。”是他蔑视一切神灵的表现,因为,太阳是上帝的象征。这种傲视一切的性情与亚哈王违抗上帝的诫命如出一辙,他的傲慢与基督徒的谦卑精神背道而驰,这是致使他毁灭的主要原因。
结 语
《白鲸2010》不仅仅是一部海上传奇故事的影,也是一部思考人生、人性、现实、信仰、正义、邪恶的现实主义作品。亚哈和白鲸之间的战斗,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也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它在带给观众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美国的当代生态保护意识、个人主义精神和基督教文化。
如果说19世纪人们捕鲸的标枪和木船还比较简易和落后,容易被白鲸袭击,而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足智多谋的亚哈完全可以在核潜艇和飞机的掩护下,利用现代化武器轻松杀死白鲸,不可能人与核潜艇皆葬身大海。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虽然上帝万能说显得苍白无力,但该电影悲剧的结尾暗示着美国基督教信仰